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把村

者把村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龍場營鎮者把村位於畢節市東部、距畢節市100公里,距政府所在地4公里,與金沙馬路鄉比鄰。全村下轄14個村民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者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貴州
  • 人口:2914人
地理氣候,土地資源,生態環境,發展規劃,基本情況,總體思路,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發展計畫,發展舉措,發展保障,地圖信息,

地理氣候

者把地勢高低差別較大射諒道,水資源睏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里人畜飲水困難。但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年平均氣溫14.7-15.1℃,其氣候特點是:夏季清涼,冬季暖和。適應農作物的生長。

土地資源

全村有耕地1780畝,荒地200畝;人均耕地0.5畝,人均耕地偏少。農作物稻穀、玉米、花生、馬鈴薯、小麥高粱等朵獄和章為主。

生態環境

全村森林覆蓋率5%。土地墾植率高。

發展規劃

基本情況

龍場營鎮者把村位於畢節市東部、距畢節市100公里,距政府所在地4公里,與金沙馬路鄉比鄰。全村下轄14個村民組。全村有耕地1780畝,荒地200畝;全村總戶數611戶,總人口2914人,少數民族人口560人(彝族為主),占全村人口的20.6%;總勞動力1714人,其中:全年外出打工280人。黨員42人。

總體思路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強村升位”發展戰略,深刻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村的戰略目標,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為抓手,以提高少數民族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特殊困難為切入點,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繼續加大對少數民族村的扶持力度,推進少數民族經濟和社會事業跨越發展,著力改善民生,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事業走上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的新路子。
者把村

發展定位

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重點建設一批對帶動當地發展起重大作用的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網路等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優先安排與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農田水利、人畜飲水、電力通信、鄉村道路、村莊整治等項目,加快民族村建設步伐,積極推進民族民眾與時俱進的工作。

發展目標

本村是少數民族村寨,經濟基礎薄,人均收入少,交通環境嚴重製約了本村的經濟發展,本村2013年以發展思路、發展定位為目標,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

發展計畫

一、養殖方面:本村繼續加大以核桃產業為支撐,以貧困戶增收為目的,大力發展以養豬、牛、羊為主的養殖業,2013年,發展養豬20頭以上的養豬戶30戶,100頭以上的養豬戶10戶,戒姜市促10頭以上的養牛戶20戶,100隻雞養殖戶30戶,基本上每戶均達到養1頭牛,2頭豬,30隻雞的規模。棕促射
二、種植方面:繼續加大原核桃種植拒旬辨的管護,從2013年開始,種植大棚蔬菜試點100畝,中藥材200畝,金銀花300畝,高梁300畝,魔芋100畝,到2015年,全面鋪開全村的種植面積,實現林下養雞10000隻,人均收入達4500元,使民眾的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
三、交通水泥方面:硬化公路1公里,到2015年,全村的通組公路硬化達90%以上,串戶路硬化達80%以上,全面完成全村的危房改造。
四、文化生化方面: 到2015年,建1個面積為2畝的文化廣場。建3個面積為1.5畝的文化小廣場

發展舉措

一是著力解決少數民族民眾貧困問題。優先將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村納入扶貧整村推進規劃,完善少數民族特困戶、殘疾人、五保戶等特困民眾的幫扶措施,採取直接幫扶的措施幫助他們解決住房、低保、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困難問題。深入開展扶貧結對活動,形成幫扶長效機制,不斷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民族民眾收入水平。“十二五”時期,少數民族貧困人口減少、貧困程度緩解和貧困民眾收入增加的幅度高於全鎮平均水平。
二是努力提高少數民族教育科技水平。大采紙力推進少數民族村科學知識,推廣先進適用技術。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大力開展科技下村活動。建設民族村科普畫廊、科普櫥窗等科普設施,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少數民族新型農民。
三是積極發展少數民族文化體育事業。採取優惠政策頁阿危,大力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弘揚少數民族文化。建立符合省定建設標準和功能的綜合文化站,民族村建設村文化活動中心,進一步滿足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少數民族村的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營建民族文化社會環境,辦好少數民族傳統節會。
四是紮實推進少數民族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完善民族村基層衛生服務網路。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資源配置比例和服務供給能力,完善民族村培育標準化中心村衛生服務機構,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鄉村一體化。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民族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8%以上。
五穩步提升少數民族社會福利水平。完善民族村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民族村養老服務網點基本養老服務功能,實現養老服務網點全覆蓋。

發展保障

一是落實規劃實施目標責任。
二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四是理清思路,創新村級經濟發展模式。

發展舉措

一是著力解決少數民族民眾貧困問題。優先將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村納入扶貧整村推進規劃,完善少數民族特困戶、殘疾人、五保戶等特困民眾的幫扶措施,採取直接幫扶的措施幫助他們解決住房、低保、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困難問題。深入開展扶貧結對活動,形成幫扶長效機制,不斷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民族民眾收入水平。“十二五”時期,少數民族貧困人口減少、貧困程度緩解和貧困民眾收入增加的幅度高於全鎮平均水平。
二是努力提高少數民族教育科技水平。大力推進少數民族村科學知識,推廣先進適用技術。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大力開展科技下村活動。建設民族村科普畫廊、科普櫥窗等科普設施,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少數民族新型農民。
三是積極發展少數民族文化體育事業。採取優惠政策,大力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弘揚少數民族文化。建立符合省定建設標準和功能的綜合文化站,民族村建設村文化活動中心,進一步滿足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少數民族村的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營建民族文化社會環境,辦好少數民族傳統節會。
四是紮實推進少數民族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完善民族村基層衛生服務網路。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資源配置比例和服務供給能力,完善民族村培育標準化中心村衛生服務機構,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鄉村一體化。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民族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8%以上。
五穩步提升少數民族社會福利水平。完善民族村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民族村養老服務網點基本養老服務功能,實現養老服務網點全覆蓋。

發展保障

一是落實規劃實施目標責任。
二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四是理清思路,創新村級經濟發展模式。

地圖信息

地址:七四零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