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鏈理論

“肌筋膜鏈理論”最初由美國物理治療師Da Rol提出,經過Thomas Myer結合解剖實踐和臨床驗證後出版《解剖列車》一書,將肌筋膜組織或結締組織比喻為“軌道”,肌肉的附著點相當於“車站”。這些“軌道”和“車站”按照特定的層次和方向,通過筋膜直接連線或通過機械形式間接連線,形成一個鏈式結構,即“肌筋膜鏈”。《解剖列車》詳細講解了各條肌筋膜鏈的組成及功能,打破了以單塊肌肉起止點及功能為單位的傳統觀念,通過整體與局部的結合,突出每條肌筋膜鏈的功能並相互配合,參與完成日常各種功能活動,當其中某一條或數條肌筋膜鏈過於緊張或弱化將導致其他肌筋膜鏈代償,繼而出現身體形態改變並引起疼痛症狀。

基本介紹

肌筋膜鏈,循行路線,功能特點,生理學作用,病理性肌筋膜鏈的特點,治療原則,治療優勢,

肌筋膜鏈

德國人Franz Reuleaux在《機械運動學》中第一次創造性提出“連結概念”,並迅速推廣套用到其他領域。Janda博士提出了“鏈反應(chain reaction)”概念,用來解釋肌肉骨骼病理學中的一些現象,“鏈反應”由關節鏈、肌肉鏈、神經鏈組成,三大鏈結構在功能上相互影響。Phil Page認為人體肌肉鏈包括協同肌(synergists)、肌筋膜鏈(myofascial chains)和肌肉環帶(muscle band)三種類型,三種肌肉鏈與骨骼及神經系統彼此相互作用。肌筋膜鏈理論首先由著名物理手法治療師Ida.Rolf博士提出,並由其學生國際著名手法治療大師Thomas Myers通過解剖實踐驗證得出,Myers認為這是對傳統肌肉解剖學的創新,突破了每條肌肉都有特定起止點的局限,強調肌肉系統的整體功能。他提出肌肉鏈(muscular chains)是運動鏈力量來源,肌筋膜鏈作為肌肉鏈的一部分,是人體功能代償的基礎。Richter Philipp認為隨著近幾年來人們對運動鏈的深入研究,多位Rolfers按摩師、理療師、康復治療師從不同角度提出並建立了多個人體肌肉模型。
“肌筋膜鏈(myofascial meridian)”,是指肌肉、韌帶及其相關軟組織按照特定的層次和方向,以筋膜直接相連,或以力學形式間接相連所形成的鏈條式整體結構,對維持身體姿態和產生運動起著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筋膜是不間斷的結締組織,有其特有的連續性、整體性以及傳導力的功能,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點。肌筋膜鏈理論強調了人體肌肉、骨骼及結締組織的完整性,跳出傳統醫學意義上的“肌肉孤立論”,目前在運動損傷以及康復領域已得到廣泛套用。

循行路線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肌肉更有可能協同作用,像更大的相互連線的解剖鏈一樣工作。比利時整骨醫師Godalieve Struyff-De‐nys首次提出了整體肌肉鏈的模式,Thomas Myers的《解剖列車》從解剖學的角度上首次證實了肌肉鏈的存在。他提出了人體結構中最常見的12條肌筋膜經線,分別為後表線、前表線、體側線(兩條)、螺旋線(兩條)、手臂線(四條)、功能線及前深線。

功能特點

根據肌筋膜經線理論,人體12條肌筋膜經線,把人體骨骼、肌肉、神經、血管、淋巴連為整體,形成一個張力均衡的網狀結構,維持著人體整體系統功能協調運行。在肌筋膜鏈理論中,肌筋膜便是全身性張力的傳導與支持系統,筋膜張力傳遞的機制和存在途徑已經被證實,力量沿著張力線被分散到整個結構中,局部肌筋膜的功能狀況直接決定了肌筋膜鏈整體的功能狀況。人體一旦出現局部功能的異常,都會沿著應力傳導的方向影響遠端相應部位的功能,而機體為了維持這種整體的平衡,便會有其他組織進行代償以彌補受損組織張力或拉力的缺損,即所謂的“補償調節”。儘管未受損部分具有一定的代償能力,但往往最終都因過度代償產生各種病理反應。因此臨床診療中,僅針對局部受損部分的治療是遠遠不夠的,要在整個肌筋膜鏈的模式上全面、整體地考慮、分析導致病損的根本原因,避免“頭痛醫頭”的簡單策略和片面治療。

