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基因診斷

肝病基因診斷

肝病基因診斷是利用分子生物學及分子遺傳學的技術和原理分析人類基因及基因表達產物以診斷肝臟疾病的方法,又稱肝病分子診斷。其為遺傳性肝病及肝病遺傳因素的檢測提供了一種準確、客觀、安全、無創的疾病診斷新方法,具有高特異性、高靈敏性、適用性強、診斷範圍廣及可早期診斷的優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病基因診斷
  • 檢查方法:直接診斷法、間接診斷法
  • 臨床意義:用於多基因遺傳性肝病的診斷
檢查方法,臨床意義,

檢查方法

1.直接診斷方法
用於致病基因或致病突變位點已確定的單基因遺傳性肝病。
(1)實時螢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基因突變導致基因表達異常,若與等位基因特異性引物或特異性探針相結合也可用於絕大多數基因突變位點的檢測。
(2)致病基因測序:診斷基因突變的金標準,是遺傳性肝病臨床研究與診斷的最常用方法,該類疾病多數基因突變集中在外顯子及與外顯子交界的內含子區域。
(3)基因晶片技術:利用核酸雜交的原理,將數百至數萬的已知致病突變特異性檢測探針固化在介質上,進而與基因組DNA進行雜交確定致病基因突變,具有快速、高通量、敏感、
經濟、平行化和自動化等特點,臨床已用於肝豆狀核變性基因突變的檢測。
(4)全基因組外顯子捕獲技術:捕獲人類基因組幾乎全部的外顯子,並進行直接序列檢測。具有很強優勢,甚至只需一個家系及兩個患者就能確定並定位致病基因。
2.間接診斷方法
用於致病基因未知或未能克隆、基因序列尚未確定、致病突變位點不明確者。因無法設計聚合酶鏈反應引物或製備特異性探針,只能藉助與致病基因關聯的遺傳標誌進行連鎖或關聯分析,臨床套用較少。

臨床意義

1.按照遺傳學分類方法肝臟疾病可分為單基因遺傳性肝病及多基因遺傳性肝病,基因診斷在前者已套用多年,後者套用則較困難。隨著遺傳學技術的進步及對肝臟疾病遺傳致病機制的認識,基因診斷已開始用於多基因遺傳性肝病的診斷。
2.臨床用於單基因遺傳性肝病的檢測方法多為致病基因測序法。大部分肝病為多基因遺傳性疾病,已確定與多基因遺傳性肝病相關的易感基因有膽石症(ABCG8基因Asp19His變異)、肝纖維化(AP3S2、AQP2、AZINl、DEGSl、STXBP5L、TLR4、TRPM5等)、非酒精性脂肪肝(PNPLA3基因Ile148Met變異及FDFTl基因)、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HLA-DQB1、IL-12、IL-12RB2等)等。
3.按照酶的缺陷和代謝途徑可將單基因遺傳性肝病(遺傳代謝障礙性肝病)分為七大類:① 糖類代謝病;② 脂類代謝病;③ 胺基酸代謝病;④ 血漿循環蛋白代謝病;⑤ 金屬元素代謝病;⑥ 肝卟啉代謝病;⑦ 膽紅素代謝病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