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大師系列套裝》由一下幾本書構成: 《曾國藩孟子心得》: 曾國藩集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承前啟後,卓為有清一代理學大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而得善終。他精研《孟子》。養浩然正氣而心懷天下,突破理學空談義理性命的窠臼,以孟子學說修身致用、經世濟國。在本書中,曾國藩把《孟子》原本沒有邏輯聯繫的章節分門別類,歸於七個主旨,條理暢達、秩序井然,為曾國藩善讀古書之明證,也是今世有心讀《孟子》並以實踐套用為目的的讀者的首選讀物。 《二十二堂國學課》: 本書由周桂鈿講授國學時所備講義之精華整理而成,濃縮了其幾十年學問人生的精華與積澱。其文究國學之根柢,貫其枝葉:首先闡明何謂“國學”,接著對儒學的產生和發展、諸子百家之學、國學與當代社會,以及“天與人”、“古與今”、“是與非”、“真與假”、“知與行”、“善與惡”等中國古典哲學知識,加以詳細考察,疏證剖析、詳盡竅實,博於搜采、深於考證、審辯通微,集眾說之長。可謂國學大家談國學之經典版本,也是現今不可多得的國學讀本。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弟子規》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我們今天還要不要學習《弟子規》?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再登《百家講壇》解讀《弟子規》。本書擷取了其中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本書適合作為:企業文化培訓讀本、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國學經典通俗讀本、學生道德教育讀本、國學愛好者通俗讀本。
基本介紹
- 書名:聆聽大師系列套裝
-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 頁數:888頁
- 開本:16
- 作者:時代華語
-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529425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聆聽大師系列套裝》包括《曾國藩孟子心得》、《二十二堂國學課》和《錢文忠解讀弟子規》三冊。其中,《曾國藩孟子心得》揭露,曾國藩以中人之資,成就非凡之業,秘訣就是其讀《孟子》方法。《二十二堂國學課》由周桂鈿編著,是一部很實用的參考書,可以作為國文科的補充教材;它也是供應一般國學常識的泉源,既可豐富學問,又能開拓視野,內容包括國學與“國學熱”、儒學不是“遊魂”、對“孔子熱”的冷思考、古今之變、真與假、人性善與惡等。《錢文忠解讀弟子規》以《弟子規》原文內容包括為人子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為人處世應有的基本理念和規範為綱,充分融入對現實的深層次思考,穿插上百則故事和案例,精闢闡述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和餘力學文等思想,並解釋這些行為規範對於現代人的巨大作用,針對目前社會中存在的諸多道德危機問題,提出建設性的解決之道。
媒體推薦
曾國藩以中人之資,成就非凡之業,秘訣就是其讀《孟子》方法。
千古以來讀懂《孟子》且能以之經世致用者,首推曾國藩。
民生之本,正氣之源,治理之道。
曾文正者,豈唯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唯我國,抑
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啓超
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
拉,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毛澤東
你們如能詳讀曾公,不特於國學有心得,必於精神道德皆可成為中國之
政治家,不可以其時代已過而忽之也。
——蔣介石
不要以實用主義的態度對待國學,如果僅僅從國學中尋找對工商管理、
金融、經濟、公關等等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簡單化了。其精華部分能
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協調入和自然的關係以及人和人
的關係,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術用到造福於人類的正道上來,這
是人文無用之大用,也是國學無用之大用。
——袁行霈
我們現在面對的矛盾很多,上到國際、國家,下到家庭、個人,每天每
時都有很多矛盾,都有不和諧的因素。如果我們有智慧,能夠化解矛盾,就
可以有生機、有活力,能夠可持續發展。國學是要我們永遠朝向未來,給我
們更高的智慧,使我們能夠自我定位、樹立形象。
——余敦康
當今人類社會的現代化及其弓I發的基本矛盾的變化,關乎整個人類的
