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軍

胡長軍,男,漢族,1963年1月生,河北滄縣人,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生導師,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

曾任北京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副主席、秘書長。

主要學術兼職包括:IEEE Computer國際雜誌特約審稿人;國家教育信息化發展綱要專家組成員;國家教育科研格線(ChinaGrid)專家組成員,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CODATA、ChinaGrid、GCC等國際學術會議的程式委員會委員或Workshop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長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滄縣
  • 出生日期:1963年1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中國石油大學
  • 職務:北京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副院長
人物經歷,研究領域,背景資料,科研業績,主要貢獻,學術貢獻,技術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0年畢業於河北滄縣中學;
1983年8月參加工作;
1993年2月在中國石油大學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2001年8月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2年-2004年在清華大學從事計算機系博士後研究;
2004年-,在北京科技大學工作。

研究領域

新並行模型及並行編譯系統
高性能計算
新一代系統軟體
領域數據工程與軟體工程
計算格線與數據格線技術

背景資料

在領域數據工程與軟體工程研究領域中,提出了通過領域數據模型和構件設計、操作規範化實現領域軟體協同工作和數據共享的技術路線,推動並領導實施了石油對象公共數據模型規範、石油軟體互操作規範的制定。設計實現了一個石油軟體網路協同計算平台。曾任石油軟體集成專家組成員、石油勘探開發資料庫總體設計組成員。承擔的項目包括國家科技基礎平台建設《材料科學數據共享網》;中石化項目《測井數據伺服器》等。
在大規模科學計算與並行編譯研究領域已經進行了近7年的工作,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次)、博士後基金、863等資助。提出了多範例、多粒度並行計算模型及其一套並行編譯與最佳化技術。提出並實驗求證了合理確定並行範例和並行粒度是提高網路計算系統效率的關鍵因素的觀點,參照典型規範HPF和OpenMP,定義了一套面向網路計算平台的多範例、多粒度並行程式接口規範,設計實現了編譯系統。成果已套用於高精度油藏數值模擬、三維地震資料處理等大規模計算系統的並行化實踐中。正在致力於利用SMP-Cluster體系結構和網路存儲的新特點,進行核外、非規則計算問題的研究。

科研業績

截至2018年4月12日,“十一五”以來先後主持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科學工程)課題1項,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項目1項,國家973課題1項。863課題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北京市重大科技研究計畫項目1項。在語義數據集成、Web數據挖掘、多核並行計算等領域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專利3項。被SCI、EI和ISTP檢索的論文70多篇,影響因子1.0以上的論文5篇。成果先後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研究領域包括:領域語義數據集成及科學數據云技術,領域大數據管理及虛擬數據空間技術;社交網路結構分析及信息傳播技術;混合體系結構上的多範例多粒度並行模型、PAGS語言及並行編譯技術。結合課題共培養博士後3人,博士、碩士畢業生70多人。在讀博士後、博士、碩士畢業生30餘人。

主要貢獻

學術貢獻


在領域數據工程與軟體工程領域,提出了材料科學數據語義模型,構建了一套領域科學數據語義集成技術,主持建立了國家材料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台。論文“Ontology-Based Semantic Integration Method for Domain-Specific Scientific Data”被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生課程“Distributed Multimed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csci586)選為教學材料。相關研究成果被歐洲標準化委員會的CEN WORKSHOP AGREEMENT(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Standards Compliant Data Formats for Engineering Materials Test Data,工程材料測試數據的標準數據格式開發與使用指南)等引用並詳細描述。相關成果多次在CODATA年會、亞洲材料資料庫會議等學術會議上做主題報告。在全面分析POSC(Petroleum Open Software Corporation)技術規範的基礎上領導建立了我國石油開發軟體集成規範、互操作規範和與POSC勘探開發中心數據模型Epicentre的套用數據接口規範。這些技術規範至今仍被廣泛引用。
在高性能計算領域,提出了多範例、多粒度並行計算模型,建立了一套面向核外、非規則問題的並行編譯最佳化技術。相關成果在FGCS,中國科學,計算機學報等國內外高水平雜誌發表。

技術貢獻


在“九五”、“十五”期間,作為石油開發軟體集成專家組成員和資料庫總體設計專家組成員,主持開發了石油開發軟體集成框架,參與了石油開發資料庫設計規範的制定和修訂工作。石油開發資料庫系統和石油開發軟體集成成套技術至今仍在全國各大油田廣泛套用,對推進石油領域計算機套用科技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一五”以來,主持開發的採油工程最佳化設計、決策分析軟體平台,已經在華北、大港、冀東、吉林等油田推廣套用,並已經列入中國石油天燃氣集團的“十二五”重點推廣計畫。主持建立了國家材料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台,凝聚了全國主要材料優勢單位的材料科學數據共十幾大類,近百個資料庫,平台作為公益性資源供全球材料領域的科學工作者使用,訪問量已超過10萬人次。

獲獎記錄

獲發明專利2項,獲省部級二等獎一項,三等獎3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