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南情瑾講佛學

聽南情瑾講佛學

《聽南情瑾講佛學》的講述者南懷瑾先生是一位學貫古今、富有學養的老者,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從少年時期開始,他就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多種功夫,同時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曆法諸學。抗戰時期,他先是投筆從戎,執教於軍校,後來辭去教職,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在名寺閉關研修佛學,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傳授。

基本介紹

  • 書名:聽南情瑾講佛學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29頁
  • 開本:16
  • 品牌: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作者:武向南
  • 出版日期:2009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1342357, 978756134235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聽南情瑾講佛學》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年生於浙江溫州。幼讀詩書,精研儒、釋、道,以及醫學、天文、劍道等。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述有《禪海蠡測》《金剛經說什麼》《藥師經的濟世觀》《禪宗與道家》《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老予他說》等三十多種,曾被譯成英、法、荷、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韓國、羅馬尼亞等八種文字,他的教化涵蓋了儒、釋、道各家學說,言談生動有趣引入,可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實代言者。

媒體推薦

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證的宗教。它視善良和慈悲為促進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德國哲學家尼采
佛學廣矣、大矣、深矣、微矣,切於人事。證於實用,實天地間最高尚圓滿、深切著名之學說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中國思想家梁啓超

圖書目錄

前言/1
第一章 聽南懷瑾講佛教
◎佛教與印度固有文化的聯繫/l
◆印度上古文化的宗教哲學/4
◆佛教興起前後的印度宗教哲學/7
◎教主釋迦牟尼的事跡/12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14
◆受生終盡/躍馬出城/17
◆止止/我法妙難思/21
◆眾生平等/佛我一如/24
◎中國佛教的傳播/27
◆佛教初傳入中國/29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J32
◆佛教的鼎盛時期/36
◎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40
◆無情擔板漢/自了生死關/43
◆同體之慈/無緣之悲/46

第二章 聽南懷瑾講佛理
◎四聖諦/50
◆苦海茫茫/有求皆苦:苦諦/52
◆愛取纏雜/煩惱根本:集諦/54
◆生死涅粲/猶如昨夢:滅諦/58
◆入定修證/心繫一緣:道諦/6l
◎十二因緣/63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67
◆貪愛反轉/即是慈悲/69
◆轉識成智/舍染歸淨/71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73
◎三法印/75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76
◆三科法義/對治邪執/8
◆諸法無我/自性本空/8l
◆皆空五蘊/苦厄皆度/83
◆緣起性空/涅粲寂靜/85
◎業報輪迴/87
◆因賅果海/果徹因源/89
◆三界六道/消業證果/93

第三章 聽南懷瑾講佛典
◎維摩詰經/97
◆不可思議的不二法門/100
◎宗鏡錄/103
◆妄心不起/恆處寂滅之樂/106
◎金剛經/108
◆信心清淨/即生實相/1ll
◎圓覺經/114
◆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117
◎楞伽經/119
◆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122
◎楞嚴經/125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128
◎藥師經/13l
◆饒益一切有情戒/135

第四章 聽南懷瑾講禪宗
◎初祖達摩大師/139
◆廓然無聖/凡夫不知/141
◆二入四行/性淨之理/144
◎維摩禪傅大士/150
◆名動朝野/帝廷論義/153
◆道冠儒履釋袈裟/156
◎二祖神光大師/159
◆立雪斷臂/覓心了不可得/162
◆晚年混俗/污身償債/166
◎三祖僧璨大師/168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170
◆出身未明/亂世疑情/173
◎四祖道信大師/175
◆輕生死/重去就/179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180
◎五祖弘忍大師/183
◆轉身再世/三世因緣/185
◆靜亂無二/禪農雙修/l89
◎六祖慧能大師/192
◆不思善/不思惡/195
◆風幡不動/仁者心動/197
◎牛頭禪初祖法融/200
◆觀是何人/心是何物/203
◆以詩入禪/心得自然/205
◎馬祖道一禪師/207
◆心外無法/平常心是道/210
◆禪門獨行/由海之始/213
南懷瑾小傳/217
附錄
◎南懷瑾佛學著作概述/221
◎參考書目/228

