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衛星測高和衛星重力技術監測青藏高原湖泊變化》是依託武漢大學,由汪海洪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聯合衛星測高和衛星重力技術監測青藏高原湖泊變化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汪海洪
- 依託單位:武漢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青藏高原湖泊是氣候變化敏感的指示器,研究其變化不僅對認識全球氣候變化有重要科學意義,而且對於水資源合理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及防災減災等具有現實意義。本項目旨在利用衛星測高和GRACE衛星重力資料確定青藏高原湖泊變化,並結合水文、氣象等資料探討青藏高原湖泊變化與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繫。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從數據編輯、環境改正、波形重跟蹤以及湖面高程計算等方面系統研究精化高原湖區測高數據的理論和方法,並用於確定青藏高原湖泊變化的時間序列;精化GRACE數據的誤差處理方法,研究利用GRACE月地球重力場模型提取青藏高原水儲量變化的計算策略,結合GRACE觀測結果和水文、氣候模型分析青藏高原水儲量的季節變化和年變化及其原因;選取青藏高原典型湖泊,利用衛星測高和GRACE的觀測結果,研究湖泊質量變化與流域內質量變化之間的關係,並結合水文、氣象資料,基於湖泊水量平衡方程,定量地分析各因素對湖泊變化的貢獻。
結題摘要
青藏高原湖泊是氣候變化敏感的指示器,研究其變化不僅對認識全球氣候變化有重要科學意義,而且對於水資源合理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及防災減災等具有現實意義。本項目對衛星測高數據處理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測高數據坡度改正方法的效果,在交叉點計算、波形分類、波形修正和波形重跟蹤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或改進方法。針對青藏高原湖區測高數據的特點,提出了一套計算湖水位的方法,並利用20多年的Topex和Envisat測高數據確定了40多個湖泊的水位變化時間序列。測高結果顯示,青藏高原不同區域的湖水位表現出不同的變化特徵:青海地區以2005年為分界先降後升,藏北和藏南地區有明顯的上升趨勢,藏西地區變化比較平穩略有上升,藏西南地區主要呈下降趨勢。探討了GRACE數據的誤差處理方法和水儲量變化計算方法,利用GRACE月重力場模型計算和分析了2003年至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質量變化。結果顯示包括水儲量變化和雪量變化在內的青藏高原質量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周年變化的幅度約為5.3cm等效水高,每年3月份和8月份達到最大值。青藏高原地區長期質量變化率在藏東南為1cm/yr,而在藏西北則為-1cm/yr。GRACE結果給出了與CPC水文模型相一致的特徵。通過比較發現湖水位變化與GRACE確定的地表質量變化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利用傅立葉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湖水位的變化規律,並分析了湖水位變化與降雨、氣溫以及PDO、ENSO、IOD等氣候因子的相關性,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湖水位變化在不同時間尺度上與局部氣候和全球氣候變化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項目成果對於研究青藏高原質量遷移、水量平衡和湖水位變化對氣候變化的回響等研究具有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