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小凹

胃小凹

全部胃黏膜表面,有很多小溝,交織成網狀,將胃黏膜表面分隔成直徑1~6毫米的小丘,叫做胃小區。用放大鏡觀察時,可見每個胃區表面,有很多小凹,叫胃小凹。胃小凹平均寬度為70微米,深200微米。胃腺即開口於胃小凹的底部。有人計算每平方毫米的胃黏膜約有62個胃小凹,整個胃約有300多萬個。一般一個胃小凹的底部有3~5條胃腺共同開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胃小凹
  • 外文名:gastricpits
胃小凹基本形態的分布及形態特點,臨床意義,相關疾病,

胃小凹基本形態的分布及形態特點

在放大內鏡下的胃小凹基本分型中,
A型:呈圓點狀小凹,主要分布於正常和輕度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胃體及胃底黏膜;
B型:呈線狀小凹,主要分布正常的胃竇黏膜和淺表性胃炎的胃竇黏膜,表現為分支彎曲的線網狀形態,正常胃竇分支彎曲較少,而淺表性胃炎的胃黏膜由於炎症、水腫的存在,小凹變得迂曲、延長,分支彎曲可以增多;
C型:稀疏而粗大的線狀小凹,主要存在於輕度或中度萎縮性胃炎的胃黏膜以及部分伴有輕度腸上皮化生的胃黏膜,在放大內鏡相同的放大倍數下,小凹較B型顯得粗大,分布較為稀疏;
D型:斑塊狀,主要分布於中重度萎縮性胃炎以及伴有中重度腸上皮化生的胃黏膜,表現為較為粗大的小凹所圍成的斑塊狀或格線狀形態;
E型:絨毛狀,主要分布於重度萎縮性胃炎伴有重度腸上皮化生的胃黏膜,形似腸絨毛樣改變。
除上述5型基本胃小凹形態外,在正常的胃竇體移行部及胃角可以因為A和B型相互交叉、過渡或移行而呈短棒狀小凹形態。對於大致正常的胃黏膜或輕度慢性胃炎患者,在進行放大胃鏡由胃竇向胃體連續觀察時,可以清晰地顯示出由線狀-短棒狀-圓點狀順序過渡移行的表現。

臨床意義

輕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最常見的小凹形態,以小凹增寬而稀疏為特徵的稀疏而粗大的線狀小凹形態學改變。萎縮性胃炎所伴有的上皮與腺體的增生和腸上皮化生是導致胃小凹形態及寬度改變的主要因素,胃小凹寬度的變化可能有助於胃黏膜病變程度的判斷。

相關疾病

1、胃黏膜隆起性糜爛又稱隆起糜爛性胃炎、疣狀胃炎,是一種具有特殊形態特徵的胃黏膜病變,其發生與幽門螺桿菌(Hp)感染及過敏引起的免疫變態反應有關,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局部黏膜上皮高增生活性的瘤性病變,部分有惡變可能。近年來高清晰放大內鏡套用於臨床,這種可上百倍放大的新型內鏡實現了對消化道黏膜細微結構的觀察。
2、有研究者認為,E型黏膜100%伴有腸上皮化生,有結果顯示,E型黏膜如同C、D型黏膜一樣,在病理上具有重疊性,其中79.41%為腸上皮化生,而13.7%仍屬於中、重度萎縮性胃炎病變。F型小凹胃黏膜在放大內鏡下表現為小凹結構模糊不清、排列極不規則、消失,或呈小的凹陷狀及細顆粒樣,此型黏膜糜爛面通常無C~E型樣的缽形胃小凹缺損區,而表現為糜爛面粗糙,或呈顆粒樣增生、無特殊結構樣改變,糜爛面與其周邊界限不清,周邊小凹常呈排列不規則或鬆散的E型。F型胃黏膜的出現常提示隆起糜爛已有不同程度的異型增生,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為87.5%。而40例中、重度異型增生的F型黏膜表面,57.5%同時呈現出不同程度異常增生的毛細血管,表現為糜爛黏膜表面分布有不規則、粗大、紊亂的毛細血管。故應認為F型黏膜為癌前病變較為典型的細微結構改變。
SAKAKI進一步將胃小凹分為:將胃小凹分為6大基本類型:A型:圓點狀小凹;B型:短小棒狀小凹,表現為排列較為緊密規則的短線棒狀形態,可出現迂曲、延長或分支;C型:稀疏而粗大的線狀小凹,較B型稀疏而粗大;D型:斑塊狀小凹,小凹擴大、迂曲相互連線而形成斑塊狀、格線樣外觀;E型:絨毛狀小凹,形似於腸絨毛樣、指狀外觀;F型:小凹結構模糊不清、消失,排列極度不規則或呈小的小凹狀及細顆粒樣表現,糜爛面的缽形缺損與周邊界限不清,或缺損區內呈現出顆粒狀隆起及不規則粗亂毛細血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