命運和世界的發展,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如何處理好人與自我、人與人、人
與自然的關係,既涉及社會、經濟、制度,也涉及科學技術,又涉及人類的
心智。
——方立天
千古以來讀懂《孟子》且能以之經世致用者,首推曾國藩。
民生之本,正氣之源,治理之道。
曾文正者,豈唯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唯我國,抑
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啓超
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
拉,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毛澤東
你們如能詳讀曾公,不特於國學有心得,必於精神道德皆可成為中國之
政治家,不可以其時代已過而忽之也。
——蔣介石
不要以實用主義的態度對待國學,如果僅僅從國學中尋找對工商管理、
金融、經濟、公關等等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簡單化了。其精華部分能
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協調入和自然的關係以及人和人
的關係,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術用到造福於人類的正道上來,這
是人文無用之大用,也是國學無用之大用。
——袁行霈
我們現在面對的矛盾很多,上到國際、國家,下到家庭、個人,每天每
時都有很多矛盾,都有不和諧的因素。如果我們有智慧,能夠化解矛盾,就
可以有生機、有活力,能夠可持續發展。國學是要我們永遠朝向未來,給我
們更高的智慧,使我們能夠自我定位、樹立形象。
——余敦康
當今人類社會的現代化及其弓I發的基本矛盾的變化,關乎整個人類的
命運和世界的發展,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如何處理好人與自我、人與人、人
與自然的關係,既涉及社會、經濟、制度,也涉及科學技術,又涉及人類的
心智。
——方立天
圖書目錄
《曾國藩孟子心得》
前言
例言
壹 人性本善卷
貳 孝弟之道卷
叄 義利之辨卷
肆 王霸之辨卷
伍 治道之要卷
陸 尚論古人卷
柒 為學要領卷
附錄
曾國藩原序
朱子《語類》五則
朱子《文集》一則
真西山《文集》一則
朱竹奼《經義考》一則
王白田《朱子年譜》一則
《二十二堂國學課》
自序
第一講 國學與“國學熱”
一 文化、學術、國學
二 什麼是國學
三 國學是怎么形成的
四 國學有哪些特點
五 國學有什麼用途
六 關於“國學熱”議論的一系列疑惑
七 國學不能歸結為王權
第二講 儒學不是“遊魂”
一 儒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 從焚書坑儒到獨尊儒術
第三講 儒學精神與當代社會
一 國學的批判
二 忠孝的辨正
三 義利觀與市場經濟
四 和而不同與世界動亂
五 仁民愛物與保護環境
第四講 對“孔子熱”的冷思考
一 怎么看孔子
二 儒家重要遺址與孔子標準像
三 如何看待影屏《孔子》
第五講 儒家之外
一 道家
二 墨家
三 法家
四 陰陽家
五 醫家
六 商家
七 輕重家
八 兵家
九 名家
十 農家
第六講 天與人
一 天人之際
二 天人合一
三 人定勝天
第七講 古今之變
一 食足知禮,先富後教
二 損益因革,變古易常
三 勢非聖意,理在民心
第八講 是與非
一 墨家的三表說
二 莊子的是非觀
三 韓非的參驗論
四 《淮南鴻烈》是非無定論
五 王充的效驗論
六 當代的是非觀
第九講 真與假
一 真理問題
二 實踐檢驗問題
三 唯實求真
四 求真難在何處
五 賢才難得
第十講 知與行
一 欲速則不達
二 小利不能貪
三 起點要低
四 懷大義,識大體
五 志當存高遠
六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十一講 人性善與惡
一 孟子的性善論
二 荀子的性惡論
三 性論的融合與批判
四 性三品說
五 性二元論
第十二講 仁者愛人
一 從愛親到愛人
二 從愛人到仁政
三 從仁政到綏遠
第十三講 義利之辨
一 義利的本義
二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三 功賢於耕織
四 義者宜也
第十四講 人要有正氣
一 富貴不能淫
二 貧賤不能移
三 威武不能屈
第十五講 和與同
一 “和”與“同”
二 人際關係
三 國際關係
四 人與自然
五 和諧與競爭
六 “優勝劣汰”與“和而不同”
第十六講 治與亂
一 治國之道,唯力不足
二 亂世無義,爭於氣力
三 秦亡教訓,歷史總結
四 正義必勝與“勝者為王”
五 餘論
第十七講 民本與任賢
一 以民為本
二 任賢之力
第十八講 王道與霸道
一 “大德”與“小惠”
二 以德治國
三 以德服人
第十九講 大同理想
一 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
二 聚和堂試驗
三 康有為的《大同書》
第二十講 當代儒學與中國政治
一 儒學不是一陣風
二 儒學就像一江水
三 儒學滋潤政治神經
第二十一講 中國傳統科學
