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塔運河

耶塔運河

瑞典中南部是一個東西瀕海的半島,中間高,兩岸低。瑞典兩大湖泊維持恩湖和維納恩湖並列其間,又形成了兩湖之間高起,兩湖沿岸低下的地勢。在這樣忽高忽低的湖河之間開鑿運河,人們不得不用節節的閘門來調節水位,這便出現了運河全線大小65座水閘的巨大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耶塔運河
  • 地理位置:瑞典境內
  • 全長:600多公里
  • 特色:運河全線大小65座水閘的巨大工程
工程分區,導遊耶塔河,地理位置,戰略意義,

工程分區

人工運河和水閘工程,大體可分為三段。第一段,在西部,即耶塔河上接連維納恩湖地段的特勞海坦地區;第二段為中部,即兩大湖之間的托萊寶達地區;第三段為東部,即維特恩湖以東的寶蘭—勞克森地區。運河最早的開發,就是從第一段開始的。那裡有一條82公里長的自然河,即耶塔河,它從維納恩湖通往瑞典西部的出海口哥德堡。但是,在離大湖不遠的特勞海坦地段,耶塔河流經山坡和斷崖,河水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由大湖的湖口維納斯堡到耶塔河上的小艾迪特鎮,約30公里的地段,落差足有43.8米之多。為了打通從維納恩湖到哥德堡的航道,從1607年起在小艾迪特建起了第一座水閘,到1800年,人們開山劈嶺,終於在特勞海坦開通了前後有八道閘門組成的第一條水道,從此打開了由維納恩湖到哥德堡的航程。此後,又先後兩次改建並加寬了航道。中段的托萊寶達地區和東段的寶蘭—勞克森地區的運河,於1810年開工興建,1829年建成。由於運河是從自然河耶塔河上開發的,故稱為耶塔運河。

導遊耶塔河

對這樣一條景色壯麗的運河,作一次全程的遊覽,自然是一次美的享受。如果從東端的斯德哥爾摩登船啟程,很快便進入素稱為瑞典搖籃的梅拉萊湖。湖中星羅棋布著400餘大小島嶼,島上布滿了蒼松翠柏。有些島嶼間距狹窄,遊船就像從松柏搭起的長廊里穿過。出梅拉萊湖,南下進入波羅的海,航行175.9公里,到達索德雪坪市,由此往西進入運河的寶蘭—勞克森地區。從此步步登高,經過這一地區的37座水閘。當到達寶蘭湖的最高水閘時,遊船已上升到海平面之上的73米了,這是運河全程的次高點。從此前進,水位開始下降。船離寶蘭湖,經瓦德斯特納鎮,啟程橫渡維特恩湖,湖上航行32公里,到達對岸的卡爾斯堡,這時船體已下降到海平面之上的15.8米的高度。但由此繼續西進,又將逐步升高,直到維納恩湖東岸城鎮朔濤坡,要經過21道水閘,並通過運河的最高點哈斯濤坡水閘。在這裡,船體要被托起離海平面以上91.5米的高度。這一地段的運河,大部是穿山鑿就,工程艱巨,河寬7米,這是運河最窄的地段。船隻從朔濤坡進入維納恩湖,在湖上航行122公里。當船到湖心時,憑欄四望,只見水天一色,煙波浩渺。湖面遊艇飛渡,遠處白帆點點,賞心悅目。可惜在湖面航行,晴天太少,常是陰雨霏霏。湖光未曾飽嘗,便抵達大湖的出口城市維納斯堡,這時船體已下降到43.9米的高度。由此南行,進入運河的策源地特勞海坦地段,在這一段,先經過布靈克拜里斯庫爾水閘,再進入特勞海坦,這是現在使用的水道和四座水閘,是1916年啟用的,1972~1975年進行過重修,使之更現代化了。船隻通過四座水閘,需要45分鐘,由此通過的貨輪,每年約有7000餘艘,貨物400餘萬噸,而夏季通過這裡的遊船約5000艘。特勞海坦水閘的過船,是旅遊業的一大景觀,每年夏季都能吸引來30多萬遊客。在離水閘不遠,有片叫做“國王洞”的山岩,在人工磨平、青苔叢生的石面上,刻著國王的王冠,這是一塊形式獨特的“國王參觀簽名簿”。船一過特勞海坦南邊的最後一座水閘——小艾迪特,就可一路暢通地在耶塔河上順流而下,直達運河西端終點哥德堡市。全程需要花費整整三天兩夜的時間。

地理位置

耶塔運河位於瑞典境內,從東到西,接連瑞典南部的湖泊、河流,綿延600多公里,幾乎不為世人所知。從首都斯德哥爾摩到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把波羅的海和北海連線起來。兩海穿陸的通航,比從南端繞行縮短了2/5的航程。無疑,這給瑞典的經濟、文化、旅遊,以致國防,都帶來巨大的益處。

戰略意義

它既沒有巴拿馬和蘇伊士運河那樣溝通大洲大洋的戰略地位,也沒有它們那么遼闊的水面和洶湧的波濤。然而,耶塔運河也有它獨具的性格。在那森林覆蓋的峽谷和富有田園詩般情趣的田野上,滴翠的松柏和芳香的油菜花,陪伴著耶塔運河在安詳地低聲細語。它像一位文靜嫻雅的少女,在那裡微笑著,彬彬有禮地照應著世界各地南來北往的遊客;而在那高大的水閘地區,隨著一扇扇閘門的啟動,它似乎突然變得暴躁了:耶塔運河出現了萬馬奔騰、雷霆萬鈞之勢,像巨龍、像雄獅,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咆哮。但是,它又總是馴服而準確地履行它的職責,平安穩當地把每條船隻高舉輕落,送它們順利地上路;同時把另一批船隻迎進自己的懷抱。就是這樣溫柔而善良的運河,像一條鑲嵌在瑞典國土上碧綠的緞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