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調說

聲調說是明王驥德提出的戲曲美學理論,中國的詩歌原與音樂不可分離,具有自然的音律節奏。王驥德在《曲律》中十分注意戲曲語言的音樂美,提出“曲之美聽,在於聲調”(《論聲調》)。他從戲曲的表演藝術特點出發,視曲調的協暢美聽為“作詞第一吃緊義”(《論平仄》)。主張勿使“聽者逆耳”,“歌者棘喉”(《論陰陽》)。作曲時對聲調的,總要求是“欲其流利輕滑而易歌,不欲其乖刺艱澀而難吐”(《論聲調》)。

王驥德主張的聲調之美是律與詞兼美,達到詩情與音樂性融為一體的藝術美。他把《西廂記》的語言作為兼有詩意與音樂美的戲曲語言的最高典範,認為“無一字不俊,也無一字不妥,若出天造,匪由人巧,抑何神也”(《西廂記》評語)。在強調嚴守聲腔格律的同時,還提出聲調應。自然之妙”,在格律的學說中得出“不若順其自然之為貴”,試圖尋求合規律中的自由,在某種程度上接觸到美的規律和自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