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興寨村

肇興寨村

肇興寨村位於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境內。肇興亦名肇洞,為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人民政府駐地,距黎平縣城南72公里,坐落在群山環抱的山間壩子之中。肇興河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穿寨而過。全寨分三個村,為黎平縣最大而又最古老的侗寨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肇興寨村
  • 面積:0.32平方公里
  • 人口:3640人
  • 海拔:410米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建築風格,文化風俗,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地勢處於兩座山脈之間的故地,村寨呈船形狀,海拔410米,向西北面68公里到黎平縣城,向西52公里到江縣城,向東南102公里到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公路沿寨而過,是黎平縣通往兩廣最為快捷的陸路通道。
肇興侗寨歷史悠久,據民間相傳的族譜記載:在南宋正隆五年,也就是公元1160年,肇興的先民就在這裡建寨定居,距今已有840多年的歷史。

行政區劃

肇興寨面積0.32平方公里,轄三個行政村,即肇興村、肇興中寨村、肇興上寨村、22個村民小組,全寨有867戶,3640人,均為侗族。就侗族南部而言,肇興侗寨是首屈一指的,有“千家肇洞”和“侗鄉第一寨”之美譽。

建築風格

肇興寨內吊腳樓鱗次櫛比,戲樓、歌坪點綴其間。最出名的是五座戲樓和五座風雨樓橋。寨內有5座氣勢雄偉的鼓樓和5座建築獨特的花橋,蜚聲中外。寨中一條主要街道由東而西,兩旁建有學校、鄉政府和民居,全是青瓦木樓。5座鼓樓恰如5朵荷花,分布在仁、義、禮、智、信五個自然寨。鼓樓始建年代不詳,1966年毀,1981年至1983年先後重建。
寨子雖為一體,但按照侗家一個族姓一座鼓樓的規矩,肇興大寨五個大團都有自己的鼓樓,被譽為“肇興鼓樓群”,是侗鄉鼓樓之最,蔚為壯觀。肇興侗寨在穿寨而過的小河上,還建有五座小型拙樸的花橋,以配鼓樓,其仁團、義團的花橋與鼓樓、戲樓,匠心獨特。
肇興侗寨人居“乾欄”樓房,樓下安置柴草、雜物,飼養牲畜,樓上佳人,前半為廊,寬敞明亮,光線充足,為一家休息或手工勞作之所;後半部為內室,其中設有火塘,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燒飯的地方,兩側或第三樓上設臥房。一般一家一幢,也有的聚族而居,將同一族的房子連在一起,廊檐相連,可以互通,喜慶佳節聚居於此,設宴接待賓客。

文化風俗

肇興侗寨侗族文化底蘊深厚,侗族風情原始、古樸。佳節期間,好客的侗家人有一種叫“或夜”的活動。這是村寨與村寨之間的大型社交活動,甲寨舉寨前往乙寨做客,當客人臨近寨邊時,主寨的姑娘早已在寨門前擺起了攔路凳,唱起攔路歌。客人聞歌而對,一唱一應,幾個回合下來,喝了攔路酒,才肯放客人進寨。寨中男人吹蘆笙放鐵炮鞭炮,敲鑼打鼓將客人迎進寨子的鼓樓內。人們聚居在鼓樓旁的歌坪上,踩起個堂,舉行盛大的祭祀祖母“薩歲”的儀典,兩寨的男女青年在寨老的帶領下,擁著“薩壇”繞寨一圈,然後在蘆笙中進入歌坪,手拉手圈成男外女內兩圈,邊舞邊唱。

所獲榮譽

一九九三年,貴州省文化廳命名肇興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
二00一年,肇興侗寨及鼓樓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一九九九年,省政府將肇興列為全省9個重點民族村寨保護之一。
2001-2002年列為全省十三、二十個重點民族村寨保護之一。
二00四年一月,國務院已批准為國家級重點風景 名勝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