脈衝地震法

脈衝地震法是依據岩石中彈性波速及波的衰減與應力的內在關係來實測地應力狀態,以記錄彈性參數和在高壓下出現微破裂時產生脈衝次數為基礎,屬於兩種地震聲學法之一。地震聲學法彌補了其它地震方法的不足,據此可以估算接近於極限的應力狀態。同地形變測量法比較其優點更為突出:所耗勞力不多;同一測點可多次測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脈衝地震法
  • 外文名:Seismic impulse method
  • 屬於:地震聲學法
  • 學科:地質學
  • 套用:確定岩體全應力
  • 優點:可以估算接近於極限的應力狀態
原理,地震法,特徵,

原理

岩體的彈性常數,例如動彈性模量Ed及泊松比μ泊,可利用測定彈性波速度的方法根據下列公式求出式中縱波速度vp與橫波速度vs可利用超音波法、脈衝法和地震法等測定。岩體的密度ρ可用γ射線法測定。

地震法

岩石中彈性波的特性、波速與波的衰減同應力的關係是地震法的信息參數。各種岩石中彈性波速與波的衰減同作用應力的函式關係通過實驗確定。在地震法這一類中可分成三組。超音波地震法和脈衝地震法的區別基本上在於使用的波長範圍及相應的測量基線不同。在大多數地震法的測量中,超音波和地震波的振動是在岩石中用專門的輻射器(發射器)或由衝擊脈衝或爆炸脈衝產生的。地震聲波法則以記錄彈性波參數和岩石在高應力下出現微破裂時產生的脈衝次數為基礎。地震聲波法大大地補充了其它地震法的不足,因為這種方法使我們可以估算和了解岩石中接近極限的應力狀態。

特徵

超音波地震法和脈衝地震法,這兩種方法實測地應力狀態,區別僅在使用波長範圍和相應測量尺度不同。它們都是以記錄彈性參數和在高壓下出現微破裂時產生脈衝次數為基礎。超音波(以及震動波)是在岩石中藉助於專門的輻射器(或稱發射器)產生的,而脈衝震動則需藉助衝擊脈衝或是爆炸脈衝而產生。地震聲學法彌補了其它地震方法的不足,據此可以估算接近於極限的應力狀態。同地形變測量法比較其優點更為突出:所耗勞力不多;同一測點可多次測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