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子講生命智慧

聽老子講生命智慧

《聽老子講生命智慧(一位中醫專家眼中的道德經)(第2版)》為《老子傳統生命學解析》的第二版,按老子原文的內容分為81章,每章按其主旨貫以標題。主要包括[原文]、[譯文]和[感悟]三個部分,其中[感悟]部分是主體內容。《聽老子講生命智慧(一位中醫專家眼中的道德經)(第2版)》從傳統生命學角度出發,重在闡述老子的宇宙觀與生命觀。老子以道為宇宙與生命的本源,為人類的精神追求設立了終極的目標,因而創立了生命由後天復返先天的心法,並正說反說其中的道理、原則、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項等方面的內容。綜合運用傳統道學、佛學、中醫學、儒學以及現代物理學等有關方面知識,力求用現代語言和邏輯思維來分析、解讀老子。

基本介紹

  • 書名:聽老子講生命智慧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頁數:24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作者:韓永和
  •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746106, 750674610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聽老子講生命智慧(一位中醫專家眼中的道德經)(第2版)》: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和光同塵,湛兮或存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圖書目錄

上篇 道經
第一章 老子論道的目的和方法
本章老子提出了“宇宙本體論”和兩種修身體道的調心方法,同時指出了這兩種調心法的重要性.是全篇的總綱

第二章 體道實踐的總則
本章闡述了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體“道”之初忌著相,二是論述事物的時立統一規律,三是指明了修身體道總的原則

第三章 體道實踐中易犯的通病
本章揭示了體道實踐中易出現的通病,成年人由後天復反先天的方法、要求以及“智者”的自戒,並呈接上章進一步強調“無為”這一體道的基本法則

第四章 道的作用
本章揭示了“道”的本體相、作用及其普遍存在性和宇宙本原的難知性

第五章 靜以復道
本章分析了天地時待萬物、聖人對待百姓所持的態度,並以風箱作比
喻,提出窮究後天不如以虛靜之法回返先天的理論

第六章 入靜的用意原則
本章闡明了人的原神具有與道共存、相合的特性,進而述及使其顯現的方法——陰陽交合之道。同時提出了意守的原則

第七章 化私祛欲的道理
本章以天地能夠長久存在為例,說明無私無欲的重要性,近而來闡明聖人的修身法則

第八章 學習水之善性
本章用淺近的事物——水來比喻“道”,提示體道之人應學習水的七種善性,用以說明無為的不爭之道

第九章 體道之初的注意事項
本章首先論述體道初期階段的心身原則,其次告戒體道者入門之後不可縱慾,最後指明須功夫達到一定境界之時,才可斷除人類基本的欲望

第十章 體道者入門後的用意原則
本章以寓答於問的方式,闡明了體道者入門後進入了較深一層次的身心狀況,同時指明了出現生理巨大變化時的注意事項,最後得出元氣的功中對待原則

第十一章 身心有無的利用關係
本章以普通現象事物的“有”與“無”的相互聯繫、依存,不可分離的利、用關係,暗喻人的心、身在體道實踐中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第十二章 欲望的危害
本章提示了普通人的人生對於生活的追求與危害,同時闡明了聖人的生活準則

第十三章 活子時與忘形
本章就體道實踐中有關“活子時”來臨時兩種狀況以及靜定中著於“身相”的問題作以論述,其結論是以身為公則可治理好天下身體

第十四章 道之情狀
本章首先提示了人的視、聽、觸等感官無法測知“道”的存在,其次進一步闡述“道”的物質性,最後告訴人們把握“道”的重要性

第十五章 人道較深者的精神狀態
本章闡述以下三個問題:其一是對“善為道者”的身心狀態的描述,其二是點出體道者入門的關鍵,其三是說入於“道”之門徑後應掌握的體道原則

第十六章 生命反本還原的過程
本章闡明了以下三個問題:一是真氣發生的關鍵,二是生命的返本還原的過程。三是明曉生命規律的重要性

第十七章 身心間的協調關係
本章首先討論君主與百姓的關係,次論原因,最後總結出最好的君主與百姓的協調關係。本章文字表面上是討論社會上的治世之理,實則暗喻治身之道,意在說明心身間的和諧與否的種種關係及其原因所在