一 科學是什麼
二 中國有沒有科學
三 中學數理化課本上為什麼沒有中國人的名字
四 醫學、西醫與中醫
第二十二講 中國的四大刨新
一 物質文明的創新
二 文明制度的創新
三 理論的創新
四 科技的創新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前言
第一講 規矩的作用
第二講 入則孝之一
第三講 入則孝之二
第四講 入則孝之三
第五講 入則孝之四
第六講 弟之一
第七講 弟之二
第八講 謹之一
第九講 謹之二
第十講 謹之三
第十一講 謹之四
第十二講 信之一
第十三講 信之二
第十四講 信之三
第十五講 信之四
第十六講 信之五
第十七講 泛愛眾之一
第十八講 泛愛眾之二
第十九講 泛愛眾之三
第二十講 親仁
第二十一講 餘力學文之一
第二十二講 餘力學文之二
前言
例言
壹 人性本善卷
貳 孝弟之道卷
叄 義利之辨卷
肆 王霸之辨卷
伍 治道之要卷
陸 尚論古人卷
柒 為學要領卷
附錄
曾國藩原序
朱子《語類》五則
朱子《文集》一則
真西山《文集》一則
朱竹奼《經義考》一則
王白田《朱子年譜》一則
《二十二堂國學課》
自序
第一講 國學與“國學熱”
一 文化、學術、國學
二 什麼是國學
三 國學是怎么形成的
四 國學有哪些特點
五 國學有什麼用途
六 關於“國學熱”議論的一系列疑惑
七 國學不能歸結為王權
第二講 儒學不是“遊魂”
一 儒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 從焚書坑儒到獨尊儒術
第三講 儒學精神與當代社會
一 國學的批判
二 忠孝的辨正
三 義利觀與市場經濟
四 和而不同與世界動亂
五 仁民愛物與保護環境
第四講 對“孔子熱”的冷思考
一 怎么看孔子
二 儒家重要遺址與孔子標準像
三 如何看待影屏《孔子》
第五講 儒家之外
一 道家
二 墨家
三 法家
四 陰陽家
五 醫家
六 商家
七 輕重家
八 兵家
九 名家
十 農家
第六講 天與人
一 天人之際
二 天人合一
三 人定勝天
第七講 古今之變
一 食足知禮,先富後教
二 損益因革,變古易常
三 勢非聖意,理在民心
第八講 是與非
一 墨家的三表說
二 莊子的是非觀
三 韓非的參驗論
四 《淮南鴻烈》是非無定論
五 王充的效驗論
六 當代的是非觀
第九講 真與假
一 真理問題
二 實踐檢驗問題
三 唯實求真
四 求真難在何處
五 賢才難得
第十講 知與行
一 欲速則不達
二 小利不能貪
三 起點要低
四 懷大義,識大體
五 志當存高遠
六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十一講 人性善與惡
一 孟子的性善論
二 荀子的性惡論
三 性論的融合與批判
四 性三品說
五 性二元論
第十二講 仁者愛人
一 從愛親到愛人
二 從愛人到仁政
三 從仁政到綏遠
第十三講 義利之辨
一 義利的本義
二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三 功賢於耕織
四 義者宜也
第十四講 人要有正氣
一 富貴不能淫
二 貧賤不能移
三 威武不能屈
第十五講 和與同
一 “和”與“同”
二 人際關係
三 國際關係
四 人與自然
五 和諧與競爭
六 “優勝劣汰”與“和而不同”
第十六講 治與亂
一 治國之道,唯力不足
二 亂世無義,爭於氣力
三 秦亡教訓,歷史總結
四 正義必勝與“勝者為王”
五 餘論
第十七講 民本與任賢
一 以民為本
二 任賢之力
第十八講 王道與霸道
一 “大德”與“小惠”
二 以德治國
三 以德服人
第十九講 大同理想
一 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
二 聚和堂試驗
三 康有為的《大同書》
第二十講 當代儒學與中國政治
一 儒學不是一陣風
二 儒學就像一江水
三 儒學滋潤政治神經
第二十一講 中國傳統科學
一 科學是什麼
二 中國有沒有科學
三 中學數理化課本上為什麼沒有中國人的名字
四 醫學、西醫與中醫
第二十二講 中國的四大刨新
一 物質文明的創新
二 文明制度的創新
三 理論的創新
四 科技的創新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前言
第一講 規矩的作用
第二講 入則孝之一
第三講 入則孝之二
第四講 入則孝之三
第五講 入則孝之四
第六講 弟之一
第七講 弟之二
第八講 謹之一
第九講 謹之二
第十講 謹之三
第十一講 謹之四
第十二講 信之一
第十三講 信之二
第十四講 信之三
第十五講 信之四
第十六講 信之五
第十七講 泛愛眾之一
第十八講 泛愛眾之二
第十九講 泛愛眾之三
第二十講 親仁
第二十一講 餘力學文之一
第二十二講 餘力學文之二
文摘
三 義利觀與市場經濟
在義利問題上,一般儒家都是強調重義輕利的。有的人說儒家這一觀念
與市場經濟不協調,妨礙市場經濟的發展。他們認為,儒學不利於經濟的發
展,阻礙了科技的進步,違背社會的文明。中國的落後都是儒學造成的。我
認為這是需要分析研究的問題。我在這裡只講一個問題:儒學是否妨礙了經
濟的發展。
這要從歷史事實與理論研究兩方面來分析。儒學創立兩千多年了,在漢
代獨尊儒術以後,出現過漢唐盛世,以至宋元明清幾朝,中國的經濟一直居
於世界領先地位。到了清朝,中國的產值在世界經濟的比重,也超過當今的
美國。儒學沒有妨礙中國經濟的發展,應該是歷史事實。從理論上說,孔子
