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十不可論(一名省制余議)

《聯邦十不可論(一名省制余議)》是張君勱所著作品,出自於《張君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聯邦十不可論(一名省制余議)
  • 作者:張君勱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張君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自返國以來,頗有以聯邦之制相質者,而鄙人三年前嘗草省制條議一書,以為省之自治權不可不定,而聯邦之說,萬不適於中國,今將原書修訂行世,更於聯邦制之可否稍述鄙意,即此文也,國會將定憲法,若此文者,可備參考於萬一,余之榮幸,何以加之!
人群相聚而成國,有國斯有政。政之種類,自其主之者為君為民,而有君主、民主之別;自國之有無憲法,而有立憲、專制之別;自其政權操於一政府或與各地方政府共之,而有一統與聯邦之別。同是國也,而政則大異,政雖異,而不害其為國者,要有以各適其適而已。吾國既民主矣,世豈有民主而不立憲者?是故君主、民主之利害,專制、立憲之得失,在今日已不成問題,其最為論政家所注意而將為國會中一大爭點者,其在一統與聯邦乎?一載以還,國中政客學子憤中央政府之暴戾,轉而求政治基礎於地方,乃盛創聯邦之說。有謂吾國省之性質,本為聯邦,行聯邦者,將此事實表現於法文已耳。有謂中國地方遼闊,非行聯邦無以收因地制宜之效。有謂以今之中央政府集權愈甚,流弊滋多,聯邦者所以分中央之權,使其不得孤行己意也。其說非不甚辯,然而事未若是易也。世界列國於一制度之更張,經數十年而後定者,吾國以時會所迫,往往能收功於年月之間,於是,論政之士,每視改制為無足重輕,常好為奇論以聳人聽。蓋自有民主之說,不及十年,而中華民國成,視法之民主經七八十年而後定者,其勞逸相去為何如耶?自有立憲之說,不數年,而欽定民定憲法之條文已屢見,視英之立憲數百年而後成,日之立憲亦二三十年而後定者,其勞逸相去又何如耶?然考諸實際民主之名故在矣,而國中眾庶之真與論安在?憲法之名固在矣,而一切行政合於法治者幾何?即此民主與立憲二大端,今後雖竭四五十年之力,尚恐不能臻於名實相符之境,而奈何更以聯邦之說附益之耶!

作者簡介

張君勱(Carsun Chang,1887-1969),本名張嘉森,字君勱,又字士林,號立齋,祖籍江蘇寶山(今屬上海),是近現代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多重面向的重要人物:他畢生追求民主,更因在《中華民國憲法》的起草和創製中的關鍵作用而被尊為“中華民國憲法之父”;他在五四後期肇端科玄論戰,首倡“新宋學之復活”,晚年致力於儒家思想復興的撰著和宣揚,被公認是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還是20世紀中國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最重要的理論代表人物,1930年代“國家社會黨”、1940年代“民主社會黨”的黨魁,“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民盟”)的首要發起人,國共之間所謂“中間力量”(“第三種力量”、“第三勢力”)的領袖人物。編者簡介:翁賀凱,1975年生,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現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政治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兼任《政治思想史》(季刊)編委,主要著譯有《現代中國的自由民族主義:張君勱民族建國思想評傳》(專著,法律出版社,2010)、《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譯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