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文化遺產》是2023年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考古中國:文化遺產
- 作者:翟東強,謝九如
- 出版時間:2023年11月
-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 ISBN:9787500882527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考古中國:文化遺產》是2023年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考古中國:文化遺產》是2023年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從大明宮到滕王閣,從晉祠到雷峰塔,中國古代光輝燦爛的文明化讓世界矚目,而這些僅僅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小部分,那些埋藏在地下有著千百年歷史的文物、遺址將把您帶入...
《考古中國》是2022年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一部圖書,書中精選15個代表中華文明的大遺址等眾多場景,全彩呈現5000年中華文明。 內容簡介 2021年是中國考古百年,本書的15位作者從“50後”到“70後”,經歷了中國考古學的轉型與發展。這...
中國在北宋以來就形成了對古代遺物進行蒐集整理和研究的金石學傳統,它對於中國考古學,就象西方古物學對於近代考古學一樣,是一個積澱豐厚的歷史的基礎,也是一個源源不斷的知識與智慧的源泉。但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出現,是東西方文化交匯...
為了給世人揭開一個個困擾千百年的考古秘密,我們在央視節目的基礎上,策劃了這套“考古中國”系列叢書,分別是歷史名樓、消失的建築、文化遺產。本卷“歷史名樓”,主要講述歷史上的十大名樓:天一閣、黃鶴樓、鐘鼓樓、蓬萊閣、天心閣...
為了給世人揭開一個個困擾千百年的考古秘密,我們在央視節目的基礎上,策劃了這套“考古中國”系列叢書,分別是歷史名樓、消失的建築、文化遺產。本卷“消失的建築”,主要講述十大消失的建築:鹹陽宮、未央宮、永寧寺塔、大明宮、華清宮...
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始終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放在第一位,加強基本建設考古工作,堅守文物安全底線和紅線。完善基本建設考古管理制度,落實“先考古、後出讓”政策,明確項目、人員、經費等管理要求,嚴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
2023年9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在廣元市主持召開蜀道保護利用座談會,明確將蜀道考古納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推動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創新。遺址特色 結構 傳統意義上的蜀道是指周秦漢唐時期從長安(今陝西西安)翻越秦嶺、大巴山...
考古發掘的文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管理方法 國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科學規程對考古發掘工作全過程的科學管理,以保證考古發掘的科學性和文化遺產免遭破壞。內容 中國考古發掘管理的內容 考古發掘管理主要...
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因而殷都安陽排在中華古都之首。1961年3月4日,殷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13日,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
1959年夏,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從此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經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數十次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穫,1977年,夏鼐先生根據新的考古成果又將這類文化...
2015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華南史前考古研究基地”、“中國骨蚌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相繼落戶甑皮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1年以來,甑皮岩遺址博物館出版了《2010中國桂林·史前文化遺產國際高峰論壇論文集》、《桂林史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