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觀眾是在電視節目中配合現場表演做出超級默契表情的人,他們經常出現在電視談話類和真人秀節目中,或恰當地鼓掌、舉燈牌,或是大哭、大笑,為活躍現場氣氛做出貢獻。這些人日薪大概50元起步,形象好、表情生動、賣力的最高可拿到800元。對於電視台來說,使用“職業觀眾”源於對節目的不自信,而這些職業觀眾演得過分則是對節目的傷害。2013年5月,東方衛視《夢立方》在錄製時發生場外“職業觀眾”鬥毆的事件———由此,請“職業觀眾”這個國內綜藝節目行業的潛規則曝光。2013年6月採訪了業內綜藝節目製作人士後得悉,請“職業觀眾”對很多節目是賠錢又不叫好的事,節目組也很無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職業觀眾
- 外文名:Professional audience
- 目的:保證節目錄製效果
- 例如:《我是歌手》
簡介,現象,主動,生動,收入,方法,招募,認證,觀點,事件,
簡介
定義
職業觀眾是在電視節目錄製過程中,為了保證節目錄製效果,根據節目錄製需要,配合現場導演組,做出相關動作和表情並獲取部分酬勞的觀眾。
由來
職業觀眾的出現源於電視人對節目內容的不自信,有了這個起碼保險係數很高,而且也很方便,台上台下總是很熱鬧的。因此,很多節目需要職業觀眾來“捧場”,尤其是剛創辦不久的節目。
其實,2000年左右就有媒體稱很多晚會的掌聲和笑聲都是“托”完成的。2013年左右,電視台為了讓節目更好看,花錢找“職業觀眾”來搞氣氛已經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
現象
主動
在某成年女性歌唱類節目中,大約50分鐘裡有7組選手相繼登台,除了一組是喜慶路線的,其他6組全部走感人路線。在講完悽慘故事後,台下觀眾就開始“落淚”。
生動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大家發現哭的都是同一個人,或是某一個人沉浸在每一首歌中。即便是在一般人看來不感動的表演也能有上述效果,因此很多人懷疑他們的淚點是不是真的太低,也有人說這是後期剪輯的效果,不必深究太多,可前提是:有這么一幫人默默地存在。動作配合
在一些綜藝節目的錄製中,觀眾都被要求提前半個小時進演播廳,這段時間的主要內容就是讓現場導演調節現場氣氛,導演一般都會叮囑觀眾一定要多歡呼、多尖叫,表情越生動、上鏡的機會越多,有女歌手做嘉賓只有一首代表作,屬於不知名藝人,但都有中老年人帶著寫有她名字的燈牌,導演就會要求他們適時地舉起來,“為了表示對客人的歡迎。”
收入
其收入也和他們的“表現欲”和“外形”成正比。不少節目會要求找一些漂亮的女孩坐在靠前的位置,以方便攝影師抓拍,這些負責“養眼”的職業觀眾,每人每場最少能賺200元。另外一些需要登台表演節目組設定內容的職業觀眾,比如在民生類節目中上演“一哭二鬧三暈倒”的“嘉賓”,每人每場則能賺到500至800元不等。
方法
招募
方式
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QQ群發訊息,或是在論壇里發帖子。另一種則是明打明的中介機構,有人去找工作或者兼職,中介就會把他們推薦到欄目中做職業觀眾。有些固定人群最適合了。一類是清閒的中老年人,還有一類是沒有學歷或技能的年輕人,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相貌氣質不錯的人並不缺錢,但卻希望被電視台挖掘而試圖“成名”。
對象
在讀大學生也是主要的招募對象,“因為比較好控制”。網名為“鬼精靈”的人發帖稱在2005年參與過一檔節目,“當時是整個班被叫去的,一直錄到凌晨,非常累,因為有老師帶著,所以誰也不敢說走。結束後只給每人發了一張30塊錢的手機充值卡。因為沒提供晚飯,有同學回去就犯了胃病,還住了好幾天醫院。”
認證
首先要先在網上註冊個人真實信息,如果做過該工作還要提交做過職業觀眾的材料。然後就會參加認證過程的筆試和面試,上述都通過之後,就會取得“職業觀眾認證證書”。取得“職業觀眾認證證書”的觀眾即享有觀眾網VIP職業觀眾資格,觀眾網將把通過認證的職業觀眾信息收錄到觀眾網供全國影視製作機構和各地電視台挑選。
觀點
業內觀點
綜藝節目《媽媽咪呀》的宣傳總監李虹:觀眾的鑑賞能力和分辨能力都越來越高,小細節就能看出大問題,所以有時候會經常被觀眾戳穿漏洞,大家越來越聰明,經驗越來越老到,不會很容易掉入節目組的設計,真人秀最重要在真。離開了這個點,對節目是有不好的影響,所謂過猶不及就是如此。當然不排除觀眾的感受是千奇百怪的,但過膩的手法一再出現就不好了,變成了工廠里的流水產品,這對於節目形象是打折扣、有傷害的。
長期研究電視的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譚天指出,職業觀眾是一個傳統,“這可能是一個雙面的問題,節目或者大型晚會都會有現場導演指導觀眾,這也是傳統電視製作里的一個環節,但電視行業在轉型,面對更加挑剔、精明的觀眾,這個傳統是否需要保持?或者可以變更?大家都喜歡砸錢去國外買著作權,可手裡還揣著傳統不放,要做真正的真人秀,而不是故意作秀。”
民眾觀點
雖然有錢拿,偶爾還能出出風頭,但還有很多不輕鬆的要求:現場不能吃東西、鏡頭掃到時必須情緒高昂、不能隨意走動或離場、不能使用閃光燈拍照、交出手機等通訊工具。
事件
東方衛視《夢立方》在錄製時發生場外“職業觀眾”鬥毆的事件。
東方衛視的《夢立方》一直以各類有趣的遊戲吸引了不少觀眾。但即使如此強調真人秀的節目,卻也被發現用“職業觀眾”。五月初的一次錄製現場,節目正在緊張錄製,但突然錄製的場館外發出一陣陣嘈雜聲。原來有好幾人發生了衝突,最後驚動警方出場才終止這場鬥毆。參與鬥毆的是帶民眾演員來做觀眾的“群頭”。
《夢立方》相關宣傳負責人證實,五月初的一次錄製時,場館外確實是發生了人員鬥毆,可能是幾個“群頭”(民眾演員的中介人)因為酬勞分配不均起了衝突。
《夢立方》一位副導演向記者直言,請“職業觀眾”真是不討好的事。據其透露,節目組每場在觀眾上花的錢差不多有三四萬。每期節目大概要有300名左右的觀眾。就算每個觀眾100元,這就差不多要3萬多元。記者在節目錄製現場也採訪了幾位“職業觀眾”。他們也證實了自己是收費來看節目的,還透露大概一場收費40元。之所以和節目組給出的數字有出入,就在於“群頭”。因為節目組有觀眾的需要,所以誕生了專門給綜藝節目找觀眾的“群頭”,有的群頭自己找不到人時,還會找代理的群頭,層層分包,每層都分掉一部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