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市聖城中學(聖城中學)

壽光市聖城中學

聖城中學一般指本詞條

壽光市聖城中學創建於1994年,始稱“華僑中學”,1995年正式更名為“聖城中學”,是壽光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位於壽光市新興街2771號,占地面積100畝,校舍面積16863平方米,現有國中、國小、幼稚園三個學部,7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700餘人,教職工288人。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讓每個學生成為大氣有素養的人”的辦學理念,踐行“建設有品位的學校,培養有素養的學生”的辦學目標,秉承“仰聖力行”的校訓,構建以“三聖教育”(文聖倉頡,象徵“傳承與發展”;農聖賈思勰,象徵“教育即生長”;鹽聖夙沙氏,象徵“教育即生活”)為核心的學校文化理念系統;有序推進“問題導學·學本課堂”改革,實現教本課堂向學本課堂的轉型,讓學生站在課堂的正中央;精心打造“人文聖中”、“數字聖中”、“和諧聖中”、“幸福聖中”,讓學校充滿“家”的味道;堅持“教師是學校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創造條件搭建教師成長發展的平台;致力建設成一所學生自我教育、教師主動發展、教育質量優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圍濃厚、師生內心喜歡、家長社會高度認可的品牌學校。

學校先後榮獲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花園式單位、山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山東省創安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健康教育示範校、壽光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壽光市素質教育實施先進單位、壽光市和諧教育建設先進單位、壽光市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壽光市聖城中學
  • 創立時間:1994年
  • 占地:100畝
  • 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
學校價值體系,第一部分:文化價值體系建設,第二部分:三聖文化校本課程指導框架,

學校價值體系

第一部分:文化價值體系建設

一、文化價值體系
1.核心文化:三聖文化
2.校 訓:仰聖力行
3.辦學理念: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大氣有素養的人
4.三 風:1)校風: 三人為師 見賢思齊
2)教風: 惟實惟真 教學相長
3)學風: 善聞善問 學以致用
5.辦學目標:建設有品位的學校 培養有素養的學生
6.辦學宗旨:辦好平凡的學校,成就不凡的人生
二、文化價值體系內涵詮釋
1.核心文化:三聖文化
(1)文化溯源
壽光市聖城中學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立足於當地人文歷史背景,立足於時代發展背景基礎上提出的具有自身鮮明個性的思想主張和行為活動;是一所學校共同的願景、理想和信仰;並通過不斷的堅持和傳承,達成師生共識,形成社會認同。
壽光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有聞名遐邇的“三聖”:文聖倉頡,農聖賈思勰,鹽聖夙沙氏。三聖對後世的文化、農業、經濟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三聖求實開拓的先鋒精神也印刻在代代壽光人的心中。
壽光市聖城中學創建於1994年,建校二十多年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在新形勢、新常態下,我們結合歷史文化和校名淵源,立足學校辦學實際,將“三聖文化”作為我校核心文化,提出了具有自身鮮明文化主張的辦學體系,樹立我校特色品牌。同時也希望我校學子在“三聖文化”的薰陶下,成為時代的先鋒少年,仰聖學聖,見賢思齊,身體力行,走出一條開拓創新之路,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大氣有素養的人,擁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2)關於“三聖”的內涵提煉
壽光市聖城中學
(3)關於“三聖”的文字拆解
關於“三”的文字解讀
壽光市聖城中學
關於“聖”的文字解讀
壽光市聖城中學

