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公少年行

能令公少年行

《能令公少年行》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雜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能令公少年行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雜言古詩
  • 作者:龔自珍
  • 作品出處:《定庵文集》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能令公少年行
龔子自禱蘄之所言也(1)。雖弗能遂,酒酣歌之,可以怡魂而澤顏焉(2)。
蹉跎乎公(3)!公今言愁愁無終。
公毋哀吟婭奼聲沉空(4),酌我五石雲母鐘(5)。
我能令公顏丹鬢綠而與年少爭光風(6),聽我歌此勝絲桐(7)。
貂毫署年年甫中(8),著書先成不朽功(9)。
名驚四海如雲龍,攫拏不定光影同(10)。
徵文考獻陳禮容(11),飲酒結客橫才鋒。
逃禪一意皈宗風(12),惜哉幽情麗想銷難空。
拂衣行矣如奔虹(13),太湖西去青青峰。
一樓初上一閣逢,玉簫金琯東山東(14)。
美人十五如花穠,湖波如鏡能照容,山痕宛宛能助長眉豐(15)。
一索鈿盒知心同,再索班管知才工(16)。
珠明玉暖春朦朧,吳歈楚詞兼國風(17)。
深吟淺吟態不同,千篇背盡燈玲瓏。
有時言尋縹緲之孤蹤,春山不妒春裙紅。
笛聲叫起春波龍,湖波湖雨來空濛。
桃花亂打蘭舟篷(18),煙新月舊長相從。
十年不見王與公,亦不見九州名流一刺通(19)。
其南鄰北舍誰與相過從?痀瘺丈人石戶農(20)。
嶔崎楚客,窈窕吳儂(21)。
敲門借書者釣翁,探碑學拓者溪僮(22)。
賣劍買琴,斗瓦輸銅(23)。
銀針玉薤芝泥封,秦疏漢密齊梁工(24)。
佉經梵刻著錄重,千番百軸光熊熊,奇許相借錯許攻(25)。
應客有玄鶴,驚人無白驄(26)。
相思相訪溪凹與谷中,採茶採藥三三兩兩逢,高談俊辯皆沉雄。
公等休矣吾方慵,天涼忽報蘆花濃。
七十二峰峰峰生丹楓,紫蟹熟矣胡麻饛,門前釣榜催詞筩(27)。
余方左抽豪,右按譜,高吟角與宮,三聲兩聲棹唱終(28)。
吹入浩浩蘆花風,仰視一白雲卷空。
歸來料理書燈紅,茶煙欲散頹鬟濃(29)。
秋肌出釧涼瓏松(30),夢不墮少年煩惱叢。
東僧西僧一杵鐘,披衣起展華嚴筒(31)。
噫嚱!少年萬恨填心胸,消災解難疇之功?
吉祥解脫文殊童,著我五十三參中(32)。
蓮邦縱使緣未通,他生且生兜率宮(33)。