提倡富民。儒家在講義利關係時,主張重義輕利。以為輕利就是不要利,這
是許多人的普遍誤解,或曲解。
《論語·雍也》記載:“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日:毋!以
與爾鄰里鄉黨乎!”原思就是孔子的學生原憲。他很窮,當了孔子的管家,
覺得“九百”薪水太多,不要。孔子批評他,認為不要是不對的,要了,自
己用不了,可以救濟鄉里窮困人家。朱熹的解釋:“言常祿不當辭。”不接
受正常的薪水,也是不義。並不是“辭”錢財就是對的。孔子的學生子貢是
很會預測市場的,他從事商業活動,賺了很多錢。魯國規定誰能花錢把在外
國當奴婢的魯國人贖回來,可以到政府那裡領取一些錢,作為補償金。子貢
贖了一些人回來,因為他自己錢多,就不去政府那裡領取補償金,受到孔子
的批評。孔子說,不能因為你有錢,就不去領取補償金。做事情,要考慮如
何合適,才能作為民眾的榜樣。你這么做,今後魯國人在外國當奴隸,再沒
有人去贖了。在這裡,不拿錢是不義,拿錢才是義。王充認為子貢“讓而止
善”。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路救了一個落水的人,那人的家長用一頭牛來表
示感謝之情,子路接受了。孔子說:“魯國人今後一定很熱心於拯救落水的
人。”當時,一頭牛是價值十分昂貴的酬謝品。王充說子路“受而觀德”(
《論衡·定賢篇》)。接受了謝禮,等於倡導了做好事。
從此可見,儒家重義輕利,並不是不要利,只是強調要拿合理的利,不
合理的不應該拿,“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下》)該取的
不取也是不義的。當然講義利之辨,儒家主要反對當權者貪污受賄,那是“
不義之財”。簡單地說,儒家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要財,不是
儒家的主張。
公儀休任魯國相,他辦完公事,回家,吃飯的時候,就問葵菜價錢,家
里人說不要錢,是自己家種的。他聽後很生氣,說:“我們拿了俸祿,還要
自己種菜,這不是奪了菜農的利益嗎?”說完就到菜園裡,把葵菜都拔掉。
他有一次回家,看見夫人正在織布,他認為她奪了女工的利益,就把夫人休
了。這是有名的“拔葵出妻”的故事。公儀休任國相,有人投其所好,給他
送魚來,他不受。了解他的人說:“您不是很喜歡吃魚嗎?給您送魚來,為
什麼不要呢?”公儀休說:“我收了魚,以後當不成國相,就沒有人給我送
魚,我就吃不上魚了。我不收魚,一直當著國相,還怕沒有魚吃嗎?正因為
我愛吃魚,所以我不收別人送的魚。”有人議論,認為公儀休真正會為自己
打算,真正懂得珍愛自己。我們現在的幹部也應該這樣珍愛自己。何必為了
一點小利而污了一生清白。
孟子也非常重視義,他說,如果讓他去殺一個無辜的人,就算給他天下
,他也不會去乾。他的做人原則,是要符合義。不要別人的哪怕是一分錢,
也不給別人一分錢。少了不要,再多也不要,哪怕給他億萬財富。如果自己
做出了貢獻,自己應該得的報酬,多少都要,問心無愧,可以“安富尊榮”
。從這裡可以看出,儒家所講的義不排斥物質利益,只是要求得到合理的物
質利益。取得自己應得的報酬,再多也是義,而不是利。朱熹曾經說過,吃
飯是天理,是義;過分的欲望追求,那才是貪慾,是利,是需要克服的。
對於收取別人的禮物,古今都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也都有一些流行的俗
語。孔子說“立功受祿”,現在叫做“無功不受祿”,曾參說“受人者畏人
,予人者驕人”,現在也有類似的說法,叫做“吃人者嘴短,拿人者手軟”
。為什麼嘴短手軟呢?就是‘‘畏”人家嘛!吃人家的請客,嘴油了,就不
敢提意見,就不敢批評。收了別人的禮物,該處理的事情,就下不了決心。
現在說哪兒治安不好,地痞流氓比較猖獗,很可能那裡的當權者吃請受賄,
或者與那些罪犯有許多牽連,不敢下手,或不忍下手,手軟了。當然也有這
種說法:“小偷坐監牢,中偷做檢討,大偷作報告。”
義是合理分配。重義是強調合理分配。分配不合理,財富再多,都被少
數人所壟斷,多數人受窮,兩極分化,社會就不安定。因此孔子說“不患寡
而患不均”。董仲舒說義利都是人所需要的,“義以養心,利以養身”,心
比身重要,所以要重義而輕利。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生取義,也都是
認為仁義道德比身體生命都更重要。不要利,不是儒家的思想。
社會公平是義,發財致富是利。對於我們現在來說,注重社會公平是極
端重要的,公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現在壟斷行業那么多,正
如董仲舒所說:“因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於下,民安能如之哉!”(
《漢書·董仲舒傳》引對策內容,中華書局本,第2520頁)富貴人家利用自
己的資產與勢力,與下面平民爭奪利益,平民怎么能爭過他們呢?這就是一
些有權勢的人一夜暴富的根本原因。他們不是勞動致富,而是壟斷致富,是
權力的交易致富,是司馬遷批評的最下等的“奸富”。貧富差別擴大,富者
驕奢淫逸,貧者窮急愁苦,社會就不會安定。抑制壟斷,傾斜弱勢,縮小差
別,維護公平,這是為政的大德。如果這方面沒有做好,只宣傳捐款救助,
杯水車薪,小惠不解決整個社會公平的問題。政府的執政能力,就要看社會
公平的程度,維護不了公平,就是執政能力差。什麼表面文章也掩蓋不了這
