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第二版)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第二版)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第二版)》是2013年9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書英、任傑。

基本介紹

  • 書名: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第二版)
  • 作者:顧書英、任傑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
  • 頁數:418 頁
  • 開本:16K 787×1092 1/16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177339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為探照請四大部分:緒論(簡單介紹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改性方法及發展情況)、聚合物合金(第一篇)、填充改性及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第二篇)、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第三篇)。
教材適合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及複合材料方向)的本科生、專科生及碩士生選用,也可供從事相關領域的技術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0緒論1
01高分子材料改性的主要方法1
011共混改性1
012填充改性2
013纖維增強2
014化學改性2
015表面改性2
02高分子材料改性的發展3
第1篇聚合物合金
第1章聚合物合金的基本原理5
11基本概念5
111聚合物合金的概念5
112聚合物合金化技術的特點5
113聚合物合金的製備方法6
12聚合物合金的分類7
121按熱力學相容性分類7
122按聚合物合金的組成分類8
123按組分間有無化學鍵分類9
13聚合物間的相容性10
131基本概念10
132相容性的熱力學基礎11
133共混體系的相圖13
134相分離的臨界條件14
135兩種相分離機理16
14相容性的預測及測定方法17
141相容性的預測17
142相容性的測定方法20
143聚合物共混體系的多尺度模擬23
15改善相容性的方法26
151相容聚合物的結構特徵26
152改變鏈結構改善相容性27
153增容劑的套用28
本章小結31
思考題32
第2章聚合物合金的相態結構33
21相態結構的類型33
211海島結構33
212兩相連續結構35
213兩相交錯層狀結構36
214含有結晶組分的相態結構36
22影響相態結構的因素37
221影響相連續性的因素37
222影響微區形態、尺寸的因素38
223含有結晶聚合物共混體系相態結構的影響因素39
23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離結構40
231嵌段共店籃譽聚物微區的結構形態40
232影響微相分離結構的因素42
24界面層的結構和特性44
241相界面的形態45
242相界面的效應46
243界面自由能與共混過程的動態平衡46
25形態結構的研究方法47
251光學顯微鏡法歸重漿47
252電子顯微鏡法48
253原子力顯微鏡法49
本章小結50
思考題50
第3章聚合物合金戒判籃的增韌機理52
31橡膠增韌塑膠的增韌機理52
311橡膠增韌塑膠體系的形變特點52
312橡膠增韌塑膠體系的增韌機理56
313影響橡膠增韌塑膠增韌效果的因素58
32剛性有機粒子(ROF)對工程塑膠的增韌原理59
3再檔頸戰21剛性有機粒子增韌的冷拉機理59
322影響剛性有機粒子增韌效果的因素61
323兩類不同分散相粒子對塑膠增韌作用的比較61
本章小結62
思考題62
第4章聚合物合金的性能64
41聚合物合金的力學性能64
411聚合物合金玻璃化轉變64
412聚合物合金的衝擊強度67
413聚合物合金的其他力學性能68
42聚合物合金的流變特性68
421影響熔體黏度的因素68
422熔體的彈性效全催應70
43聚合物合金的其他性能72
431聚合物合金的透氣性72
432聚合物合金的透光性72
433聚合物合金的電性能73
434聚合物合金的阻隔性73
本章小結74
思考題75
第5章聚合物合金的共混工藝與共混設備76
51分散相的“分散”過程與“凝聚”過程76
52控制分散相粒徑的方法77
521共混時間的影響77
522共混組分熔體黏度的影響78
523界面張力與相容劑的影響78
53兩階共混分散歷程79
54共混設備簡介79
55共混工藝因素對共混物性能的影響80
本章小結81
思考題81
第6章聚合物合金各論82
61通用塑膠合金82
611聚苯乙烯塑膠的共混改性82
612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88
613聚烯烴的共混改性91
62工程塑膠的共混改性95
621概述95
622PA的共混改性96
623聚甲醛的共混改性101
624PET、PBT的共混改性102
625PC的共混改性105
626PPO的共混改性107
627特種工程塑膠合金109
63熱固性塑膠的共混改性111
631環氧樹脂的增韌111
632其他熱固性樹脂的共混改性119
64熱塑雅槳糠槳性彈性體121
641概述121
642共聚型熱塑性彈性體123
643共混型熱塑性彈性體130
本章小結138
思考題140
第7章聚合物合金的進展141
71合金化的製造技術141
711反應加工技術141
712IPN技術142
713反應器合金147
714增容劑技術149
72功能性聚合物合金149
721生物降解性聚合物合金149
722永久防靜電性聚合物合金152
723高吸水性聚合物合金152
724形狀記憶聚合物合金152
73液晶聚合物的合金化154
731LCP合金的類型154
732LCP合金的相容性155
74具有自組裝相形態的聚合物合金156
741具有自組裝核殼結構相形態的三元不相容聚合物合金156
742固體納米粒子填充的二元不相容聚合物合金體系157
本章小結159
思考題160
參考文獻160
第2篇填充改性及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
第8章複合材料概述167
81複合材料發展史167
82複合材料的種類168
821聚合物基複合材料168
822碳基複合材料175
823混雜纖維複合材料179
824功能複合材料185
825生物體複合材料195
826智慧型複合材料196
本章小結197
思考題198
第9章填充改性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199
91填充劑的種類及基本特徵199
911填充劑的種類199
912填充劑的基本特性201
92填充改性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202
921熱塑性塑膠的填充改性202
922填充改性效果應與其他工藝技術環節相結合203
923塑膠擠出成型加工設備203
本章小結204
思考題204
第10章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205
101增強纖維的種類及基本特性205
102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208
