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克塞爾蓋組是新疆區域地質測量大隊二分隊於1977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考克塞爾蓋組
- 外文名:Kaokesaiergai Fm
- 時代:上志留世(統)
命名,分布範圍,
命名
新疆區域地質測量大隊二分隊,1977年命名,與紅柳溝組[1]同物異名,已停用。?
分布範圍
西北,新疆。
考克塞爾蓋組是新疆區域地質測量大隊二分隊於1977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
秦典燮等,1977年命名;楊式溥等1981年介紹。特徵 包括凝灰質砂岩、礫岩,長石石英砂岩夾含礫砂屑灰岩。含珊瑚:Syringaxon sp.,Squameofavosites sp.,Pleurodictyum sp.,Barrandeophyllum sp.和腕足類:Acrospirifer sp.等。與下伏考克塞爾蓋組整合接觸。厚100-134米。
THecia-Mesofavosites -Cladopora組合;三葉蟲:Encrinurus;腕足類:Spirigerina supramarginalis,Grayina及頭足類、腹足類等。下與白山包組整合接觸;上與克拉麥里組或卓木巴斯套組整合或不整合接觸。厚340-1097米。同物異名 考克塞爾蓋組、塔里爾巴斯套組、阿蘇山組。分布 新疆奇台縣一帶(東準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