一問題。從報上可以看到的是,電的成本降低了,電價卻漲了;送一瓶牛奶
三分錢,送市內一封平信六角錢;美國人工資比中國人高許多,而打中美之
間的電話,美國反比中國便宜;台灣收入最低的行業是銀行職員和郵電職員
,而大陸這兩行業職員工資比教授還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P48-51
在義利問題上,一般儒家都是強調重義輕利的。有的人說儒家這一觀念
與市場經濟不協調,妨礙市場經濟的發展。他們認為,儒學不利於經濟的發
展,阻礙了科技的進步,違背社會的文明。中國的落後都是儒學造成的。我
認為這是需要分析研究的問題。我在這裡只講一個問題:儒學是否妨礙了經
濟的發展。
這要從歷史事實與理論研究兩方面來分析。儒學創立兩千多年了,在漢
代獨尊儒術以後,出現過漢唐盛世,以至宋元明清幾朝,中國的經濟一直居
於世界領先地位。到了清朝,中國的產值在世界經濟的比重,也超過當今的
美國。儒學沒有妨礙中國經濟的發展,應該是歷史事實。從理論上說,孔子
提倡富民。儒家在講義利關係時,主張重義輕利。以為輕利就是不要利,這
是許多人的普遍誤解,或曲解。
《論語·雍也》記載:“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日:毋!以
與爾鄰里鄉黨乎!”原思就是孔子的學生原憲。他很窮,當了孔子的管家,
覺得“九百”薪水太多,不要。孔子批評他,認為不要是不對的,要了,自
己用不了,可以救濟鄉里窮困人家。朱熹的解釋:“言常祿不當辭。”不接
受正常的薪水,也是不義。並不是“辭”錢財就是對的。孔子的學生子貢是
很會預測市場的,他從事商業活動,賺了很多錢。魯國規定誰能花錢把在外
國當奴婢的魯國人贖回來,可以到政府那裡領取一些錢,作為補償金。子貢
贖了一些人回來,因為他自己錢多,就不去政府那裡領取補償金,受到孔子
的批評。孔子說,不能因為你有錢,就不去領取補償金。做事情,要考慮如
何合適,才能作為民眾的榜樣。你這么做,今後魯國人在外國當奴隸,再沒
有人去贖了。在這裡,不拿錢是不義,拿錢才是義。王充認為子貢“讓而止
善”。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路救了一個落水的人,那人的家長用一頭牛來表
示感謝之情,子路接受了。孔子說:“魯國人今後一定很熱心於拯救落水的
人。”當時,一頭牛是價值十分昂貴的酬謝品。王充說子路“受而觀德”(
《論衡·定賢篇》)。接受了謝禮,等於倡導了做好事。
從此可見,儒家重義輕利,並不是不要利,只是強調要拿合理的利,不
合理的不應該拿,“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下》)該取的
不取也是不義的。當然講義利之辨,儒家主要反對當權者貪污受賄,那是“
不義之財”。簡單地說,儒家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要財,不是
儒家的主張。
公儀休任魯國相,他辦完公事,回家,吃飯的時候,就問葵菜價錢,家
里人說不要錢,是自己家種的。他聽後很生氣,說:“我們拿了俸祿,還要
自己種菜,這不是奪了菜農的利益嗎?”說完就到菜園裡,把葵菜都拔掉。
他有一次回家,看見夫人正在織布,他認為她奪了女工的利益,就把夫人休
了。這是有名的“拔葵出妻”的故事。公儀休任國相,有人投其所好,給他
送魚來,他不受。了解他的人說:“您不是很喜歡吃魚嗎?給您送魚來,為
什麼不要呢?”公儀休說:“我收了魚,以後當不成國相,就沒有人給我送
魚,我就吃不上魚了。我不收魚,一直當著國相,還怕沒有魚吃嗎?正因為
我愛吃魚,所以我不收別人送的魚。”有人議論,認為公儀休真正會為自己
打算,真正懂得珍愛自己。我們現在的幹部也應該這樣珍愛自己。何必為了
一點小利而污了一生清白。
孟子也非常重視義,他說,如果讓他去殺一個無辜的人,就算給他天下
,他也不會去乾。他的做人原則,是要符合義。不要別人的哪怕是一分錢,
也不給別人一分錢。少了不要,再多也不要,哪怕給他億萬財富。如果自己
做出了貢獻,自己應該得的報酬,多少都要,問心無愧,可以“安富尊榮”
。從這裡可以看出,儒家所講的義不排斥物質利益,只是要求得到合理的物
質利益。取得自己應得的報酬,再多也是義,而不是利。朱熹曾經說過,吃
飯是天理,是義;過分的欲望追求,那才是貪慾,是利,是需要克服的。
對於收取別人的禮物,古今都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也都有一些流行的俗
語。孔子說“立功受祿”,現在叫做“無功不受祿”,曾參說“受人者畏人
,予人者驕人”,現在也有類似的說法,叫做“吃人者嘴短,拿人者手軟”
。為什麼嘴短手軟呢?就是‘‘畏”人家嘛!吃人家的請客,嘴油了,就不
敢提意見,就不敢批評。收了別人的禮物,該處理的事情,就下不了決心。
現在說哪兒治安不好,地痞流氓比較猖獗,很可能那裡的當權者吃請受賄,
或者與那些罪犯有許多牽連,不敢下手,或不忍下手,手軟了。當然也有這
種說法:“小偷坐監牢,中偷做檢討,大偷作報告。”
義是合理分配。重義是強調合理分配。分配不合理,財富再多,都被少
數人所壟斷,多數人受窮,兩極分化,社會就不安定。因此孔子說“不患寡
而患不均”。董仲舒說義利都是人所需要的,“義以養心,利以養身”,心
比身重要,所以要重義而輕利。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生取義,也都是