文摘

幾千年前,釋迦了悟了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一切的事物是無主宰的,並不是閻王主宰了你的生命,也不是上帝主宰你的命運。一切萬有的生命和事物是因緣所生。
南懷瑾先生指出,中國人有句俗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還不透徹,不是一針見血的講法,應該說人人有本難念的經。難念的經都是從因緣來。佛學講因緣,有三項內含、四種關係。三項內含即是善緣、惡緣、無記緣。所謂無記緣,就是不善不惡的緣。譬如我們做人幾十年,有許多接觸過的人,不是自己有意去找他,偶然一會,過去了也就忘了。蘇東坡有句詩說: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事情都等於一個夢,夢醒便忘,這種緣屬於無記緣。
佛說緣的四種關係: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研究起來較為複雜。
因緣——佛教通常把因和緣加以區別,從產生的結果來說,親生是因,疏助是緣,這裡所講的因緣,是說因即是緣,名為因緣。因緣就是起主要作用的因,如竹器以竹為主要條件,竹就是竹器的因緣。小乘佛教學者認為因緣就是直接產生果的因。大乘佛教偏重於強調因緣是產生果的許多因緣中主要的不可缺的親因緣。如法相唯識宗以第八識種子為一切事物的親因緣,即真實的原因。
南懷瑾先生指出,因緣又有親因緣和疏因緣的差別。什麼是親因緣呢?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例如一粒麥子,在那裡擺久了,它自動會起變化,非他力。但是,與他力也互相關聯,親因緣是由過去的時間、空間和自我的積累,所帶來的種子,這其間的關係還很複雜。種子生現行,現行又變成未來的種子,循環不已。
什麼是疏因緣?增上緣與所緣緣以及等無間緣是屬於疏因緣,例如我們生命的來源,必須由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相結合,再加上精神體三緣合和而成,此三緣是親因緣,精子和卵子中所帶來父母的遺傳是增上緣。遺傳的因素對我們生命的影響也很大,人的思想,行為動作都會和父親或母親相像。有些人的個性則與父母親完全相反,譬如父母很老實,生的孩子很調皮,這是否與遺傳無關?不,這是遺傳的反動,因為老實的人也有調皮的一面,只是他壓抑不敢發出來,到了下一代就發出來了。
增上緣——任何一個事物對於其它一切事物的影響和作用。分為兩類,一是有力增上緣,即對其它事物的生長能起幫助作用的條件。如陽光、空氣、雨水、肥料、人工、農具等,對於農作物來說都是增上緣;二是無力增上緣,即對其它事物的生長不起妨礙作用的條件。佛教認為宇宙問任何一事物無不具有增上緣的功能,只是不能影響自己,也就是不能作為自身的增上緣。再者,一切由因緣和合而生的有為法不能影響無為法,不能作為影響無為法的增上緣,因為佛教認為無為法是不被緣的。南懷瑾先生打了個比方,一個家庭中生了十個孩子,他們都在相同的環境中長大,好像陽光、空氣、水,對種子來說是增上緣。後天的環境教育等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增上緣。
所緣緣——諸心所攀緣的境界,即認識的對象。佛教認為,心是能緣,能緣的緣是緣慮、思慮的意思:外境是所緣。由有所緣,才引起能緣。能思慮的心必須仗托外境才能產生思慮,如觀花愛其芳馨,賞月贊其皎潔,就是說,客觀的事物具有能使心產生思慮的作用。外界客觀事物對於主觀心識,既能要求它生起緣慮的作用,又能限制它緣慮的範圍。可見外界客觀本身既是所緣,同時又是一種緣,即為所起的心作緣,故稱為所緣緣。這是強調客觀事物對主觀認識的作用和影響。南懷瑾先生指出,現在的生命由於過去的種子生現行,前生所積累的習性、父母的遺傳、所受到的教育以及當代社會思潮的影響,種種因素加起來,形成了主觀的思想意識,再產生新的思想和行為,與別的人和事物發生牽連,互相影響,這就是所緣緣。
等無問緣——也稱次第緣。這種緣只在精神現象中存在,是指前念為後念生起,即認識活動形成的條件。當前念已滅時,能為後念的生起讓位開路,使後念得以產生,所以前念是後念的緣。佛教認為主觀思維的開展,前前後後的種類是相互關聯著的,前行的思維大體規定了後起思維的種類,前後等同,稱為“等”。如果前後思維中間沒有其它障礙,那么,前者引導著後者就一貫而下不會中斷,稱為“無間”。如此前念心直接為後念心的生緣,稱為“等無問緣”。又前念心導引後念心產生,所以又稱“次第緣”。佛教強調主觀思維的無間斷地開展,會逐漸發生對客觀的反作用。比如種子,加上增上緣,再加上所緣緣,繼續發生成為來生的種子,就是等無間緣。
總而言之,這種種緣也是歸納性的說法,說明我們這個生命不只這一生,有前生:不只是這一世的前生,還有很多很多的前生;而今生同樣有很多很多來生,數不完。這是從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來講因緣的四種關係。
