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雁(Hu Qingyan)1982年出生於山東濰坊市,200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學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現為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講師,工作、生活於北京和天津。
基本介紹
藝術特點,藝術履歷,個人展覽,群體展覽,獲獎經歷,公共收藏,主要作品,出版物,人物評價,
藝術特點
胡慶雁,作為青年藝術家重要代表,其作品以致力於探討雕塑的可能性而被人們所熟知。胡慶雁1982年出生於山東濰坊,他在廣州美院練就了紮實的具象寫實技術,2010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後,作品開始越來越觀念化。他著眼於對雕塑概念及語言本身的探索和拓展,而不再是塑造完美的形象。作品不僅包括木、石、金屬、紙、陶等傳統的雕塑材質,也包括記錄雕塑過程和行為的圖片、視頻等媒介。但“流動”與“轉化”一直是其雕塑的重要議題。
胡慶雁近期的實踐以金屬材質見多,他將空間(空氣)裝進雕塑,並且嘗試將現實中的偶然和無序帶入雕塑。通過“空殼”來吞噬並重塑空間,這讓雕塑不僅僅是一個外部形狀,而更多的是作為體量的容器和延展的空間。
胡慶雁的作品多次在國際各大博物館及機構中展出,亦被包括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美國盧貝爾美術館,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廣東美術館,香港K11藝術基金會,今日美術館,澳大利亞白兔美術館等在內的重要機構所收藏。
藝術履歷
個人展覽
年份 | 展覽名稱 | 具體地點 | 地理區域 |
2020 | “必要的冗餘--胡慶雁作品展” | 廣州,中國 | |
2018 | 胡慶雁——空洞的,多餘的 | 麥勒畫廊 北京-盧森 | 北京,中國 |
2016 | 空殼 | 麥勒畫廊 北京-盧森 | 盧森,瑞士 |
2015 | 胡慶雁——永垂不朽 | 麥勒畫廊 北京-盧森 | 北京,中國 |
2013 | 借屍還魂 | 麥勒畫廊 北京-盧森 | 盧森,瑞士 |
2011 | 穿幫 | 麥勒畫廊 北京-盧森 | 北京,中國 |
群體展覽
年份 | 展覽名稱 | 具體地點 | 地理區域 |
2020 | “塑像”畫廊周北京2020公共單元展 | 北京798藝術區 | 北京,中國 |
“空間重塑”靜安國際雕塑展 | 靜安雕塑公園 | 上海,中國 | |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 | 濟南美術館 | 濟南,中國 | |
2019 | “浮雲的根——此岸:OCAT南京公共藝術計畫·2019”群展 | OCAT南京 | 南京,中國 |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2018 | 民生現代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
相遇亞洲——多元化的青年藝術視覺 |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 重慶,中國 | |
2016 | 第三屆今日文獻展——另一種選擇 | 今日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 M+視覺文化博物館 | 香港,中國 | |
2015 | 文化碰撞——穿越東北亞 | 香港藝術中心 | 香港,中國 |
亞洲現場-------個人的現場 | 四川大學美術館 | 成都,中國 | |
中華廿八人 | 亞洲藝術博物館 | 舊金山,美國 | |
中華廿八人 | 聖安東尼奧美術館 | 聖安東尼奧,美國 | |
2014 | 第二屆“明天”當代雕塑入圍暨獲獎作品展 | 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展廳 | 重慶,中國 |
2013 | 著色雕塑 | 福建省美術館 | 福州,中國 |
中(Middle) | Not Vital基金會 | 阿爾德茲,瑞士 | |
2012 | 盲區——青年藝術家群展 | 楊畫廊 | 北京,中國 |
啟——中國雕塑學會青年推介計畫 | 今日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
2011 | “巨人杯”今日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 今日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2006全國美術院校畢業生優秀作品展 | 中央美院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獲獎經歷
年份 | 獎項 |
2010 | 中央美術學院依戀優秀創作獎學金 |
王子云藝術獎(論文) | |
王子云藝術獎(創作) | |
2006 | 全國美術院校畢業生優秀作品提名展銀獎 |
中國雕塑網優秀畢業作品展佳作獎 | |
雕塑雜誌佳作獎 | |
中國雕塑網優秀畢業作品展優秀獎 | |
2003 | 廣州美術學院國家一等獎學金 |
公共收藏
年份 | 作品 | 收藏機構 | 地點 |
2020 | 一堆泥巴的故事 | 廣東美術館 | 廣州,中國 |
2018 | 7版 | 白兔美術館 | 悉尼,澳大利亞 |
Contemporary Painting | 白兔美術館 | 悉尼,澳大利亞 | |
2016 | 蠢貨 | M+視覺文化博物館 | 香港,中國 |
2015 | 一口氣——父親的塑像 | 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 墨爾本,澳大利亞 |
一根竹竿 | 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 墨爾本,澳大利亞 | |