認為仁義道德比身體生命都更重要。不要利,不是儒家的思想。
社會公平是義,發財致富是利。對於我們現在來說,注重社會公平是極
端重要的,公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現在壟斷行業那么多,正
如董仲舒所說:“因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於下,民安能如之哉!”(
《漢書·董仲舒傳》引對策內容,中華書局本,第2520頁)富貴人家利用自
己的資產與勢力,與下面平民爭奪利益,平民怎么能爭過他們呢?這就是一
些有權勢的人一夜暴富的根本原因。他們不是勞動致富,而是壟斷致富,是
權力的交易致富,是司馬遷批評的最下等的“奸富”。貧富差別擴大,富者
驕奢淫逸,貧者窮急愁苦,社會就不會安定。抑制壟斷,傾斜弱勢,縮小差
別,維護公平,這是為政的大德。如果這方面沒有做好,只宣傳捐款救助,
杯水車薪,小惠不解決整個社會公平的問題。政府的執政能力,就要看社會
公平的程度,維護不了公平,就是執政能力差。什麼表面文章也掩蓋不了這
一問題。從報上可以看到的是,電的成本降低了,電價卻漲了;送一瓶牛奶
三分錢,送市內一封平信六角錢;美國人工資比中國人高許多,而打中美之
間的電話,美國反比中國便宜;台灣收入最低的行業是銀行職員和郵電職員
,而大陸這兩行業職員工資比教授還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P48-51
序言
曾國藩幼時家境寒素,資質普通,梁啓超甚至認為曾國藩在同時代眾多
人傑中堪稱“最鈍拙”。曾國藩以中人之資,在國運衰微之時,卻能創下立
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成為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其最大的秘訣就是
善於讀書。曾國藩一生讀書甚多,而對於《孟子》用力尤勤。
曾國藩讀《孟子》,不同於經師、講師,不是為了書面的知識和學問,
也不是為了在講壇上誇誇其談、標新立異,而是始終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
內則修養德性,立志成聖;外則經世濟民,以成王道。既要做實事,就不能
不和外界接觸,如果想把孟子所持有的理念、信念加以運用的話。那就更應
該積極入濁世磨鍊自己,直到能夠自如地應付方方面面,而不會遭受挫敗。
就是這能經得起現實的嚴苛考驗的套用之學.才是天下最大的學問,而非空
泛的紙上談兵。曾國藩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行的不是誇誇其談的禮義文章
、道德說教,所以梁啓超說曾國藩之言“字字皆得之閱歷而切於實際”。都
來自於實戰經驗,來自於質樸的持守,“故其親切有味”,對我們現實的為
人、處世、做事都能夠在操作層面上有很大的啟發。
孟子(約前385—約前304年)名軻,出生於鄒國(故城在今山東鄒縣),距
孔子的家鄉不遠。司馬遷在《史記》中只為他作了一篇一百四十字的傳記,
後人對他生平的了解十分粗略。據說他的父親名激,很早就去世了,孟軻實
際由他的母親撫養長大,孟子在幼年很得力於母親的教誨,“孟母三遷”的
故事從漢代的《列女傳》開始,被作為賢母教子的典範事例而廣泛流傳。
關於《孟子》一書,司馬遷在《史記·孟荀列傳》中說是孟子和“萬章
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志,作《孟子》七篇”。根據這段史料,
《孟子》一書,雖有“萬章之徒”參與編撰,但主要作者還是孟子自己,而
且在孟子生前便已完成。所以朱熹對《孟子》一書的文風也高度讚揚,認為
《孟子》“首尾文字一體,無些子瑕疵”,“七篇筆勢如熔鑄而成,非綴緝
可就”,因而可以從《孟子》人手學習“作文之法”。我們現在所看到的《
孟子》,在孟子死後經過其門徒的編訂,所以對於當時的諸侯皆稱諡號。
現在流傳的《孟子》共有七篇,約三萬五千餘字,據《漢書·藝文志·
諸子略》的記載,西漢時的《孟子》傳本有十一篇,今本《孟子》七篇屬“
內篇”,另有《性善》、《辨文》、《說孝經》、《為政》等四篇為“外篇
”。東漢時為《孟子》作注的趙岐認為,這四篇的文辭、風格與“內篇”有
很大的差異,可能是後人的偽作,所以後來就逐漸亡佚了。至於現在所傳的
《孟子外書》四篇則出於明人偽撰。
《孟子》一書,原來只是一般性的儒家著作,自漢唐以來,不列於學官
。東漢王充有《刺孟》之作,對《孟子》大加撻伐。宋代的司馬光、晁說之
等人也把《孟子》當作“諸子”之一,認為他還不配當“聖人”。不過自唐
代開始,由於儒家“道統”說的提出,《孟子》的地位漸漸抬高,“孔孟”
並稱的提法,逐漸取代了“周公孔子”並稱的提法。五代後蜀主孟昶命毋昭
裔楷書《易》、《書》、《詩》、《儀禮》、《周禮》、《禮記》、《公羊
》、《穀梁》、《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刻石,是《孟子》列
入“經書”的開始。到了宋代,經過二程的鼓吹,朱熹《四書》的編纂,《
孟子》作為“經”的地位才正式固定下來,並出現了“十三經”的提法。
現存最早的《孟子》注本,是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在其《題辭》
中說《孟子》是“擬聖而作”,也就是說,《孟子》是模仿《論語》而作的