第十八章 世間法興起的因由
本章承接上一章論述“道”廢棄之後,人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思想觀念用以治世,從而興起了世間法。老子以此為暗喻,說明以思慮之神來治身必然會出現不良的後果

第十九章 生命復返的要素
本章呈接前二章,總結性地得出生命復反的三個要素,以治國之道暗喻治身。其關鍵在於棄除後天的思維用事而返先天的虛靜之道

第二十章 追求生命的本真
本章老子首先提出了矛盾的事物在本質上的同一性問題,其次提出了體道者與眾人表現上的不同,最後指出了體道者以追求生命的本真為人生的意義和目標

第二十一章 體驗道之情狀
本章首先指出了“小德”者的理想追求,其次闡述了體道實踐中的正確的意識思想狀態及其出現的景象,最後指明了探求萬物生命本源的方法

第二十二章 體道實踐中屈曲隨順的心理調節過程
本章首先論述曲全枉直等物理世界的生存法則,以此暗喻體道實踐中屈曲隨順的心理調節過程。其次指出了體道的幾個注意事項,最後強調無為不爭的體道原則

第二十三章 由飄風、暴雨而論道
本章論述了暴風驟雨這兩種自然現象不得持續存在的原因,以此暗示“道者”、“德者”、“失者”的生命境界,並提示“德者”與“失者”已失去了求道的本意,不過是現象上的差別而已

第二十四章 “守一”的體道原則
本章以“炊者不立”揭示了“守一”的原則.繼而提出了功中及功外應注意的事項。本章與第二十三章 內容聯繫密切,當互參
第二十五章 心王與大道
本章揭示了“道”的物質實在性、永恆存在性、普遍存在性、絕對運動性,同時指出了“心物一元”的道理,進而指明了體道者應遵循的法天、則地、合道的總的理論原則

第二十六章 心君不可失位
本章論述了重與輕,靜與躁這兩對對立的矛盾關係,提出了“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的論點,認為“重”、“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並以君子帶兵行、住為例,論證重視“重”與“靜”的道理所在。提示體道者當以身為重,心君不可失位

第二十七章 大仁大愛之心
本章指出了聖人“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等五種善法,具備了異於常人的智慧以及教化眾生的條件,以大仁大愛之心來教化眾人,故言“無棄人”、“無棄物”。同時也說明了體道者願心的重要性