作品注釋

(1)禱蘄:即祈禱,企求祝福。蘄(qí),同“祈”。
(2)怡魂而澤顏:使精神怡悅,顏容光潤,即題所謂“能令公少年”意。
(3)公:此為自指。
(4)婭奼:同“啞咤”,嘈雜之聲。
(5)五石雲母鐘:雲母所制的大酒器。 石(dàn),古代容積單位。
(6)鬢綠:烏黑光潔如濃綠的鬢髮,此為古代習慣表達法。
(7)絲桐:琴的代稱,此泛指美妙的樂音。
(8)貂毫:毛筆的代稱。 署年:在撰著上題寫年月。 年甫中:剛到中年。
(9)“著書”句:古時謂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出於《左傳》。著書即立言,三不朽中最下一層,故曰“先成”。
(10)“名驚”二句:謂徒具震撼四海之聲名,如雲中之龍,如捉摸不定之光影,總歸虛幻。 攫拏(jué ná),捕捉。
(11)徵文考獻:即征考文獻。 陳禮容:闡釋“禮”之含義。
(12)“逃禪”二句:謂決意皈依佛教,而不符佛學規範的種種“幽情麗想”卻難以芟除。 逃禪,逃避俗世生活,遁入佛禪之中。 宗風,佛家語,謂某教派傳承的特殊風範。
(13)奔虹:古代神話中以虹為神龍所化,能趨走賓士,故稱。
(14)琯:同“管”。
(15)穠(nóng):花木繁茂,此形容作者假想的“美人”之艷麗。 “山痕”句:山峰輪廓宛曲,如美人之眉黛。此用《西京雜記》中記卓文君“望之眉黛若遠山”語意。
(16)“一索”二句:謂自己向美人索要禮物,以確證其心地才華。索得鈿盒知美人與己同心,索得班管則知其才華過人。 鈿(diàn)盒:舊時女子手邊裝嵌金花的首飾盒,此暗用白居易長恨歌》“惟將舊物表深情,鈿盒金釵寄將去”詩意。 班管:即“斑管”,斑竹製作筆桿的毛筆。
(17)吳歈(yú):吳歌。 楚詞:即楚辭。 國風:《詩經》中有十五國風,亦多為民歌。
(18)桃花:謂春雨,江南有“桃花雨”之稱。
(19)刺:名帖,即名片。
(20)痀瘺(goū loú)丈人:駝背弓腰的老人,用《莊子·達生》痀瘺承蜩(捕蟬)事,指有道之士。 石戶農:即石戶之農,上古隱士,曾拒絕帝舜禪讓,逃海上而不返。見《莊子·讓王》。
(21)嶔(qīn)崎:山勢突兀貌。楚客:本指屈原,此泛指孤高憤疾之文士。 窈窕:形容女子身姿曼妙。 吳儂:吳人謂人曰儂,此指吳地女子。
(22)探碑學拓:探尋古碑,學習拓本。 僮:同“童”。
(23)斗瓦輸銅:收藏古玩,與藏家爭勝鬥奇。 瓦、銅,指古陶器、銅器。
(24)銀針、玉薤(xiè):兩種筆法,銀針指細筆劃的篆書,玉薤指粗筆劃的隸書。芝泥封:古代信函封泥上印章的篆刻字型。 “秦疏”句:此句寫各朝碑刻特點,秦疏謂秦碑筆致疏朗,漢密謂漢碑筆致厚密,齊梁工謂齊梁碑刻筆致工美。
(25)佉(qū)經梵刻:指佛經。佉是一種古印度文字佉盧文的省稱。 梵刻,另一古印度文字梵文刻成的經書。著錄重(chóng):指藏書很多。 番:書頁。 軸:捲軸。 “奇許”句:奇妙的內容可供借鑑吸收,錯誤的內容可供批判駁難。
(26)“應客”二句:用宋代林逋蓄鶴應客與東漢桓典乘驄馬、人皆避之故事,寫隱居時與人平等往來,無達官貴人之打擾。
(27)胡麻:芝麻。 饛(méng):食物盛滿器皿貌。 釣榜:釣魚船。榜同舫,船。 詞筩:盛詩詞用的竹筒,用白居易與友人盛詩往來故事。筩,同“筒”。
(28)豪:同“毫”,謂毛筆。 角、宮:古代五音之二,概指音樂。
(29)頹鬟:女子斜垂的髮髻。
(30)“秋肌”句:謂看見美人光潔的手腕,覺清冷涼爽之意。釧(chuàn),手鐲。 瓏松,形容花氣清涼,見龔自珍《水仙花賦》。
(31)華嚴筒:謂《華嚴經》。筒,經卷。
(32)“吉祥”二句:承上句而來,謂能免除煩惱皆因讀到《華嚴經》,如聽文殊說法,並經指引參見諸菩薩,置身佛界中,參悟大道。文殊童,即文殊師利(意譯為妙吉祥)菩薩,他是侍立於如來身畔的童子,故稱“吉祥文殊童”。五十三參,又稱五十三善知識,指五十三個得道的佛教徒。
(33)“蓮邦”二句:謂佛教修行的最高理想。 蓮邦,即所謂極樂世界,因人皆居於蓮花之上,故云。 兜率宮,即兜率天,佛教所謂“天堂”。

作品簡析

龔自珍生平奇麗之作頗多,而最奇麗者莫過於這首詩。“奇麗”有二義:一層指形式。如題目為“行”,是擬樂府體,而獨具心裁地採用“柏梁體”句法,一句一韻,一韻到底,密栗險峻;又如辭藻運使之異采紛披,或古澹,或兀奡,或窈窕,或渾茫,予人行於山陰道上,目不暇給、美不勝收之感;另一層則指其內容奇妙炫麗。
此詩作於1821年(道光元年)內閣中書任上。前一年秋,作者嘗有“戒詩”之舉,本年考授軍機章京未果,“怒”而破戒,此後數年之作即名為《破戒草》以記之。面對個人的失志與末路,尤其出於對黯淡污濁的官場之強烈厭惡,作者馳騁奇情壯采,寫下這首“隱逸”生涯的頌歌。
隱逸是中國古典詩歌創作的主題之一,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文化積澱與影響皆極厚重。自來佳篇橫出,蔚為大宗。在如此堅厚的積累之上,龔自珍能更進一步,衝破窠臼,寫出這篇集隱逸文化大成之作品,其魄力才情實值得欽羨。在這首詩中,作者將山林湖海之隱、金石書畫之隱、茶煙口腹之隱、禪悅風情之隱……舉凡文化傳統中出現過的隱逸形態全部打疊一氣,在筆底整合結構出一個“浩浩乎如馮虛馭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般的奇異炫麗的精神世界,透過字裡行間的飛揚飄逸、雄放愜意,其底里乃是悵惘、絕望、黑暗中的一種變形自救,一種蒼涼、滅寂之感栩栩然盈於紙上。他總結了那一時代知識群體所能夢想出的最為適情放逸的境界,同時又無異於宣布這一切都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之所以還津津樂道不過是為了“怡魂而澤顏焉”。

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年),字瑤人,號定庵(a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他還是近代思想、文學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道光九年(1829年)進士,官至禮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其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飽含憂國憂民之情和追求理想的精神。風格瑰麗奇肆,情感激切,富於浪漫主義色彩。有《龔自珍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