,這一點和《孟子》同時的其他著作有所不同。《墨子》、《荀子》、《莊
子內篇》等書,成書年代和形式與《孟子》相類,但它們每篇各有主旨,而
篇名也與主旨相符。《孟子》卻不同,各章之間並沒有邏輯關係,各篇也無
主旨,只是積章成篇,篇名也只是撮取每篇第一句話中的幾個字,並無含義
。這些都類似於由門下弟子後人編撰的《論語》而不同於《墨子》、《苟子
》、《莊子內篇》。趙岐、王充等人,也因此把《孟子》看作是《論語》的
“傳”,也就是不把《孟子》當作獨立的著作,而是把它看作是《論語》這
部“經”的一個注釋。趙岐把《孟子》七篇分為上下卷,各取每篇第一句中
的二或三個字,加“上”、“下”命名,後世的注本多從之,遂成為《孟子
》一書的通用篇名。
南宋朱熹取二程、張載、范祖禹、呂希哲、呂大臨等幾家之說.加工薈
萃,條疏整理,編成《孟子精義》,後改名為《集義》。晚年又取其中最為
精當者,編成《孟子集注》,朱熹的《孟子集注》是宋人注釋《孟子》的代
表作,也是闡述新儒家(理學)思想的經典之作。經學史家周予同先生評論《
孟子集注》說:“當微言大義之際,托經學以言哲學,實自有其宋學之主觀
的立場。”(《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朱熹》)其對《孟子》的章句,也多
為後世遵循。朱熹又從《禮記》中取出《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
》、《孟子》合編為四書,《孟子》地位大為提高。到了明清兩朝,規定科
舉考試中八股文的題目從《四書》中選取,且要“代聖人立言”,於是任何
讀書人都不得不把《孟子》讀得滾瓜爛熟了。
《朱子語類》、《朱子遺書》中,提到朱熹還編撰過《孟子要略》一書
,不過是書歷代書目都沒有記載,後世也沒有流傳。
道光二十九年(1849),曾國藩刻印了《孟子要略》一書。在序言中,曾
國藩謂是書是他的好友劉傳瑩從金履祥的《孟子集注考證》中搜緝而成。其
實劉傳瑩並沒有完成《孟子要略》的整理便因病去世。曾國藩因劉傳瑩之囑
托,緝成《孟子要略》,並加案語。朱熹的《孟子要略》早已遺佚,就算從
新搜緝,也已失原貌。所以,《孟子要略》與其說反映了朱熹對《孟子》的
理解,毋寧說更多體現了曾國藩對《孟子》的閱讀次序、主旨提煉和心得體
會。
前文提到《孟子》模仿《論語》,各章節之間無邏輯聯繫,孟子如此編
次,自有其理由,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卻往往不得要領。曾國藩《孟子要
略》把《孟子》全書的章節分門別類,歸為七個主旨。第一篇論“人性本善
”,第二篇論“孝弟之道”,第三篇論“義利之辨”,第四篇論“王霸之辨
”,第五篇論“治道之要”,第六篇“尚論古人”,第七篇自言“為學要領
”,其間列舉各家釋注考證,並為校正其訛謬處。又多加案語,指明一篇之
大要。這樣一來,《孟子》全書變得條理分明,初學者自可尋繹而入,而不
致迷失方向,其嘉惠於後學者至鉅焉。
本書就是根據曾國藩的《孟子要略》編輯而成。曾國藩是古今有數的善
讀書者,在《孟子要略》中,其片言隻語,無不指明如何把《孟子》用於實
踐運用的方法。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是不是誰都可學堯舜而成為堯
舜,或不敢說;但是曾國藩修身治德、經世致用的思想精髓和行為模式.大
家都可以掌握、都可以學會。所以讀本書,同時也是領悟曾國藩的讀書方法
。
薛傑
人傑中堪稱“最鈍拙”。曾國藩以中人之資,在國運衰微之時,卻能創下立
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成為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其最大的秘訣就是
善於讀書。曾國藩一生讀書甚多,而對於《孟子》用力尤勤。
曾國藩讀《孟子》,不同於經師、講師,不是為了書面的知識和學問,
也不是為了在講壇上誇誇其談、標新立異,而是始終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
內則修養德性,立志成聖;外則經世濟民,以成王道。既要做實事,就不能
不和外界接觸,如果想把孟子所持有的理念、信念加以運用的話。那就更應
該積極入濁世磨鍊自己,直到能夠自如地應付方方面面,而不會遭受挫敗。
就是這能經得起現實的嚴苛考驗的套用之學.才是天下最大的學問,而非空
泛的紙上談兵。曾國藩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行的不是誇誇其談的禮義文章
、道德說教,所以梁啓超說曾國藩之言“字字皆得之閱歷而切於實際”。都
來自於實戰經驗,來自於質樸的持守,“故其親切有味”,對我們現實的為
人、處世、做事都能夠在操作層面上有很大的啟發。
孟子(約前385—約前304年)名軻,出生於鄒國(故城在今山東鄒縣),距
孔子的家鄉不遠。司馬遷在《史記》中只為他作了一篇一百四十字的傳記,
後人對他生平的了解十分粗略。據說他的父親名激,很早就去世了,孟軻實
際由他的母親撫養長大,孟子在幼年很得力於母親的教誨,“孟母三遷”的
故事從漢代的《列女傳》開始,被作為賢母教子的典範事例而廣泛流傳。
關於《孟子》一書,司馬遷在《史記·孟荀列傳》中說是孟子和“萬章
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志,作《孟子》七篇”。根據這段史料,