第二十八章 體道實踐中各階段的實踐原則
本章揭示了體道者由入門到登堂入室,最後到大成三個階段的實踐原則,其結論點明了體道者兩種德用的優劣並強調治身的根本原則

第二十九章 不以意念強行治身的道理
本章論述了按照個人的意願來治理天下達不到目的的原因,亦即天下不可為的原因。以此暗喻不可以意念強行治身的道理

第三十章 以真氣治療疾病時療效程度的把握
本章首先揭示了患有疾病的體道者在入門後對實踐原則的把握
第三十一章 以真氣治療疾病時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及治療後的用意原則
第三十二章 元氣與機體組織的自然親和關係
第三十三章 明道與味道之辨析
第三十四章 聖人所以能夠成大的原因
第三十五章 得道者的自由
第三十六章 辨證的修行之道
第三十七章 真氣生髮時如何對待所興起的欲望
下篇 德經
第三十八章 思想境界的層次差別
第三十九章 得一與太過
第四十章 三士的差別
第四十一章 生命的逆向回歸
第四十二章 萬物的生成模式
第四十三章 無為之益
第四十四章 身體與“道”及真氣間的主次關係
第四十五章 體道者的大成境界
第四十六章 體道者如何對待性慾
第四十七章 體道者的神通異能
第四十八章 “世出世間”學問的差別
第四十九章 體道者應持的願心
第五十章 人生壽命長短者的稟賦與“善執生者”生命情狀的比較
第五十一章 “道”與“德”和元氣與元神以及形體的關係
第五十二章 “理”與“事”二者的關係
第五十三章 坦途與歪路
第五十四章 願行的建立與教化的實施
第五十五章 生命反本還原的赤子之態
第五十六章 得道者的六大戒條
第五十七章 平正的中道治身思想
第五十八章 虛靜與思辯意識狀態對身體的影響
第五十九章 無差別意識的治身思想.
第六十章 體道者要謹防“走火入魔”
第六十一章 神守於下的體道原則
第六十二章 自覺與覺他
第六十三章 由易入難的體道原則
第六十四章 “小藥”初臨時是最易出錯的時節
第六十五章 “愚民”的治身方略
第六十六章 海納百川與修身體道
第六十七章 境界上應持的原則與生活態度
第六十八章 誠信與專一及無積之三要素
第六十九章 慈悲與無差別及無私之三寶
第七十章 善者的內涵
第七十一章 以真氣治療疾病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第七十二章 形而上道的知行難易
第七十三章 如何對待知之與不知
第七十四章 “官”逼“民”反的道理
第七十五章 兩種不同治身方略的選擇與對比
第七十六章 元氣為“兵”的運用得失
第七十七章 後天意識的泛濫是障道之因
第七十八章 柔弱中的生機
第七十九章 由“張弓”而視自然與人為之差別
第八十章 水滴石穿之理
第八十一章 無偏的中道之法
附錄 《老子》帛書本

文摘

本章老子提出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宇宙本體論”,言其“道”是宇宙之源,眾生之所由出。從老子對“道”的具體描述中可見,“道”無形無象,湛然若存,非有非無,莫可名之,故稱“無名”。無名之“道”與佛學中的“法界”、“真如”、“涅磐”等對於宇宙本體的認識相一致,是說現象的物理世界不具備獨立的自性,亦即物質間沒有本質的區別。比如說水和鐵,水是流動的液體,鐵是堅硬的固體,兩者在現象之間具有明顯差別。從構成的元素看,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其分子,而鐵是由氧原子和鐵原子構成其分子,兩者的構成元素有同有異。從化學的角度看,由不同的元素或元素問的不同組合所形成的物質就是物質間的差別所在。但問題是,元素亦有其構成的要素,就目前所知,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而分子是由原子構成,原子的不同排列就構成了非同種元素的分子。原子亦可以分為原子核與核外電子,原子核又可以分為質子和中子,現代量子力學中又有“夸克”等子性名詞出現。如以構成論而言,事物無限分割的結果將永無盡期,其最後的結果則只能是空無所有。因此從本質上而言,水和鐵是沒有區別的,其他物質間亦是如此。所以可以肯定的說,宇宙的本底只能以能量場的形式存在,而找不到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所言“有名”,是說虛無之“道”雖摸不到、看不見,但有信息可感,因而可以名之。“道”交感於萬物,使萬物生長,亦使其消亡,而萬物卻不能自知。唯人為萬物之靈長,可以心交感於“道”而察知其存在。說明老子對宇宙的認知是在心身合“道”的躬身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而非單存思辯的結果。

序言

根據一部分喜歡老子傳統生命學思想讀者的閱讀需求,決定再版《老子傳統生命學解析》一書。本次再版,將《老子傳統生命學解析》更名為《聽老子講生命智慧——一位中醫專家眼中的道德經》,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加確切地揭示老子生命學雲遮霧罩的門楣,以便讓更多的養生愛好者對《老子》一書產生一個容易接受的直觀認識,從而拋棄以學術的偏狹而封門的傳統固有理念。
在體例的編排上,將帛書本原文放在了書末,以便讀者查閱;去掉了【釋辭】部分,免除了文中主體內容部分的重複之嫌;把每一章的【感悟】中的章旨以小字加在了目錄之後,或可起到導讀的作用。凡此種種,皆是力求化繁為簡,冀求更加有利於讀者的閱讀。
本書於再版的準備工作中,得到了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吳少禎先生的大力支持,責任編輯李燕女士付出了具體工作的艱辛努力,在此一併致以衷心的謝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