生理學作用

Eldred等認為,除了肌肉和關節外,筋膜鞘是本體感覺最豐富的部位。在電子顯微鏡下研究顯示,肌筋膜鏈中含有大量神經纖維、神經細胞。Myers認為肌筋膜鏈內包含豐富的神經感受器,能將本體感覺、壓力、疼痛等反饋信號傳遞給中樞神經,其反彈效應可以緩衝身體肌肉機械收縮力量,減少或延遲疲勞的出現。白宇等認為筋膜作為一種結締組織,從生物進化角度分析,它與單胚層生物的細胞外基質、兩胚層生物的中膠層、三胚層生物的間充質為同源結構,其中高爾基腱器官(Golgi tendon organ,GTO)由包繞著肌腱膠原纖維的感覺神經末梢組成,是感受肌張力程度的本體感受器。肌筋膜鏈在機體中的作用主要有支撐骨骼系統,維持身體力線平衡;受壓時傳導電信息趨勢(壓電現象);將肌肉的收縮效應傳至骨骼運動等。人體不同部位的肌肉、骨骼通過肌筋膜鏈組成了一個力學整體,建立了肌肉整體觀。王銀暉等認為在人體運動科學理論下,人體所有動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經系統支配下,以肌肉為主動系統,筋膜肌腱為被動系統。Ingber等認為人體擁有正常姿勢及步態是由於每個細胞處於正常的力學環境中。通過按摩肌筋膜鏈可以促進整個結締組織膠原網達到力學平衡,對於改善人體異常姿態具有深遠意義,其本質是從力學角度連線或“調整”人體系統。肌筋膜鏈理論從力學層面解釋了人體機械運動的代償現象,現代研究可以遵循它的延伸路徑確定代償出現的根本原因,從源頭處解決疼痛和損傷等問題。

病理性肌筋膜鏈的特點

Hansen等通過研究表明,痙攣狀態下肌肉及筋膜的病理性結構性改變可能增加肢體的僵硬程度,進一步造成患兒運動功能障礙和姿勢異常,引起繼發性的肌肉筋膜及其細胞外基質的結構性改變。肢體受肌肉痙攣強直狀態的影響,在拉伸時會出現過高的肌張力,長時間會導致肌肉緊張和姿勢異常,從而造成關節攣縮畸形。Tomasek等認為微觀角度每個細胞都會涉及人體的“張力領域(Tensile Field)”,當細胞空間排列異常時,會出現代償性移動,如果代償仍無法使細胞空間排列恢復正常,則細胞功能就會受損,導致肌肉僵硬、緊張度高。Ingber等認為從微觀角度看,細胞存在內在的力學平衡,如果每個細胞處於力失衡的狀態,人體會表現出相應的症狀,出現姿勢異常等。胡新貞認為人體是一個協同完整的整體結構,臨床上可以通過整體分析肌筋膜的結構、狀態、紊亂和代償模式對機體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王芳玉等認為細胞同人體一樣也是一個整體,存在內在的力學平衡。無論從肌肉角度還是從細胞角度,這種張拉力平衡如同中醫理論的陰陽平衡,一方過強或過剩,都會引起相應的症狀。

治療原則

肌筋膜鏈的治療原則強調從整體恢復肌肉、筋膜等組織的張力或拉力,調整力線的改變,達到機體原有的平衡。當出現局部部位的疼痛時,不要僅僅局限於局部疼痛的處理,而要尋找與疼痛部位相關聯的筋膜組織、肌肉及韌帶等部分進行干預,即“循經遠治”,通過對遠端相關的組織及薄弱點進行干預,恢復機體原有的力學平衡,從而改善疼痛等症狀。肌筋膜疼痛觸發點(myofascila trigger points,MTrPs)最早由美國臨床教授Janet Travell在1942年提出,是骨骼肌或肌筋膜高張力束內最易受激惹的區域,該區域有壓痛反應,可引起特異點的牽扯痛,以及引起植物神經反應。目前國際公認的激痛點的治則是遵循去粘連(或者稱為纖維化的松解)和去活化機制。通過刺激或破壞激痛點,使受累肌肉牽張,減少或解除攣縮肌和其筋膜,從而恢復機體或各關節的生物力學平衡狀態來緩解疼痛。常用的治療手段包括體外衝擊波、雷射、針刺、艾灸以及推拿等,臨床上針對骨關節、軟組織損傷疼痛以激痛點作為靶點進行干預,臨床療效往往立竿見影。

治療優勢

“肌筋膜鏈理論”的治療優勢主要在以下方面:(1)從局部到整體的轉變,痛點往往不是疼痛的根源,將目光擴大到整體,通過整條肌筋膜鏈的評估,找到問題所在,提高康復治療效果;(2)指導方法條理清晰,易於掌握。操作者只要熟悉肌筋膜線的走形及功能,就可以快速判斷出問題所在,再給予針對性治療,解決疼痛問題事半功倍;(3)後期的針對性訓練可以維持治療效果。根據“肌筋膜鏈理論”評估人體相關鏈條有無功能障礙,然後針對性激活並強化其功能,減少疼痛症狀的出現,保持良好的治療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