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德大王神鐘
- 類別:新羅古鐘
- 高:3.75m
聖德大王神鐘是新羅古鐘,是韓國存留的最大的鐘,高3.75m、直徑2.27m、厚11∼25㎝,1997年在國立慶州博物館通過精密的測量,其重量被確認為18.9噸。雖然新羅景德王為了廣為傳揚其父聖德王的功德而造此鐘,但是直到...
金興光的陵墓(聖德王陵)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朝陽洞,有石像生、龜趺等遺物,陵碑有殘片出土,僅能識讀“武”“跡”兩字。金興光的兒子景德王金憲英為了紀念父王的功德而鑄造銅鐘,直到惠恭王金乾運在位期間的大曆六年(771年)才鑄造完工,被稱為聖德大王神鐘,又因為供奉在奉德寺而稱奉德寺鐘。聖德大王神...
室外展示場是博物館的院子,有韓國代表性的梵鐘——聖德大王神鐘。此外,這裡還展出慶州地區的寺廟和宮殿遺址中移放過來的各種石頭文物。石頭文物大部分是與佛教有關的雕刻。其中在天馬冢和98號古墓出土的金冠、寶劍及雁鴨池挖掘出的金銅三尊佛。館外有用青銅鑄造的韓國最大的聖德大王神鐘,高3.36米,重23噸。
1985年市民們集資鑄鐘,舊鐘於1985年8月2日暫擱置在舊中央博物館的後院,1986年5月12日被永久保存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新鐘閣。置於普信閣的新鑄造的鐘是新羅時代聖德大王神鐘的複製品,高3.78米、寬2.23米,重量達20噸,鐘上雕刻的花紋把民族的傳統風格與現代的美感融為一體。普信閣鐘是朝鮮王朝初期的珍貴...
不寤不興。死生有命,顧復何恨?死後依佛制燒火,散骨東海。”諡號宣德。死後無子,由金敬信襲位。人際關係 祖父:金元訓(聖德王時官至中侍)父親:金孝芳(又作金孝方,追封開聖大王)母親:四炤夫人金氏(聖德王金興光之女,尊為貞懿太后)妻子:具足夫人金氏(角乾金良品之女,一說阿飡金義恭之女)
館外有用青銅鑄造的韓國最大的聖德大王神鐘,高3.36米,重23噸。傳說當年鑄鐘時曾將一名9歲的童女作為祭品,鐘鑄後發出“愛米萊”的聲音,聽起來像孩子叫媽媽(韓語)的聲音,故又稱愛米萊鐘。此外,還有石佛、石塔等諸多古蹟。在慶州博物館裡,陳列著聖德三神鐘,建於新羅時代,鐘高4.2米,周圍7米,重量約...
國立慶州博物館主要有考古館、美術館、雁鴨池館三個常設展示館,和一個特別展示館組成,在此收藏、展示著以第29號國寶“聖德大王神鐘”為代表的近3000餘件文物。特別是在展示新羅佛教美術的美術館2樓,能欣賞到表達了新羅時代統一夙願的藝術傑作——“皇龍寺九層木塔”模型。骨窟寺 骨窟寺,以雕刻於陡峭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