1021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工藝特點208
1022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製造方法208
本章小結215
思考題216
第11章複合材料的界面217
111概述217
112聚合物複合材料界面的形成及作用機理218
1121界面層的形成219
1122界面層的作用機理221
113填充、增強材料的表面處理223
1131粉狀填料的表面處理223
1132玻璃纖維的表面處理225
1133碳纖維的表面處理227
1134Kevlar纖維的表面處理230
113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表面處理231
1136天然纖維的表面處理231
114複合材料界面分析技術232
1141紅外光譜法232
1142電子顯微鏡法233
1143X射線光電子能譜234
1144反氣相色譜法235
1145原子力顯微鏡237
1146界面細觀力學實驗及理論分析238
本章小結239
思考題240
第12章聚合物基複合材料241
121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基本性能241
1211力學性能243
1212疲勞性能244
1213衝擊性能244
1214蠕變性能244
1215低溫衝擊性能245
1216物理性能246
122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結構設計247
1221概述247
1222材料設計249
1223結構設計255
123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套用259
1231玻璃纖維增強熱固性塑膠(GFRP)的套用260
1232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塑膠(FRTP)的套用262
1233高強度、高模量纖維增強塑膠的套用263
1234天然纖維增強可降解塑膠的套用264
1235其他纖維增強塑膠265
本章小結265
思考題266
參考文獻266
第3篇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
第13章納米複合材料概述269
131納米與納米科技269
132納米複合材料的定義269
133聚合物基納米複合體系271
134納米顆粒的製備方法272
1341溶膠凝膠法(solgel)272
1342複合醇鹽法272
1343微乳液法273
1344沉積法與電漿法273
1345分子及離子插層方法273
135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274
1351溶膠凝膠法274
1352層間插入法275
1353共混法276
1354原位聚合法276
1355分子的自組裝及組裝277
1356輻射合成法277
136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的特性278
本章小結278
思考題278
第14章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279
141層狀矽酸鹽黏土材料279
1411蒙脫土的礦石性質279
1412蒙脫土層狀矽酸鹽資源及其分布280
1413有機黏土的製備281
142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283
1421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研究現狀283
1422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特點及套用前景283
1423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284
143插層過程的理論分析285
1431插層過程的熱力學分析285
1432插層過程的平均場理論289
1433插層過程的動力學分析290
1434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結構和分類291
144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結構研究方法292
1441透射電鏡觀察(TEM)292
1442廣角X射線衍射(WAXD)293
1443小角X射線散射(SAXS)295
本章小結296
思考題297
第15章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各論298
151聚醯胺/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298
1511原位聚合製備PA/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298
1512熔融插層製備PA/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01
1513PA/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02
1514PA/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套用308
1515商品尼龍/黏土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08
152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10
1521原位聚合製備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11
1522熔體插層製備PET/黏土納米複合材料313
1523利用聚酯低聚物插層製備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14
1524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15
1525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套用319
153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19
1531插層聚合法製備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20
1532熔融插層製備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21
1533溶液插層製備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23
1534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24
1535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套用329
154生物降解高分子/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30
1541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331
1542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34
155UHMWPE/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39
