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濤,正高級工程師,人社部應急專業人才,清華大學EMBA,新興際華應急救援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應急產業服務分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新興重工(成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天津市河東區創新數據產業研究院理事長,新興凌雲醫藥化工有限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董事,中國工業遺產聯盟發起人之一,第一屆理事會理事,第三屆全國四輪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消防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消防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應急科技發展促進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北京市安全生產聯合會專家,北京市應急科技發展促進會專家,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雙百工程導師“創客北京2023”創新創業大賽評審專家
新興重工(成都)科技公司就近組織第一支專業救援隊,動員28名專業應急救援人員隨即趕往災區參與救援;應急救援隊前線總指揮胡松濤到達災區後,先後會見了九寨溝縣長陶鋼、副縣長張威,了解了受災具體情況和災區緊急需求,與九寨溝縣政府指揮部聯合建立“應急救援綠色通道”,並及時回傳災區動態信息。
6月30日至7月3日,應湖北省隨州市政府邀請,該公司總經理胡松濤帶領公司團隊在市工商聯、汽車協會負責人陪同下,對隨州市專用車企業進行了調研座談。7月3日下午,在隨州市鳳凰大酒店召開的應急救援產業基地暨國家級“網際網路+專用車”生產服務平台專家論壇會上,胡松濤作為平台發起單位代表就積極推動“網際網路+專用車”生產服務平台的建設構思、前景、實施措施、運營模式等向隨州市領導和幾十家專用車企業負責人作了詳盡的講解,平台涵蓋供應鏈、融資、行銷、進出口、協同研發、大數據、智慧型製造、管理諮詢等功能,採用央企牽頭+企業參與+協會組織+政府支持的組織模式。胡松濤強調:製造業當前發展面臨的挑戰,以往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刻不容緩.危機與機遇並存,傳統的專用車市場逐漸萎縮,企業利潤率下降的同時新興產業的發展又帶來了新的機遇,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亟待滿足,例如:近年來各種突發事件增多,國家非常重視應急救援產業的發展,專用車作為應急救援的主要載體,把產品與應急救援產業深度融合,在滿足社會需要的同時,依託平台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脫胎換骨。“網際網路+傳統行業”已成為發展趨勢,選擇隨州做為發起地,首先是隨州專用車市場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且時機成熟,要抓住機遇,依託網際網路的平台優勢整合資源,搭上改革發展的快車,不進則退。
論文情況
2008年 中國集體經濟《金融機構混業經營之路》第二作者
2012年 中國集體經濟 《中國鋼鐵企業對印度投資風險防範案例分析》第一作者
2012年 全國流體力學會議 《可壓縮混合層流場分析》 第一作者
2012年 船舶力學 《剛性圓柱結構順流向渦激振動特性分析》 第三作者
2014年 裝備製造 《關於液化天然氣運輸方式及特點的探討》 第一作者
2019年 中國高新區《關於應急產業創新發展的策略分析》第一作者
2020年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國際通用系統雜誌
《Integrated routing optimization for post-disasterrapid-detailed need assessment災後快速詳細需求評估的綜合路由最佳化》 第四作者
2021年 中國科技投資《促進產業投資基金髮展的最佳化策略》第一作者
專利情況:
2023年 發明專利《面向森林防火的空地一體化救援車輛路徑最佳化方法》 第一發明人
2022年 發明專利《森林防火預警通訊設備的鋪設方案確定方法》 第四發明人
2023年 發明專利《一種裝載滅火彈的森林消防救援車輛路徑最佳化方法》第三發明人
2021年 發明專利《一種救援雲梯車頂端氣動式破窗夾持裝置》 第二發明人
2012年 發明專利《一種短管固定裝置》 第二發明人
2012年 實用新型專利《煤礦井下新型光電測量儀表》 第三發明人
標準制定:
2022年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團體標準《應急安全科普實訓體驗館設計與建設指南》
2023年 中國消防協會團體標準《消防科普教育服務規範》
胡松濤在接受《中國企業報》專訪時表示:應急產業是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旨在滿足全社會不斷增長的安全需求,有望培育為新的經濟成長點:其中,應急物流被政策不斷地提及是很正常的事情,應急物流是整個應急產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應急救援活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災難來臨時,做到應急物資在最短時間內找得到、運得來尤為重要,我國急需完善應急物資和物流的回響平台;目前國內有著包括專業救援隊伍、社會志願者、普通民眾等多個層面的應急培訓,但是這些培訓更多的是理論方面的,缺乏充足的實操培訓支撐,這個與國內缺少具有先進理念的培訓、體驗中心有關係。這一原因也導致了目前國內民眾對於應急措施缺乏一個落地的認知。“們現在的理念是要將應急救援做在前面,通過充足的培訓,讓民眾在災害發生前具備防災避險的能力,利用預警手段,減少引發傷害的行為。在災害發生時, 民眾能夠採取合理的應對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胡松濤在2021年7月鄭州特大暴雨過後在接受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胡巍專訪時時表示:捷運車廂被困在漲水的隧道中間,其狹小的空間與環境,不利於救援人員作業,這是導致疏散進度緩慢的客觀因素。多位行業人士分析,由於被困時間較長,隨著隧道和車廂內水位不斷上升,缺氧、溺水、驚慌等因素都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國內很多城市,比如北京的捷運站內,就裝有水位感應器。“一旦超過預警水位,它就報警了,所以鄭州捷運很有可能沒有安裝。“經過這次鄭州的教訓,未來很多城市的捷運系統可能會安裝有針對性的監測設備。”他和劉文都提到,安裝使用這些設備的花費不高,在整個捷運運營成本中占比很小。7月20日晚,很多企業職工下班後沒有回家,而是在單位過夜,也有捷運乘客中途下車,在一些商場店鋪找到了臨時過夜點,“說明這部分民眾具有一定防範意識和應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