緣生的實質就是關於事物間的因果關係的理論。這一理論主張世界萬物無一不由因緣和合而生,而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歷然。所謂因是原因,是能生,所謂果是結果,是所生。“因”有時和“因緣”、涵義相同。因和緣就相對差別而言,因約特性說,緣約力用說;因是主要的,緣是輔助的。因果就是指因果律,也指因果報應,是佛教用以說明世界一切關係並支持其宗教體系的基本理論。
南懷瑾先生指出,古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類警句,我們小時候都念過的,這便是因果報應觀念。佛說:“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但是這因果觀念,全是由佛教傳來的嗎?不是!中國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正是因果觀念的明顯表示。由這種因果觀念的推演,發展出中國幾千年來一貫的教育目標,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時代不同,現在這種良好的教育目標幾乎已喪失殆盡,學校教育只注重知識和生活技能的傳授,遲早要出問題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蔥賣蒜做小生意,開銀行,辦貿易公司,做大買賣,那都是職業不同,無論你做什麼,人都要學做人。有時候,做人也讓我們頗費思量,一位哲人說過,做人的極致是平淡,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實屬不易,因著人的欲望、道德、修養、自身素質不同,人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我們一生都要學做人。中國人的教育,一向是為了達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標準,這個標準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因果觀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許多理念,尤其菩薩道的提倡,無不是從此種因果觀念和孝道思想立論,擴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於淋漓盡致的地步。
一個家庭能夠常做好事,後代子孫一定好,如果你使壞,喜歡做缺德事,就算現在聰明能幹、富貴榮華,將來後代子孫必然要遭殃。這是民間對佛教因果報應的一個常見理解和認識。

序言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學貫古今、富有學養的老者,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從少年時期開始,他就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多種功夫,同時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曆法諸學。抗戰時期,他先是投筆從戎,執教於軍校,後來辭去教職,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在名寺閉關研修佛學,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傳授。
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南懷瑾先生髮表了大量著作,堪稱博學多產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達三十多種。如此龐大的著作群,構成了一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廣闊世界,內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術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學說,以及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的方方面面。儘管南懷瑾先生關於傳統文化的介紹,常因不合乎標準的學術規範而每每引發爭議,但卻深入淺出、觸類旁通、自成一家之言,而且文筆流暢,沒有乾澀古板的學究氣,並不時閃現智慧的火花和獨到的見地。早在六七十年代,他的著述就風靡台灣和海外。九十年代初,大陸開始陸續引進其著作,幾年間,僅《論語別裁》一書的銷量就已突破百萬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