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衣不下

胞衣不下是一個病症,即產婦娩出胎兒後,經過半小時,胞衣(胎盤)仍不能自動排出的病症。多由分娩後元氣大虛而無力排出胞衣,或產時感受外寒而氣血凝滯所致,大多伴有出血症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胞衣不下
  • 外文名:baobuxiayi
  • 亦稱:“息胞”
  • 病因病機:虛者由於氣虛不能傳送
  • 氣虛:素體虛弱,中氣不足
  • 血瘀:素體虛弱,氣不攝血
疾病定義,病因病機,氣虛,血瘀,寒凝,辨證論治,氣虛型,血瘀型,寒凝型,

疾病定義

亦稱“息胞”。《諸病源候論·胞衣不出候》:“有產兒下,若胞衣不落者,世謂息胞。”產婦娩出胎兒後,經過半小時,胞衣(胎盤)仍不能自動排出的病症。多由分娩後元氣大虛而無力排出胞衣,或產時感受外寒而氣血凝滯所致。大多伴有出血症狀,應及時處理,以防出血過多而引起虛脫。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胎盤稽留。胞衣,即今之胎盤與胎膜的總稱。

病因病機

引起本病的機理,虛者由於氣虛不能傳送,實者由於血瘀阻礙或寒凝血滯,以致胞衣不下。常見分型有氣虛、血瘀、寒凝三型。

氣虛

素體虛弱,中氣不足,或產時用力過度,或產程過長而耗傷氣血,無力送出胞衣。

血瘀

素體虛弱,氣不攝血,或素多憂鬱,經脈失暢,血不歸經,均可導致產創出血而瘀結胞中,胞衣阻滯而不下。

寒凝

素體陽氣不足,陰寒內盛,或產室寒溫失宜,寒邪襲胞,以致氣血凝滯,而胞衣不下。

辨證論治

本病發生在新產之際,辨證要點除了全身症狀之外,應注意本病常伴有陰道不同程度的出血。若伴陰道大量出血,可致血虛氣脫而暈厥。有時陰道出血甚少,但胞宮內積血甚多,按壓腹部或胞宮,可有大量血塊和血液湧出,產婦同樣可因血虛氣脫而暈厥。而且由於失血過多,血室正開,處理不當,可致邪毒感染,發生產後發熱、產後腹痛等病。因此對胞衣不下及時恰當地處理是十分重要的。
處理原則:①出血多時必須積極採取損傷最小的方法使胎盤娩出,包括按摩子宮、徒手剖離直至子宮切除;②失血性休克時,應先輸血後處理;③出血少或無出血者,可以等待、觀察,或長期住院保守治療。
治療方法:虛證宜補氣傳送胞衣以攝血,實證宜化瘀溫經,排出胞衣,並引血歸經。

氣虛型

主要證候:產兒後,胞衣久不下,小腹墜脹,有包塊,按之不硬,陰道流血量多色淡,或有血塊,神倦乏力頭暈眼花,心悸氣短,面色觥白,舌淡,苔薄,脈緩弱。
證候分析:產婦素體虛弱,產後中氣更虛,無力運胞外出,故胞衣不下;氣虛下陷,故小腹墜脹;氣虛胞宮縮復無力,故小腹有塊,按之不硬;氣虛不能攝血,故陰道流血量多;血失氣化,故色淡;氣虛運血無力,而有血塊;氣虛中陽不振,故神倦乏力,氣短;清陽不升,則頭暈,面色觥日;氣虛失血過多,故眼花心悸。舌淡,苔薄,脈緩弱,為氣虛之徵。
治療法則:補氣養血,理氣下胞。
方藥舉例:生化加參湯(《傅青主女科》)。
人參當歸、川芎、白朮香附
方中人參白朮大補元氣以攝血下胞;當歸、川芎、香附養血活血,理氣下胞。全方有補氣養血,理氣下胞之效。

血瘀型

主要證候:產兒後,胞衣久不下,小腹疼痛,有包塊,拒按,陰道出血量多,色黯有塊,血塊下後痛減,舌紫黯,或有瘀斑紫點,苔薄,脈弦澀有力。
證候分析:瘀血阻滯,故使胞衣不下;瘀血內停,故小腹疼痛,有包塊,拒按;瘀血內停,血不歸經,則陰道出血量多,色黯有塊;血塊下後瘀滯稍通,故使痛減。舌紫黯,或有瘀斑紫點,脈弦澀有力,為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通利下胞。
方藥舉例:牛膝湯(《婦人大全良方》)信;
牛膝瞿麥當歸通草滑石、葵子
方中當歸牛膝活血化瘀下胞;瞿麥通草滑石、葵子通利行水,滑潤下胞。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利下胞之效。

寒凝型

主要證候:產兒後,胞衣久不下,小腹冷痛,有包塊,拒按,得溫痛減,陰道流血量少,血色黯紅,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
證候分析:寒客胞脈,氣血凝滯,故使胞衣不下,小腹冷痛,有包塊,拒按;得溫則瘀滯稍通,故使痛減;血為寒凝,故使陰道流血量少,血色黯紅;寒傷陽氣,則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為血寒之徵。
治療法則:溫經行滯,活血下胞。
方藥舉例:八味黑神散(《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地黃白芍藥、當歸乾薑肉桂蒲黃、黑大豆、炙甘草
方中乾薑肉桂溫經散寒,以通血脈;當歸蒲黃、黑大豆養血活血,利水下胞;熟地黃白芍藥補血緩急止痛;炙甘草益氣和中。綜合全方,有溫經行滯,活血下胞之效。
若胞久不下,神倦乏力者,酌加人參黃芪,使氣旺則邪易去而血易行,胞衣可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