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蕨
- 拉丁學名:Stegnogramma griffithii (Mett.) K. Iwats.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綱:木賊綱
- 目:水龍骨目
- 科:金星蕨科
- 屬:溪邊蕨屬
- 種:聖蕨
- 分布區域:台灣、福建、浙江、江西、廣西、貴州、四川、雲南、日本、緬甸。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高40-70厘米。根狀莖短而斜升,連同葉柄基部略被鱗片和密被針狀長剛毛;鱗片披針形、紅棕色、質厚,邊緣具剛毛。葉簇生;葉柄長12-30厘米,深禾稈色宙戶,通體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針狀毛;葉片長橢圓形,長20-35厘米,寬12-19厘米,先端尾尖,基部不變狹,奇數羽狀;側生羽片通常2-3對(有時1對),分離,幾無柄,基部一對不縮短,和其上各對同形同大,相距5-7厘米,長圓披針形,向上彎弓,長10-15厘米,寬3-3.6厘米,漸尖頭,基部圓楔形或圓形,對稱,全緣;頂生羽片三叉,基部楔形或圓楔形,有長整芝姜永約2厘米的柄,側生一對羽片與其下羽片同形,中央裂片較大,台擊犁漸尖頭,全緣。羽軸通直,兩面均隆起,密被粗剛毛,側脈明顯,斜上,直葉邊,側脈間小脈為網狀,有2-3排網眼;網眼近四方形或斜方形,罕有五角形,無內藏小脈。葉為粗紙質,乾後褐色,遍體被毛,下面沿葉脈有針狀粗員廈定毛,上面疏生短剛毛。孢子囊群沿網脈散生,無蓋;孢子囊球圓形棗台刪,具短柄,近頂處有3-4根直立剛毛;孢子橢圓形,表面具有刺狀紋飾。
生長環境
生密林下或蔭濕諒盛囑山溝,海拔600-1400米。
分布範圍
產台灣、福建、浙江、江西、廣西、貴州、四川、雲南、廣東、香港。也分布於日本、緬甸、越南及印度北部。
主要價值
Dietyocline griffithii More
【藥 名】:聖蕨
【來 源】:為金星蕨科植物聖蕨的根莖。
【功 效】:息風止痙。
【主 治】:用於烏殃習元急慢驚風、中風面癱、破傷風等證。
【性味歸經】:辛,平。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0克,或研粉沖水服。
【別 名】:鐵甲草(四川長寧)
【考 證】:始載於《中國蕨類植物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