《孟子》一書,雖有“萬章之徒”參與編撰,但主要作者還是孟子自己,而
且在孟子生前便已完成。所以朱熹對《孟子》一書的文風也高度讚揚,認為
《孟子》“首尾文字一體,無些子瑕疵”,“七篇筆勢如熔鑄而成,非綴緝
可就”,因而可以從《孟子》人手學習“作文之法”。我們現在所看到的《
孟子》,在孟子死後經過其門徒的編訂,所以對於當時的諸侯皆稱諡號。
現在流傳的《孟子》共有七篇,約三萬五千餘字,據《漢書·藝文志·
諸子略》的記載,西漢時的《孟子》傳本有十一篇,今本《孟子》七篇屬“
內篇”,另有《性善》、《辨文》、《說孝經》、《為政》等四篇為“外篇
”。東漢時為《孟子》作注的趙岐認為,這四篇的文辭、風格與“內篇”有
很大的差異,可能是後人的偽作,所以後來就逐漸亡佚了。至於現在所傳的
《孟子外書》四篇則出於明人偽撰。
《孟子》一書,原來只是一般性的儒家著作,自漢唐以來,不列於學官
。東漢王充有《刺孟》之作,對《孟子》大加撻伐。宋代的司馬光、晁說之
等人也把《孟子》當作“諸子”之一,認為他還不配當“聖人”。不過自唐
代開始,由於儒家“道統”說的提出,《孟子》的地位漸漸抬高,“孔孟”
並稱的提法,逐漸取代了“周公孔子”並稱的提法。五代後蜀主孟昶命毋昭
裔楷書《易》、《書》、《詩》、《儀禮》、《周禮》、《禮記》、《公羊
》、《穀梁》、《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刻石,是《孟子》列
入“經書”的開始。到了宋代,經過二程的鼓吹,朱熹《四書》的編纂,《
孟子》作為“經”的地位才正式固定下來,並出現了“十三經”的提法。
現存最早的《孟子》注本,是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在其《題辭》
中說《孟子》是“擬聖而作”,也就是說,《孟子》是模仿《論語》而作的
,這一點和《孟子》同時的其他著作有所不同。《墨子》、《荀子》、《莊
子內篇》等書,成書年代和形式與《孟子》相類,但它們每篇各有主旨,而
篇名也與主旨相符。《孟子》卻不同,各章之間並沒有邏輯關係,各篇也無
主旨,只是積章成篇,篇名也只是撮取每篇第一句話中的幾個字,並無含義
。這些都類似於由門下弟子後人編撰的《論語》而不同於《墨子》、《苟子
》、《莊子內篇》。趙岐、王充等人,也因此把《孟子》看作是《論語》的
“傳”,也就是不把《孟子》當作獨立的著作,而是把它看作是《論語》這
部“經”的一個注釋。趙岐把《孟子》七篇分為上下卷,各取每篇第一句中
的二或三個字,加“上”、“下”命名,後世的注本多從之,遂成為《孟子
》一書的通用篇名。
南宋朱熹取二程、張載、范祖禹、呂希哲、呂大臨等幾家之說.加工薈
萃,條疏整理,編成《孟子精義》,後改名為《集義》。晚年又取其中最為
精當者,編成《孟子集注》,朱熹的《孟子集注》是宋人注釋《孟子》的代
表作,也是闡述新儒家(理學)思想的經典之作。經學史家周予同先生評論《
孟子集注》說:“當微言大義之際,托經學以言哲學,實自有其宋學之主觀
的立場。”(《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朱熹》)其對《孟子》的章句,也多
為後世遵循。朱熹又從《禮記》中取出《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
》、《孟子》合編為四書,《孟子》地位大為提高。到了明清兩朝,規定科
舉考試中八股文的題目從《四書》中選取,且要“代聖人立言”,於是任何
讀書人都不得不把《孟子》讀得滾瓜爛熟了。
《朱子語類》、《朱子遺書》中,提到朱熹還編撰過《孟子要略》一書
,不過是書歷代書目都沒有記載,後世也沒有流傳。
道光二十九年(1849),曾國藩刻印了《孟子要略》一書。在序言中,曾
國藩謂是書是他的好友劉傳瑩從金履祥的《孟子集注考證》中搜緝而成。其
實劉傳瑩並沒有完成《孟子要略》的整理便因病去世。曾國藩因劉傳瑩之囑
托,緝成《孟子要略》,並加案語。朱熹的《孟子要略》早已遺佚,就算從
新搜緝,也已失原貌。所以,《孟子要略》與其說反映了朱熹對《孟子》的
理解,毋寧說更多體現了曾國藩對《孟子》的閱讀次序、主旨提煉和心得體
會。
前文提到《孟子》模仿《論語》,各章節之間無邏輯聯繫,孟子如此編
次,自有其理由,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卻往往不得要領。曾國藩《孟子要
略》把《孟子》全書的章節分門別類,歸為七個主旨。第一篇論“人性本善
”,第二篇論“孝弟之道”,第三篇論“義利之辨”,第四篇論“王霸之辨
”,第五篇論“治道之要”,第六篇“尚論古人”,第七篇自言“為學要領
”,其間列舉各家釋注考證,並為校正其訛謬處。又多加案語,指明一篇之
大要。這樣一來,《孟子》全書變得條理分明,初學者自可尋繹而入,而不
致迷失方向,其嘉惠於後學者至鉅焉。
本書就是根據曾國藩的《孟子要略》編輯而成。曾國藩是古今有數的善
讀書者,在《孟子要略》中,其片言隻語,無不指明如何把《孟子》用於實
踐運用的方法。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是不是誰都可學堯舜而成為堯
舜,或不敢說;但是曾國藩修身治德、經世致用的思想精髓和行為模式.大
家都可以掌握、都可以學會。所以讀本書,同時也是領悟曾國藩的讀書方法
。
薛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