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性別:男
國籍:中國
職稱:教授
專業:物理學
個人簡介
字仲偉,他1911年12歲時入學讀書,曾就讀於新河
龍山國小、臨海浙江第六中學(現為
台州中學)、北京大學物理系預科、本科。192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29年10月,聞詩先生考入法國歷史悠久的南錫大學理學院進一步學習和深造,並研究光譜分析,1932年7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法國南錫大學,並取得理學博士學位,成為溫嶺縣第一位留洋博士。
聞先生1932年9月回國,回國後,他立即投身到祖國的教育事業中,先後任河南大學、
廣西大學、浙江大學、
重慶大學、
湖南大學、
北洋工學院、
英士大學教授,並在有些大學還兼任系主任或教務長。1949年5月浙江解放, 6月金華
軍管會委任他為
英士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此後又歷任江南大學和
華北大學工學院教授。1952年調任北京航空學院教授兼物理教研室主任,1955年任該校校務委員會委員。他在工作中勤勤懇懇,長期奮鬥在大學教學的第一線,1962年被評為北京航空學院的先進工作者。在北京工作期間,他曾多次被邀參加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國慶觀禮的活動。同時,聞先生積極投身家鄉的教育事業,他是授智中學(後改名為
新河中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從1938年到1949年,他先後擔任該校的名譽主任、董事會董事長。在此期間,他向教師闡述自己對於學校的“教學為主、育人為先”的辦學宗旨的理解,說明在辦學過程中要仔細聽取師生及社會各方面意見,而學校也提出要教導學生樹立“高尚堅定的志願”,培養“刻苦節約的習性與創造服務的精神”的辦學方針。
聞先生熱愛祖國,他曾參加著名的五四運動。1921年6月,他與北京大學助教鄭振塤等發起旅京溫嶺學會,創辦《新橫湖》雜誌,並積極在此雜誌上撰文,向家鄉人民宣傳新思想、新文化。
生平年表
1911年 2月—1913年7月在溫嶺新河
龍山國小學習。
1913年 8月—1917年7月在浙江第六中學(現為
台州中學)學習。
1917年 9月—1919年7月在北京大學理
預科學習。
1919年 9月—1923年7月在北京大學物理學系學習,1923年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1923年 9月—1929年7月任河南
鄭州中學教員,後任西北大學助教、講師, 浙江
台州中學、溫州中學教員。
1929年10月—1932年7月在法國南錫大學理學院學習和研究,1932年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1932年 9月—1933年7月在
河南大學數理系擔任教授兼系主任。
1933年 8月—1935年7月在廣西大學物理系擔任教授。
1935年 8月—1936年7月在浙江大學物理系擔任教授兼系主任。
1936年 8月—1937年7月在四川重慶大學擔任教授。
1937年 8月—1940年7月在
湖南大學擔任教授。
1940年 8月—1943年7月在
英士大學擔任教授兼教務長一年。
1943年 8月—1945年7月在浙江泰順
北洋工學院擔任教授兼教務長一年。
1945年 8月—1949年8月在
英士大學擔任教授兼數理系主任,1949年5月金華解放,6月奉派為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9年 8月—1950年7月在江南大學物理系擔任教授。
1950年 8月—1952年7月在
華北大學工學院(現為北京理工大學)擔任物理教授。
1952年 8月—1976年10月在北京航空學院(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擔任教授兼物理教研室主任、院務委員會委員。
戰時補習學校
1937年9月,在抗日烽火中,溫嶺縣戰時補習學校在抗倭名城——新河誕生了。雖然只有30多名國中學生,而且借用廟堂當學堂,卻是辦學成員聞詩、朱伯康、丁天傑、王英材、王耀南、陳國威、陳琴朋、陳羽白等造福桑梓子弟、奉獻給家鄉的深情厚誼。它標誌著溫嶺東部地區從此有了第一所中學,翻開了本地區教育事業歷史新篇章。
丁天傑等都是長嶼長峰書院畢業學生,在滬杭等地讀完大專學校,國難當頭回鄉辦學培養人才,令人敬佩。長峰書院是聞詩胞兄聞韶和父親聞一峰興辦的書院,聞詩受父兄的薰陶以及五四運動的影響,久有辦學的願望,此時與丁天傑等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始料未及的是,補習學校立足未穩即遭到衝擊,被迫關閉。足見創業之艱難。
育青中學溫嶺
時任湖南大學教授的聞詩經與
天台育青中學創辦人陳藎民先生商定,於1938年2月在原基礎上辦成育青中學溫嶺分部。聞詩任分部名譽主任,王英材任主任。陳藎民先生,台州人,解放後任北京理工大學數學教授。“五四”時期他是北京師範大學學生,與聞詩一樣都參加過五四運動,並在運動中相識相知而成摯友。此時兩人都致力於教育事業,可謂惺惺相惜,一拍即合,辦學問題迎刃而解。補習學校的重生並有效地過渡到授智中學,陳先生功不可沒。分部在育青中學的幫助下,在新河錦雞山旁建起了新校園,擴大招生,步入規範辦學。
長嶼福慧寺授智大師樂善好施,熱心教育,1942年傾其250多畝田地贈給學校,為學校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大師惠澤一方,學校遂改名為授智初級中學,聞詩任董事長,丁天傑任校長,一直到1950年。在他們的領導下,全體教師辛勤辦學,成績顯著,在溫黃地區頗有名氣。
教師生涯
聞詩先生在五十多年的物理學教學和研究中,始終兢兢業業。他熱愛教育事業,長期擔任大學物理課的教學工作,為國家培養建設人材。在新中國建立後不久,大學招收的學生增加得較快,而能講物理課的教師較少,他在有的學期曾給三個不同班級的學生講授三門物理課。有一次,由於工作過度勞累而患病住院,學生們在給他的慰問信中說:“我們都很為您的健康擔心,您這樣大的年紀還每天日以繼夜地為我們備課、準備教材,還要領導教研室的工作,以致於病倒了…… 您不要為我們的功課而擔心,盼望您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恢復健康。”這反映了學生們對他的關懷和愛戴。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他仍然不顧年事已高,堅持晚上為學生答疑解惑。
聞先生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治學嚴謹,筆耕不輟,並編寫講稿、教材與著作。他翻譯的法文著作有《物理學奇聞》, 編寫的專門著作有《物性學》和《熱力學》,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其中《物性學》和《熱力學》曾再版多次,成為當時物理學習研究的重要參考書。1956年,聞先生被評為國家二級教授。20世紀50年代末,應中華書局《辭海》編輯部的要求,他對《辭海》中分子物理學及熱力學部分進行了校正,並提出了一些修正意見。他是圖書館和書店的常客,借閱和購買了大量的業務書籍。為了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他有時甚至廢寢忘食,查閱與翻譯資料。
聞先生為人正直。在20世紀60年代初的教育系統職稱評定工作中,他明確反對那些長期脫離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人參加評選。當有的評審對於個別參加評選的教師由於畢業於普通院校提出質疑時,他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這表現出了他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和科研成績的尊重。
聞先生一生勤儉節約,他衣著樸素。家中擺放著的是他長期讀書寫作時用的一張兩屜桌、兩把藤椅和三個擺滿各類書籍的書架。他在物質生活上毫無奢求。他樂於助人,當有些親戚和同事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他都能主動地去幫助他們。對於學習努力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他更是欣然解囊相助。他銳意資助晚輩好好學習, 常以親身經歷對晚輩進行諄諄善誘的教導,鼓勵他們奮發上進,提高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