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民致張學良函稿》是胡漢民所著作品,出自於《胡漢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胡漢民致張學良函稿
- 作者:胡漢民
- 作品出處:胡漢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 連載狀態:已完結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漢卿我兄惠鑒:自榆關陷落,即得陳言同志來電,謂兄已決心抵抗,顧荏苒經月,未見有實際之表現。弟謂日之於中國,其侵方式為蠶食而非鯨吞,故經一度之攻城略地,即出之以延宕和緩之手段,巧為解脫,使當局受其愚蒙,國聯被其欺諞,而日人之計乃大售。苟不能窺破此點,積極抵抗,並進而收復失地,則日人本此政策進行,華北終必淪亡,中國且為日有。兄前以不抵抗而喪失東北,茲又以不抵抗而喪失榆關,長此以往,國將不國,雖雲負最終之責任者當別有人在,顧兄身當其任,究何以自解於國人?縱不為個人計,獨不為數萬萬人民之身家性命計耶?西南同志持抗日、剿共之旨,戮力經年,限於地域,效命無所,然所以期望於兄者至極殷厚,切盼毅然決然,先求華北將領步調之一致,振奮一心與日抗戰,使中國不至自此而亡,則綿薄所及,必當力為應援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胡漢民(1879-1936),原名衍鴻,字展堂。國民黨早期重要領導人與理論家。1902年留學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會,為孫中山重要助手,編輯《民報》。辛亥革命後,擔任首任廣東都督、南京臨時政府秘書長。五四運動後,在上海參加創辦《建設》雜誌。1924年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孫中山北上時,奉命代行大元帥職權。1925年廣東國民政府建立,任外交部長,之後赴蘇聯考察。1927年後與蔣介石合作反共清黨,擔任立法院院長等黨政要職。1931年被蔣介石短期囚禁。1932年後長駐香港,以“抗日、倒蔣、剿共”為主張領導西南與南京對抗。1935年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次年5月在廣州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