1551UHMWPE高嶺土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339
1552UHMWPE/高嶺土納米複合材料的流變行為340
1553UHMWPE/高嶺土納米複合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342
156熱固性樹脂/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43
1561環氧樹脂/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結構種類和製備方法343
1562影響黏土在環氧體系中插層/解離的因素343
1563插層/解離的固化熱力學和動力學346
1564環氧樹脂/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46
1565其他熱固性樹脂/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47
157橡膠/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48
158具有特殊性能的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49
1581具有剪下誘導有序結構的PS/蒙脫土納米複合材料349
1582低分子液晶/蒙脫土納米複合材料的電控記憶效應349
1583聚苯胺蒙脫土納米複合材料的導電各向異性350
本章小結351
思考題352
第16章聚合物/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53
161碳納米管的製備、特性及表面處理353
1611碳納米管的製備354
1612碳納米管的結構和性能356
1613碳納米管的表面處理358
162碳納米管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以及製備359
1621碳納米管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359
1622碳納米管/聚合物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360
163聚合物/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各論360
1631尼龍/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0
1632PC/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1
1633PS/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2
1634環氧樹脂/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3
1635橡膠/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3
1636PLA/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5
1637CNTs/兩親性聚合物複合材料366
164碳納米管與聚合物相互作用機理367
本章小結368
思考題369
第17章聚合物/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370
171石墨烯的結構與特點370
1711石墨烯的結構370
1712石墨烯的特點370
172石墨烯的製備及表面處理371
1721石墨烯的製備方法371
1722石墨烯的表面處理373
173聚合物/石墨烯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374
174聚合物/石墨烯複合材料的性能376
1741力學性能376
1742導電性能376
1743熱學性能378
1744氣體阻隔性能378
175聚合物/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的套用379
1751太陽能電池379
1752感測器379
1753超級電容器380
1754生物材料380
1755電子存儲器381
1756其他套用381
本章小結381
思考題382
第18章功能納米粒子填充的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83
181用於發光二極體的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83
1811共軛聚合物發光材料383
1812用於複合材料的納米粒子385
1813發光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86
1814量子點與聚合物複合的意義388
1815LED封裝材料388
182磁性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89
1821磁性納米粒子的基本特性389
1822磁性納米粒子的製備方法390
1823磁性納米粒子表面修飾392
1824磁性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94
1825磁性納米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實際套用396
183其他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98
1831聚合物/石墨納米複合材料398
1832聚合物/碳酸鈣納米複合材料401
本章小結405
思考題406
參考文獻406
312橡膠增韌塑膠體系的增韌機理56
313影響橡膠增韌塑膠增韌效果的因素58
32剛性有機粒子(ROF)對工程塑膠的增韌原理59
321剛性有機粒子增韌的冷拉機理59
322影響剛性有機粒子增韌效果的因素61
323兩類不同分散相粒子對塑膠增韌作用的比較61
本章小結62
思考題62
第4章聚合物合金的性能64
41聚合物合金的力學性能64
411聚合物合金玻璃化轉變64
412聚合物合金的衝擊強度67
413聚合物合金的其他力學性能68
42聚合物合金的流變特性68
421影響熔體黏度的因素68
422熔體的彈性效應70
43聚合物合金的其他性能72
431聚合物合金的透氣性72
432聚合物合金的透光性72
433聚合物合金的電性能73
434聚合物合金的阻隔性73
本章小結74
思考題75
第5章聚合物合金的共混工藝與共混設備76
51分散相的“分散”過程與“凝聚”過程76
52控制分散相粒徑的方法77
521共混時間的影響77
522共混組分熔體黏度的影響78
523界面張力與相容劑的影響78
53兩階共混分散歷程79
54共混設備簡介79
55共混工藝因素對共混物性能的影響80
本章小結81
思考題81
第6章聚合物合金各論82
61通用塑膠合金82
611聚苯乙烯塑膠的共混改性82
612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88
613聚烯烴的共混改性91
62工程塑膠的共混改性95
621概述95
622PA的共混改性96
623聚甲醛的共混改性101
624PET、PBT的共混改性102
625PC的共混改性105
626PPO的共混改性107
627特種工程塑膠合金109
63熱固性塑膠的共混改性111
631環氧樹脂的增韌111
632其他熱固性樹脂的共混改性119
64熱塑性彈性體121
641概述121
642共聚型熱塑性彈性體123
643共混型熱塑性彈性體130
本章小結138
思考題140
第7章聚合物合金的進展141
