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正式開創了英國經驗主義哲學,並建立了一套聯想主義理論。聯想主義在18世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代表人物是巴克萊主教(Bishop Berkeley,公元1685-1753年)和大衛·休謨(David Hume,公元1711-1776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聯想主義
- 外文名:聯想主義
- 代表人物:巴克萊主教
- 發展階段:18世紀
洛克正式開創了英國經驗主義哲學,並建立了一套聯想主義理論。聯想主義在18世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代表人物是巴克萊主教(Bishop Berkeley,公元1685-1753年)和大衛·休謨(David Hume,公元1711-1776年)。
洛克正式開創了英國經驗主義哲學,並建立了一套聯想主義理論。聯想主義在18世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代表人物是巴克萊主教(Bishop Berkeley,公元1685-1753年)和大衛·...
聯想主義心理學亦稱“聯想心理學”。近代哲學心理學流派。用觀念或心理要素的聯想來說明人的心理的學說。流行於17—19世紀的英國。聯想觀點的提出可追溯到古希臘的...
亦稱“聯結主義心理學”。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E.L.桑代克在對動物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學習心理學理論。認為情境感覺和動作衝動反應之間形成的聯結是學習的...
接近聯想是指當一個人同時或者先後經歷兩件事情(某種刺激或者感覺),所經歷的這兩件事情會在人的思想里互相聯繫,互相結合。由於兩種事物在位置上、或在空間距離上...
聯想是一個漢語辭彙。聯想的基本釋義是由於某人或某種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
聯想主義心理學家把一切心理活動都看成是各種感覺或觀念的集合。所謂聯想,從字面上理解為聯結與想像,即各種觀念之間的聯繫或聯結。聯想也分為多種類型。按照聯想...
蘇聯心理學中曾較為流行的一種學習理論。它把學習看作是聯想的形成,認為聯想的實質就是反射活動。其創導者為И.Π.巴甫洛夫,在教育心理學領域中的代表人物有Д...
聯想主義心理學家把一切心理活動都看成是各種感覺或觀念的集合。所謂聯想,即各種觀念之間的聯繫或聯結。聯想也分為多種類型。其中,言語聯想是指對言語材料:音節、...
聯想是一個漢語辭彙。聯想的基本釋義是由於某人或某種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
這樣貝克萊繼續發展了經驗主義中的聯想主義傳統。[1] 該書提出視覺應被以心理學的原則研究,宣稱視覺對象不存在於某觀察者的心靈外,而存在於此觀察者的心靈中。他...
刺激-反應理論又稱聯想主義(或行為主義),是繼承英國聯想心理學派的一種理論體系,哲學上受洛克的經驗論的影響。這派理論一般把學習看作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結的建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