一卷格子布 | 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 墨爾本,澳大利亞 | |
2014 | 空房間 | K11藝術基金會 | 香港,中國 |
2012 | 一口氣——盧貝爾家族肖像 | 盧貝爾美術館 | 邁阿密,美國 |
2006 | 對話——“我”對博伊斯解釋藝術 | 今日美術館 | 北京,中國 |
主要作品
作品名 | 作品圖 | 形式/材料 | 尺寸 | 年份 | 著作權聲明 |
空房子 | 拆遷的建築殘塊及鋼筋,混凝土,瓷磚等 | 420 (h) x 800 x 500 cm | 2021 | 本作品圖⽚由藝術 家提供,受藝術家著作權保護 | |
家族 | 舊鋼管,變徑接頭等 | 508(h) x 1100 x 800 cm | 2020 | ||
空立方 | 青石 | 4件,106 x 130 x 100 cm, 110 x 130 x 110 cm, 104 x 120 x 96 cm, 109 x 126 x 105 cm | |||
嘭 | 陶瓷 | 14件,尺寸從 13 x 11 x 4 cm 至 35 x 37 x 7 cm不等,整個裝置尺寸可變 | |||
空碗 IV | 大理石 | 34 x 96 x 93 cm | |||
滿 | 瓷罐,陶 | 7件, 20 x 18 cm, 20 x 24 cm, 28 x 20 cm, 34 x 24 cm, 20 x 24 cm, 25 x 25 cm, 50 x 22 cm | |||
墜落的肉身 | 布面油畫 | 尺寸可變 | 2018 | ||
父與子 | 由中世紀古堡一棵百年大樹原地雕刻而成 | 400 x 120 x 120cm | |||
左耳進右耳出 | 碳鋼,空氣 | 410(h) x 212 x 190 cm | 2017-2018 | ||
蠢貨 | 碳鋼,空氣 | 14件,尺寸從13×30×19cm到54×79×69cm不等 | 2016 | ||
人民 | 舊鋼管,空氣 | 330件,尺寸從6× 35× 8 cm到10× 60× 35 cm不等 | 2014 | ||
從工作室到畫廊的風景 | 布面影像 | 影像時長:62’5’’ ,畫布幅面:135 x 240 cm | |||
金山 | 120x188x188cm | ||||
三卷黑黃格布 | 布面丙烯 | 3卷,每卷115x3000cm | |||
8版 | 大理石 | 8件,每件均為55×33×32 cm | 2013 | ||
柴火 | 樟木 | 200 x 200 x 200 cm | 2012 | ||
記憶 | 青石 | 兩塊,尺寸分別為:50x210x83cm和49x210x83cm | 2012 | ||
⼀堆泥巴的故事 | 有色印刷 | 一組,40張,每張20 cm x 30 cm, | 2010-2011 | ||
一口氣 —— 父親的塑像 | 黑色⼤理⽯ | 18× 30 × 25 cm | 2018 | ||
十件雕塑 | 樟木 | 10件,組合尺寸可變 | 2011 - 2012 | ||
一捆竹竿 | 金絲楠木舊房梁,麻繩 | 8 根竹竿為一捆; 每根直徑10-15 cm, 長330-470 cm | 2011 | ||
模仿的故事 | 大理石殘塊,圖片及視頻 | 組合尺寸可變 | 2008-2010 | ||
脂肪樓梯 | 玻璃鋼著色 | 180×150×150cm | 2006 | ||
對話:“我”對博伊斯解釋藝術 | 玻璃鋼著色 | 160×91×73cm | 2006 |
出版物
出版時間 | 出版物 | 出版社/機構 |
2021 | 《必要的冗餘——胡慶雁個展》 | 書藝出版社 |
2015 | 《永垂不朽》 | 麥勒畫廊 北京-盧森 |
2013 | 《借屍還魂》 | 麥勒畫廊 北京-盧森 |
2011 | 《穿幫》 | 麥勒畫廊 北京-盧森 |
人物評價
顧振清(策展人、評論家、批評家,北京798白盒子藝術館藝術總監、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胡慶雁慣於以覺察自我的方式觀察外物,並把格物致知當作身體力行的藝術實踐,據此反思自身的意向性結構以及意向活動。在胡慶雁循序漸進的創作模式中,藝術文本生成的時間性與過程性的因素一直被強調、被凸顯。因而,從現象學觀點和符號學邏輯上來看,胡慶雁不僅把冗餘當作意向活動的對象,而且逐漸對冗餘產生獨特的認知。在胡慶雁的意識中,冗餘是當代藝術的一種屬性。冗餘雖然是一種多餘,但卻是必要的多餘。冗餘具有一種無用之用,猶如藝術之於社會。而未來社會中,人類所獨有的藝術稟賦,卻是一種使自身有別於強人工智慧而得以存續、不被替代的關鍵因素。因而,冗餘研究,成了胡慶雁以實踐理性分析、把握並思辨整個對象客體世界的一種方式。
墨虎愷(Christopher Moore)(作家,出版人以及燃點線上的聯合創辦人)
胡慶雁是一個雕塑家,一位通過雕刻和構建物質來創造形式的藝術家。他在空間中創造物體,而不像畫家那樣創造著空間的圖像。胡慶雁的作品一直關注於材料的本質,從他早期的作品開始,他就用木頭和其他材料變形來製造鏈狀結構。近些年,他更加深入地對那些具備雕塑家使用潛力的材料展開實驗,其中包括彩繪的形式。
在《ContemporaryPainting I》(2018,布面油畫(收集而來的大量他人油畫作品在分割裁剪後重新拼接縫合而成),195 x 160 cm,木框: 150 x 130 cm)中,胡慶雁將藝術家朋友或學生們遺棄的畫作拼接縫合在一起。初看起來,這件牆面作品使用了傳統的畫布框,似乎與安吉拉·德·拉·克魯茲等藝術家所實踐的“延伸的繪畫”(ExpandedPainting)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展現出一種牆面浮雕的抽象效果。但隨著我們深入挖掘,就會發現罪惡的細節漸漸浮現:作為食人肉者的普羅米修斯。在作品《肉色》(2018,布面油畫(收集而來的大量他人油畫作品在分割裁剪後重新拼接縫合而成),尺寸可變)中,數張肖像被皺皺巴巴地堆在地板上,他們面朝詭異的角度凝望,身體相互纏繞和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