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境:宋明理學的當代意義

聖境:宋明理學的當代意義

《聖境:宋明理學的當代意義》是2017年5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安靖如 。

基本介紹

  • 書名:聖境:宋明理學的當代意義
  • 作者:(美)安靖如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05月01日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0901-1
  • 字數: 368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的特徵本書是儒家傳統的代表與當代西方德性倫理學的代表進行深層對話的開山之作。評論“安靖如的著作為促進中西對話做出了重大貢獻,不僅會吸引研究中國思想的專家的目光,而且會引起對研究美德、道德修養、幸福等感興趣的‘主流’哲學家的興趣。”在整本書中,安靖如大量使用了最新的實證性研究成果……該書通俗易懂,不同背景的讀者都能理解。沒有中國思想背景的哲學家也會發現,書中討論的許多議題不僅與自己的研究相關,而且非常有趣,有一定的挑戰性。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關鍵字
第一章 聖
第一節 儒家傳統中的“聖”
一 歷史回顧
二 宋明理學
三 聖人與君子
第二節 西方理想
一 希臘
二 當代聖徒與英雄
第三節 有關聖境的擔憂
一 聖境切實可行嗎?
二 聖境值得追求嗎?
第二章 理
第一節 最初的步驟
第二節 主觀與客觀
一 性與主觀性
二 定理與客觀性
第三節 理與氣
一 本體論地位
二 因果性作用
第四節 一和多
第五節 常規和結論
第三章 德
第一節 德作為橋樑概念
第二節 初期的“德”
第三節 理學家的“德”
第四節 最後的思考
第四章 和
第一節 早期經典源頭
一 互補性的差異
二 自然紋理和創造性
第二節 中庸
第三節 宋朝理學
第四節 王陽明:總結和初步參與
一 和、理和一體
二 當代的例子
三 政治
第二部分 倫理學與心理學
第五章 倫理學的範圍:與斯洛特和梅鐸的對話
第一節 斯洛特的以主體為中心的倫理學的平衡與和諧
一 關懷、仁愛和同情
二 兩種平衡
三 總體平衡的動機
四 以主體為中心
五 敬
第二節 梅鐸論超越的善的重要性
一 統一性、神秘性和信仰
二 無私
第三節 結論:倫理學的範圍
第六章 挑戰和諧:一致性、衝突和現狀
第一節 諾斯鮑姆和斯道爾反對“和”
第二節 想像力
第三節 最大化
第四節 殘餘
一 畫面複雜化
二 悲傷與後悔
第五節 兩難困境的維度
第六節 香草的感情?
一 邁爾斯的挑戰
二 宋明理學論憤怒
三 結論
第七章 聖人般的安詳和道德知覺
第一節 王陽明論《論語·為政》第四節與“立志”的核心
一 經典文獻中的志
二 王陽明的立志觀
三 志的加深
第二節 把志與“知行合一”聯繫起來
第三節 柯雄文論實現和諧世界的志
一 積極的道德知覺
二 再論創造性
第四節 更充分的圖畫
一 梅鐸論婆媳關係
二 自我的闖入
三 “真知引起善行”
第三部分 教育與政治
第八章 學會尋找和諧
第一節 道德教育的階段
一 國小
二 立志
三 熟志
第二節 修身實踐
一 精神修煉
二 禮儀
三 讀書
四 關注——第一步
五 敬
六 隱含意義
七 敬與理
八 克己與靜坐
九 結論
第九章 參與實踐
第一節 志的本質
第二節 聖人理想的階段性和可及性
第三節 關注再探索
第四節 想像力與幻想
第五節 對話
第六節 信仰與信念
第十章 政治問題
第一節 聖境的麻煩
第二節 理學的聖人與政治
一 聖王理想
二 限制和指南
三 禮儀
四 制度
五 過分的野心:自封的聖王
第三節 道德與政治的剝離?
一 余英時和徐復觀
二 牟宗三
第十一章 聖人與政治:前進之路
第一節 完美性主義和差錯主義
第二節 敬與禮
第三節 完美主義和制度
一 溫和的完美主義
二 儒家的國家完美主義
三 具體性和特別主義
第四節 參與
一 三個論證
二 隱含意義和反對意見
第五節 作為第二位支持系統的法律和權利
一 法治
二 法律與道德
三 儒家途徑
結論 當代儒家的未來
參考書目
索引
出處索引
專有名稱漢英對照表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