71合金化的製造技術141
711反應加工技術141
712IPN技術142
713反應器合金147
714增容劑技術149
72功能性聚合物合金149
721生物降解性聚合物合金149
722永久防靜電性聚合物合金152
723高吸水性聚合物合金152
724形狀記憶聚合物合金152
73液晶聚合物的合金化154
731LCP合金的類型154
732LCP合金的相容性155
74具有自組裝相形態的聚合物合金156
741具有自組裝核殼結構相形態的三元不相容聚合物合金156
742固體納米粒子填充的二元不相容聚合物合金體系157
本章小結159
思考題160
參考文獻160
第2篇填充改性及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
第8章複合材料概述167
81複合材料發展史167
82複合材料的種類168
821聚合物基複合材料168
822碳基複合材料175
823混雜纖維複合材料179
824功能複合材料185
825生物體複合材料195
826智慧型複合材料196
本章小結197
思考題198
第9章填充改性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199
91填充劑的種類及基本特徵199
911填充劑的種類199
912填充劑的基本特性201
92填充改性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202
921熱塑性塑膠的填充改性202
922填充改性效果應與其他工藝技術環節相結合203
923塑膠擠出成型加工設備203
本章小結204
思考題204
第10章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205
101增強纖維的種類及基本特性205
102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208
1021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工藝特點208
1022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製造方法208
本章小結215
思考題216
第11章複合材料的界面217
111概述217
112聚合物複合材料界面的形成及作用機理218
1121界面層的形成219
1122界面層的作用機理221
113填充、增強材料的表面處理223
1131粉狀填料的表面處理223
1132玻璃纖維的表面處理225
1133碳纖維的表面處理227
1134Kevlar纖維的表面處理230
113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表面處理231
1136天然纖維的表面處理231
114複合材料界面分析技術232
1141紅外光譜法232
1142電子顯微鏡法233
1143X射線光電子能譜234
1144反氣相色譜法235
1145原子力顯微鏡237
1146界面細觀力學實驗及理論分析238
本章小結239
思考題240
第12章聚合物基複合材料241
121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基本性能241
1211力學性能243
1212疲勞性能244
1213衝擊性能244
1214蠕變性能244
1215低溫衝擊性能245
1216物理性能246
122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結構設計247
1221概述247
1222材料設計249
1223結構設計255
123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套用259
1231玻璃纖維增強熱固性塑膠(GFRP)的套用260
1232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塑膠(FRTP)的套用262
1233高強度、高模量纖維增強塑膠的套用263
1234天然纖維增強可降解塑膠的套用264
1235其他纖維增強塑膠265
本章小結265
思考題266
參考文獻266
第3篇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
第13章納米複合材料概述269
131納米與納米科技269
132納米複合材料的定義269
133聚合物基納米複合體系271
134納米顆粒的製備方法272
1341溶膠凝膠法(solgel)272
1342複合醇鹽法272
1343微乳液法273
1344沉積法與電漿法273
1345分子及離子插層方法273
135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274
1351溶膠凝膠法274
1352層間插入法275
1353共混法276
1354原位聚合法276
1355分子的自組裝及組裝277
1356輻射合成法277
136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的特性278
本章小結278
思考題278
第14章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279
141層狀矽酸鹽黏土材料279
1411蒙脫土的礦石性質279
1412蒙脫土層狀矽酸鹽資源及其分布280
1413有機黏土的製備281
142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283
1421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研究現狀283
1422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特點及套用前景283
1423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284
143插層過程的理論分析285
1431插層過程的熱力學分析285
1432插層過程的平均場理論289
1433插層過程的動力學分析290
1434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結構和分類291
144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結構研究方法292
1441透射電鏡觀察(TEM)292
1442廣角X射線衍射(WAXD)293
1443小角X射線散射(SAXS)295
本章小結296
思考題297
第15章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各論298
151聚醯胺/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298
1511原位聚合製備PA/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298
1512熔融插層製備PA/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01
1513PA/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02
1514PA/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套用308
1515商品尼龍/黏土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08
152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10
