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研究(宋輝創作經濟學著作)

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研究(宋輝創作經濟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研究》是宋輝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6月。

該書從居民消費(終端需求)異質性視角對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初級能源替代機理與能源消費結構的衡量、行業能源消費結構特徵、城鄉居民間接能源消費及結構、區域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等進行研究,揭示了居民消費支出的間接能源消費增量演變機理,從信息熵角度提出了衡量能源消費結構的目標導向係數指標,設計了地區能源消費結構近似推定方法,並對中國“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對策建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研究
  • 作者:宋輝
  • 首版時間:2019年6月
  • 字數:322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探討家庭居民消費的異質性對能耗結構統計特徵的影響,藉助統計手段對中國家庭居民消費異質性指標及中國能源消費結構、行業能源消費結構、地區能源消費結構呈現的特徵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探討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的能源消費結構影響機制,從城鄉一體化、家庭居民人口統計特徵(受教育程度、老齡化、家庭規模)視角探討了居民生活消費異質性指標對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的影響,並提出對策。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六章 區域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
第二章 初級能源替代機理與能源消費結構的衡量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三章 行業能源消費結構特徵比較
附錄
第四章 城鄉居民間接能源消費及結構分解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
後記

創作背景

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畫(2014—2020年)》提出了綠色低碳戰略,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並規定,到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在強調地區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與能源強度控制(雙控)的前提下,進一步強調,到2020年,中國煤炭、非化石能源、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目標分別調整為58%、15%和10%左右。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中國清潔能源的利用比重不僅是克服中國能源短缺導致的能源安全問題,同時也是克服化石能源過度消耗所導致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基於此,《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研究》探究了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及左右這種特徵趨勢的能源消費結構演變機理。

作品思想

一、相對於清潔能源、天然氣、石油消費量系統衝擊對煤炭消費的替代影響,能源強度的作用更強。1996—2015年,由能源強度,煤炭、石油、天然氣、清潔能源消費量等因素構成的能源消費系統中,能源消費之間的影響關係主要表現在煤炭消費對石油、天然氣的影響,並初步顯現清潔能源、天然氣消費對煤炭消費的替代機制,但在天然氣替代石油、清潔能源替代石油,以及石油替代煤炭等機制方面,該系統並沒有體現。外在衝擊有利於該系統能源替代機制的形成:該系統在接受煤炭消費單位標準差正向衝擊下,其他三類能源消費量的脈衝回響都小於煤炭;在接受其他三類能源單位標準差正向衝擊下,這三類能源消費量的脈衝回響都會在短期內強於煤炭;在接受能源強度單位標準差反向衝擊下,這三類能源消費量的脈衝回響會長期地強於煤炭。因此,提升中國能源消費效率,合理控制中國能源強度,是低碳化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的重要手段。
二、1996—2015年,行業能源消費結構的技術性選擇與導向性目標差異顯著是行業能源強度不能格蘭傑影響行業能源消費結構的原因,但2011—2015年,家庭居民消費支出、能源強度的變化都呈現出顯著影響整體能源消費結構的特徵。1996—2015年,中國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直接關聯行業、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基礎(服務)行業、中間產品行業、中間產品基礎行業的能源消費相對規模(年度能源消費量的總能耗比重)呈現出相對穩定的趨勢,意味著在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與各行業能源消費之間存在一種內在的協同關係,這為從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視角研究能源消費結構問題奠定了基礎。在眾多行業中,相對於多油型行業,多碳型行業的能源消費結構演變表現出相對剛性,說明多碳型行業的能源消費技術選擇與其能源消費結構的目標導向不一致,因此,實現這類行業能源消費結構調整需要強化能源消費結構目標導向外在動力的推動。也是因為如此,1996—2015年,中國的主要行業能源強度並沒有發揮出顯著的格蘭傑影響目標導向的行業能源消費結構的作用。但是,延續2011—2015年期間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能源強度的變化趨勢,延續2014—2015年的不同能源需求彈性,家庭居民消費支出、能源強度的變化都顯著影響能源消費結構,並且前者的影響更強一些。
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能源消費結構效應是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規模與結構、產業結構、行業直接能源強度、行業能源消費結構等各因素對能源消費結構影響的綜合體現。1996—2015年,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國農村與城鎮居民直接、間接能源消費的總能耗比重分別為47.92%、44.69%、35.21%、36.31%,這種居民直接與間接能源總消費量比重下降的特徵標誌著單位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的社會支撐成本在上升,意味著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對能源消費影響的槓桿作用在增強,這也為從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視角研究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問題奠定了基礎;結構分解表明,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能源消費結構效應是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規模與結構、產業結構、行業直接能源強度、行業能源消費結構共同作用的結果,居民生活消費支出是拉動城鄉居民間接能源消費的主要結構性因素,而能源資源約束、行業能源強度、產業結構等結構性因素對能源消費過快增長呈現出不同的抑制性效應,其中,能源資源約束表現為選擇性抑制、行業能源強度表現為一致性抑制,而產業結構表現為階段性抑制。由此可見,通過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及支出結構的分析,有助於揭示中國能源消費結構演變特徵。
四、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有助於中國目標導向性能源消費結構的達成。基於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三個方面構建了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把中國城鄉一體化過程界定為社會進步進程、經濟條件改善進程和基礎保障完善進程的融合,2003年前後是中國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分水嶺。1996—2003年前後,中國人口城鎮化率和經濟城鎮化率(第二、第三產業產值占社會總產出比重)呈現出持續上升趨勢,但中國城鄉一體化整體水平是不斷下降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的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及基礎保障完善進程存在較強的不協調性。2003年後,城鄉一體化三方面進程協調性才得以顯現。1996—2015年,具體城鄉一體化對社會進步進程、經濟條件改善進程、基礎保障完善進程的推動作用不盡相同,綜合看來,社會進步進程推動了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的合目的性演變、經濟條件改善與基礎保障完善進程則表現出相反的作用,並且前者的作用要大於後者;抑制城鄉一體化能源消費結構合目的性演變的指標主要是那些與城鄉一體化進程不相一致的指標,其中,比較典型的有城鄉居民食品消費一體化、城鄉居民收入一體化、城鄉居民負擔能力一體化、城鄉居民教育文化消費一體化、城鄉居民支出一體化指標等。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能源消費結構統計特徵研究》
2019年6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4910-9

作者簡介

宋輝,中國礦業大學工程管理博士、鹽城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能源資源管理理論與方法、低碳經濟與管理研究;研究領域涉及能源消費結構最佳化、能源消費與民生經濟的協調機制、可再生能源產業政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