  
·關於“聖人”的本義內涵:
舊時稱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超群的人。
聖,通也。——《說文》。按:耳順之謂聖。彼教所言耳根圓通亦此意。
·關於“聖”字的解讀
聖的繁體“聖”解讀:從耳,呈聲。甲骨文字形。左邊是耳朵,右邊是口字。即善用耳,又會用口。本義:通達事理。
2.校訓:仰聖力行
仰,是尊重,是謙遜,是願景和期望。
聖,有三個寓意,其一指“壽光三聖”;其二指“古今聖賢”;其三指“身邊榜樣”。
力行,是將知識和願景努力付諸於行動。
仰聖力行,首先是“仰壽光三聖而力行”。以踐行三聖文化為訓,學習“農聖、鹽聖”走進自然,崇尚科學,珍惜大自然給予我們豐富的資源,在生活中體驗成長,積累經驗和知識;學習“文聖” 從文字的起源了解人類文明的進程,注重內在文化修養,累積知識,學無止境,不斷提升,成為一個知識廣博、修養深厚、知行合一的人。學習“三聖”的開拓創造精神,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為社會為他人做出自己的貢獻,成就自己的生命價值。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仰聖力行,其二是“仰古今聖賢而力行”。孫中山曾提到“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學古今聖賢,以賢為鏡,博古通今,博採眾長,學會先模仿再超越,創新敢為,讓自己與先賢同行,先齊賢再成賢。
仰聖力行,其三是“仰身邊榜樣而力行”。謙虛,好學,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並努力使自己成為榜樣,發揮榜樣的力量,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仰聖力行,即“仰聖修良品,力行達志遠”。聖人的道德雖然深厚,我們只要做,就能一步步接近。領導、教師身體力行,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榜樣;行動中成長的孩子,定能實現知識與能力共同進步,成為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時代學子。
3.辦學理念: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大氣有素養的人
“大氣”是“求知、感恩、謙遜,遠見”等態度和精神;“素養”是“道德、習慣、個性、特長”等品行和能力;仰聖人之“大氣”、仰聖人之“素養”併力行於實踐,是“仰聖力行”的具體體現。
欲成大器,先要大氣。其一,大氣者,即是“博覽群書、知識廣博”者。旨在辦學要注重培養學生求知的態度,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每一個學生養成“愛閱讀,善思考”的習慣,達到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學習、自主發展”的目標。其二,大氣者,即是“包容感恩、從容大度”者。旨在辦學要注重學生的情商培養,讓每一個學生都養成“凡事懂得感恩、遇事從容對待、待人善良寬容、行為大方得體”的處世態度。其三,大氣者,即是“善聞善問、謙遜好學”者。旨在辦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善於發現他人長處和閃光點。以“仰聖力行”為訓,向古今賢人看齊,向身邊的人學習,在生活的點滴中積累成長,養成“聞一知十、舉一反三、見賢思齊、不恥下問”等謙遜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其四,大氣者,即是“面向國際、面向未來”者。旨在辦學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站在時代的前沿,具有前瞻的眼光,胸懷抱負,成就未來。
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與素質同義,從廣義上講,包括道德品質、外表形象、知識水平與能力等各個方面。《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後漢書·劉表傳》:“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
聖城中學全體教師要在“三聖文化”的引領下,以“仰聖力行”為訓,學習古今聖賢,自身要具備“大氣”的素養,身正為范,為人師表,培養像“三聖”一樣、能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自己特長的人,為每個學生插上夢想的翅膀,搭建成功的橋樑,成就每個學生的生命價值。
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大氣有素養的人,是對時代發展下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全面貫徹。
關注和發展每一個學生,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每個學生的生命差異,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大氣有素養的人,體現了辦學的全面性和均衡化。
4.校風:三人為師見賢思齊
“三人為師,見賢思齊”是師生以“仰聖力行”為訓,在“三聖文化”影響下形成的師生共同的行為習慣和人文風貌。
“三人為師”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為“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見賢思齊”出自《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為“看見有德行或才幹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內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三人為師,見賢思齊”,都表達了“仰聖力行”的內涵精髓,就是“善聞善聞、謙遜好學”。“三人為師,見賢思齊”,呈現了師生謙虛待人、好學好問的學習品質與精神。