1521原位聚合製備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11
1522熔體插層製備PET/黏土納米複合材料313
1523利用聚酯低聚物插層製備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14
1524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15
1525PET/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套用319
153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19
1531插層聚合法製備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20
1532熔融插層製備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21
1533溶液插層製備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23
1534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24
1535PP/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套用329
154生物降解高分子/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30
1541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331
1542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34
155UHMWPE/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39
1551UHMWPE高嶺土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339
1552UHMWPE/高嶺土納米複合材料的流變行為340
1553UHMWPE/高嶺土納米複合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342
156熱固性樹脂/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43
1561環氧樹脂/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結構種類和製備方法343
1562影響黏土在環氧體系中插層/解離的因素343
1563插層/解離的固化熱力學和動力學346
1564環氧樹脂/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346
1565其他熱固性樹脂/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47
157橡膠/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48
158具有特殊性能的聚合物/層狀矽酸鹽納米複合材料349
1581具有剪下誘導有序結構的PS/蒙脫土納米複合材料349
1582低分子液晶/蒙脫土納米複合材料的電控記憶效應349
1583聚苯胺蒙脫土納米複合材料的導電各向異性350
本章小結351
思考題352
第16章聚合物/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53
161碳納米管的製備、特性及表面處理353
1611碳納米管的製備354
1612碳納米管的結構和性能356
1613碳納米管的表面處理358
162碳納米管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以及製備359
1621碳納米管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359
1622碳納米管/聚合物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360
163聚合物/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各論360
1631尼龍/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0
1632PC/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1
1633PS/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2
1634環氧樹脂/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3
1635橡膠/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3
1636PLA/碳納米管複合材料365
1637CNTs/兩親性聚合物複合材料366
164碳納米管與聚合物相互作用機理367
本章小結368
思考題369
第17章聚合物/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370
171石墨烯的結構與特點370
1711石墨烯的結構370
1712石墨烯的特點370
172石墨烯的製備及表面處理371
1721石墨烯的製備方法371
1722石墨烯的表面處理373
173聚合物/石墨烯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374
174聚合物/石墨烯複合材料的性能376
1741力學性能376
1742導電性能376
1743熱學性能378
1744氣體阻隔性能378
175聚合物/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的套用379
1751太陽能電池379
1752感測器379
1753超級電容器380
1754生物材料380
1755電子存儲器381
1756其他套用381
本章小結381
思考題382
第18章功能納米粒子填充的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83
181用於發光二極體的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83
1811共軛聚合物發光材料383
1812用於複合材料的納米粒子385
1813發光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86
1814量子點與聚合物複合的意義388
1815LED封裝材料388
182磁性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89
1821磁性納米粒子的基本特性389
1822磁性納米粒子的製備方法390
1823磁性納米粒子表面修飾392
1824磁性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94
1825磁性納米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實際套用396
183其他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398
1831聚合物/石墨納米複合材料398
1832聚合物/碳酸鈣納米複合材料401
本章小結405
思考題406
參考文獻406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