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蟲幼蟲魚體內囊蚴形成的分子機制及干預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余新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吸蟲幼蟲魚體內囊蚴形成的分子機制及干預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余新炳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肝吸蟲病是我國感染人數最多、流行範圍最大的寄生蟲病,該病主要由於食入含肝吸蟲感染期囊蚴的淡水魚和淡水蝦而獲得感染。近年來該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已嚴重影響到流行區的人群健康和淡水魚養殖業的經濟利益。肝吸蟲病史人獸共患寄生蟲病,除人類外可感染40多種哺乳類動物,淡水魚體內的囊蚴是人和哺乳動物共同的感染階段,阻斷魚體內囊蚴形成,是切斷肝吸蟲傳播途徑的關鍵問題。本課題將在闡明肝吸蟲幼蟲魚體內囊蚴形成機制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生物學技術篩選肝吸蟲尾蚴入侵和魚體形成囊蚴關鍵分子作為預防肝吸蟲病疫苗候選分子,深入探討枯草桿菌魚用口服疫苗在預防肝吸蟲病中的套用價值,為闡明肝吸蟲尾蚴入侵淡水魚及其在魚體內形成囊蚴機制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同時將預防人體肝吸蟲病提前到預防淡水魚感染肝吸蟲階段,既可有效切斷肝吸蟲病流行傳播途徑,又可保護淡水魚養殖業的經濟利益,將為實現防治肝吸蟲病的目標提供新思路。
結題摘要
肝吸蟲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已嚴重影響到流行區的人群健康和淡水魚養殖業的經濟利益。淡水魚體內的囊蚴是人和哺乳動物共同的感染階段,阻斷魚體內囊蚴形成,是切斷肝吸蟲傳播途徑的關鍵問題。本課題利用現代生物學技術篩選肝吸蟲尾蚴、囊蚴階段特異表達或差異表達分子,利用干預研究的方法鑑定其是否為幼蟲魚體內成囊的關鍵分子,並探討其機制。利用差異質譜分析和差異表達譜分析鑑定肝吸蟲尾蚴、囊蚴差異表達或特異表達分子,發現肝吸蟲囊蚴囊壁主要包括分子量為11-150 kDa的9種蛋白質。在大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中獲得4個囊蚴高表達或特異表達的分子副肌球蛋白(CsPMY)、亮氨酸氨基肽酶2(CsLAP2)、烯醇酶(CsENO)、半胱氨酸蛋白酶(CsCP)的融合表達蛋白,進一步探討了表達在枯草桿菌芽孢表面的這4種蛋白口服免疫大、小鼠對其黏膜/系統、體液/細胞免疫的影響,以及其抗肝吸蟲感染的效果。並將其口服免疫淡水魚,檢測魚體的免疫應答情況,繼而攻擊感染肝吸蟲尾蚴,檢測魚體內囊蚴形成情況,根據干預研究的結果初步探討幼蟲魚體內成囊的關鍵分子及機制。結果顯示,CotC-CsLAP2重組枯草芽孢口服免疫小鼠,能夠刺激小鼠產生較強的局部黏膜免疫反應、系統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CotC-CsENO重組枯草桿菌芽孢口服免疫,能夠刺激大鼠產生較強的局部黏膜免疫反應,系統體液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反應。CotC-CsENO和CotC-CsLAP2重組枯草桿菌芽孢口服免疫能夠刺激草魚產生體液免疫,並取得了良好的免疫保護作用。口服枯草桿菌芽孢增強了大鼠和草魚腸道的黏膜免疫反應,並刺激腸絨毛生長,有助於外源蛋白的消化和吸收。每克飼料添加1×108個枯草芽孢的劑量既誘導了草魚腸道的黏膜免疫反應,刺激了腸絨毛的生長,也沒有對草魚的肝臟生理機能產生損傷。在小鼠體內評價芽孢疫苗的效果發現重組芽孢CsCP疫苗灌胃給小鼠能激起一定的特異性系統免疫及局部黏膜免疫應答反應;重組芽孢CsCP疫苗對肝臟無毒副及損傷作用。不同劑量重組芽孢CsCP疫苗口服免疫草魚,主要引起草魚腸道及體表的黏膜免疫反應,以及部分的系統免疫反應。枯草芽孢CsCP口服疫苗對魚的肝胰臟沒有明顯的損害。口服免疫了重組枯草桿菌芽孢的淡水魚經檢測未見肝吸蟲囊蚴。本研究為闡明肝吸蟲幼蟲在魚體內形成囊蚴的機制奠定了基礎,同時為將肝吸蟲病的防治提前到預防淡水魚感染的階段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