三人為師,呈現出的是校園內和諧、合作、共進、相互學習的團隊風貌。師師之間在教學教研上相互學習,在工作生活中相互支持,共同進步;生生之間在學習中相互幫助,共同成長;教師、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相互支持、理解、協助,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一起努力。
見賢思齊,首先是通過閱讀養成勤奮向學、向先賢學習的習慣,形成師生共讀的良好氛圍;其次是向身邊的人學習,能夠發現他人的閃光點並學習之,形成了自信、包容、和諧的精神風貌。
5.教風:惟實惟真教學相長
惟真,指尊重客觀規律,真理至上,體現一種不唯書、不唯上的科學態度和精神。惟實,有求實、求是之意,指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務實、紮實、踏實的作風。同時,“惟真惟實”體現了三聖務實求真、為百姓為社會奉獻開拓的時代精神。希望我校教師秉持這一種精神,在教壇躬耕務實,求真求實,弘揚“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教育”的良好風氣。
“教學相長”出自《禮記·學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文化素質,在教的過程中完善自己,不斷前行。陶行知也曾經說過:“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老師和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這才是師生間相處的和諧方式。
6.學風:善聞善問學以致用
善聞善問,即善於傾聽和提問,旨在營造一種好學求知的風氣。古今聖賢之人、優秀之才都善於聽取他人意見,謙虛待人。希望孩子們也能像聖人一樣,廣泛地閱讀學習,獲取知識,擁有廣博的見識和學問,同時擁有博大的心胸,謙和待人,善於聽聞他人的看法,敢於直面自己的缺點,通過聞和問,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學以致用,指要把理論知識和實際套用結合起來,將學到的東西套用到實際生活中。三聖都是將自己所學聯繫生活,為百姓做實事、謀福利。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這一經典理念,教育不能脫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脫離教育,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應有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的內容應根據生活的需要而設定。這也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不希望學生死讀書,而是活學活用,重視實踐,應濟社會的需求,培養具有時代風範的有為少年,形成好學求知、務實求真的良好風氣。
7.辦學目標:建設有品位的學校培養有素養的學生
建設有品位的學校,彰顯了聖城中學以三聖文化為核心,挖掘特色文化內涵,創設多元特色校本課程,完善我校校園文化建設,樹立特色品牌,提升我校品位與獨特風範的高遠目標,體現了校方的高度重視和美好願景。
同時在三聖文化的引領下,希望每一個孩子也能學習三聖精神,成為有素養的學生。核心素養是個人終身發展、融入主流社會和充分就業所必須的素養的集合,這些素養是在現代民主社會中,為兒童和成人過上有責任感的生活所需要,也為社會應對當前和未來技術變革和全球化挑戰所需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尤其重視身體健康、社會情緒、文化藝術、文字溝通、學習方法與認知、數字與數學、科學與技術等七個維度的核心素養。我校把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希望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少年,這是以學生為本位提出的要求,也是呼應現今教育的需要。
8.辦學宗旨:辦好平凡的學校,成就不凡的人生
辦學宗旨,是一所學校在核心文化和校訓價值觀引領下達成的終極使命和目標。
“辦平凡的學校”這一宗旨看似普通而簡單,但實則是不簡單的,就像三聖他們做的事情都看似平凡,如同細雨潤物,卻改變了人民百姓的生活,造福子孫後世。平凡意味著樸實無華,沒有華麗的口號言語,踏踏實實為了孩子,一心為了教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但在平凡中卻孕育著偉大。聖城中學就是這樣一所平凡而偉大的學校。
每一個人生來都是平凡的,相信未來是屬於孩子們的,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我校快樂成長,在三聖文化的引領下,仰聖修良品,力行達遠志,最終成就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辦學宗旨包含我校樸實的辦學理想和對學生未來的美好希冀,具有人文關懷和教育內涵。

第二部分:三聖文化校本課程指導框架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管理辦法綱要
1)根據課程框架目錄,形成健全的課程開發機制。成立課程開發委員會,由校長擔任
總會長,成立各“校本課程項目研發小組”、“校本課程開發指導小組”、“校本課程開
發教材審定小組”。科學檢查,監督,測評。
2)聘請有關課程開發專家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顧問,具體指導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工作。
3)在項目課程開發過程中,緊緊圍繞“學生髮展”為核心,積極結合教師和學生合作
的力量進行開發。
4)課程項目研發小組流程參考
 
壽光市聖城中學(聖城中學)
二、“三聖”課程總框架
壽光市聖城中學(聖城中學)

  
三、“三聖”主題課程:農業,科技,文藝
壽光市聖城中學(聖城中學)
四、“三聖”德育課程:
壽光市聖城中學(聖城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