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卡羅
- 建立時間:1737年
- 成就:第一個向公眾開放的歌劇院
- 西班牙國王:卡爾洛·波旁
簡介,作品,
簡介
卡爾洛·波旁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波旁五世和伊莉莎白·凡尼斯的兒子。卡爾洛王子是凡尼斯王國的繼承人,帕爾馬和皮亞琴察的公爵。在西班牙繼承權戰爭中,年輕的王子在維萊特里戰役中成名,這次勝利為他登上南方王國——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王位奠定了基礎。歌劇院在義大利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歌劇作為宮廷演出誕生於十六世紀末,在十七世紀,特別是在威尼斯,成為社會演出。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在十七和十八世紀成為義大利歌劇和音樂學校的核心地區。那不勒斯各個時代的著名作曲家,從佩爾戈萊西、帕伊謝洛到奇馬羅薩,都為聖卡羅進行過創作,而歌劇院在十九世紀中期獲得了新的榮譽,成為義大利浪漫主義歌劇的推廣中心。![聖卡羅 聖卡羅](/img/9/13d/cGcq5CZiJzY4MDMxYGNmVmZhRTMwUzNmZzYiN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聖卡羅 聖卡羅](/img/9/13d/cGcq5CZiJzY4MDMxYGNmVmZhRTMwUzNmZzYiN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作品
始於1815年,多美尼克·巴爾巴雅邀請焦阿基諾·羅西尼來到那不勒斯。羅西尼為那不勒斯創作的第一部歌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開啟了浪漫主義歌劇時代。羅西尼、貝利尼、多尼采蒂以及後來的威爾第,為聖卡羅皇家劇院進行了二十年的創作,羅西尼為那不勒斯創作了9部歌劇、多尼采蒂18部、威爾第3部。 1816年至1849年間,所有的遊客和作曲家都把聖卡羅視為義大利最好的歌劇院。所有偉大的歌唱家都曾在聖卡羅歌劇院獻藝,最近三年,聖卡羅連續獲得義大利評論界頒發的年度最佳歌劇表演獎,即阿皮亞蒂獎。2005年在日本巡演時,劇院獲得兩年來在日本演出的最佳歌劇院評論大獎。聖卡羅歌劇院基金會和那不勒斯新斯卡拉蒂樂團本次演出的曲目概覽了十九世紀義大利歌劇繁榮時期的作品,包括羅西尼、普契尼、焦爾達諾、奇萊亞,它們代表著義大利歌劇黃金時代的巔峰。這些曲目是最能體現自身非凡又深邃的文化身份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