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失眠症的年患病率達5%,且低收入、教育程度低和喪偶等因素均可增加失眠症的發病率。據統計,65歲以上人群中,失眠症的發病率為20%~50%,女性高於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中樞神經系統會發生退行性改變,老年人會出現睡眠節律紊亂和夜間片段睡眠等症狀。有證據表明,失眠症會降低老年人對自身健康的評價、增加抑鬱症風險,引起認知功能減退。因此,對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病因和治療需要進一步的重視和認識,老年失眠症患者常伴有軀體性疾病和精神心理問題,病因治療是基礎,臨床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等。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老年失眠症
- 所屬科室:內科 - 神經內科
- 發病部位:頭部
- 主要症狀:失眠
- 主要病因:退行性
- 多發群體:老年人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是
一、病因及相關疾病,二、鑑別診斷,三、治療原則,1、藥物治療,2、心理治療,3、物理治療,
一、病因及相關疾病
老年失眠症病因與下列幾個因素有關:
1、生理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松果體功能逐漸減退,下丘腦視交叉上核中的褪黑素分泌減少、心內神經元血管加壓素的表達降低,都會改變睡眠結構,使睡眠覺醒周期的調節能力下降。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發生退行性改變,還可導致睡眠調節功能的下降。另外,老齡相關的晶狀體渾濁可使下丘腦視交叉上核對睡眠覺醒節律的調節能力下降。
2、原發性睡眠障礙
原發性睡眠障礙是一類非藥物或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礙,多見於老年人群,包括晝夜節律睡眠障礙(睡眠時相綜合徵和睡眠時相延遲綜合徵)、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阻塞型、中樞型或混合型)、不寧腿綜合徵和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等。患者可表現為失眠、白天嗜睡、夜間活動和不愉快的軀體感覺等症狀。
3、軀體疾病
老年人軀體疾病多樣,導致失眠症的軀體疾病主要有:①疼痛,如類風濕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骨骼肌疼痛和其他疼痛情況;②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悸、夜間呼吸困難、夜間型心絞痛;③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鼻塞);④消化系統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病、便秘、腹瀉和肛門瘙癢;⑤泌尿系統疾病,如尿頻、尿瀦留、膀胱排空不完全、尿失禁;⑥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卒中、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和癲癇;⑦其他還有瘙癢、婦女絕經後的潮熱等症狀。
4、心理因素
精神和心理因素是影響老年失眠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心理更脆弱且無助,老年人往往會感覺寂寞和孤獨。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容易產生悲觀和傷感等負性情緒。過於擔心家庭事務,但又力不從心,使得老年人容易抑鬱和焦慮。另外,喪偶、家庭關係不和諧、兒女不孝、經濟壓力大也會使老年人心情不好,甚至出現厭世觀念。失眠症是老年抑鬱症患者常見的症狀,且易合併軀體上的不適。同樣長期失眠的患者也容易合併抑鬱或焦慮障礙。此外,如果出現軀體性疾病,會進一步加重不良情緒的發生。
5、行為和環境因素
失眠症患者與正常人比較,存在對睡眠的不合理信念、夜間焦慮和非功能性睡眠行為等問題。患者表現為對失眠結果的擴大化,擔心失眠會導致嚴重的疾病,造成身體實質性損傷,並且將不良情緒歸咎於失眠。在老年人群中,白天小睡、提前上床、上床後活動(看書、看電視)、吃的過多、缺乏運動和久坐等均可能導致失眠症。睡眠環境是影響人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噪音、強光、溫度不宜、床不舒適和缺乏陽光照射都可能會造成老年失眠症。
二、鑑別診斷
老年人失眠症的臨床症狀:患者常以睡眠時間不足、睡眠深度不夠及睡眠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為主要證候特徵,具體可表現為入睡困難,或睡而不酣,或時睡時醒,或醒後不能再睡,甚或徹夜不眠等,
如果符合老年人失眠症狀且失眠每周至少發生三次並持續一月以上。即可判斷失眠。
三、治療原則
1、藥物治療
(1)苯二氮䓬類和非苯二氮䓬類藥物
苯二氮䓬類藥物可減少快動眼睡眠時間、降低睡眠潛伏期和減少夜間覺醒。苯二氮䓬類藥物的吸收與年齡無關,但是與體脂有關,因此肥胖患者慎用,並且不宜長期使用。雖然失眠症患者接受苯二氮
䓬類藥物治療初始特別有效,但長期使用易導致耐藥。
非苯二氮䓬類藥物包括唑吡坦、扎來普隆、佐匹克隆和茚地普隆等。唑吡坦可用於入睡困難患者,老年人耐受性較好,且並不改變睡眠結構。唑吡坦不良反應較少,主要有頭暈、嗜睡和噁心;扎來普隆的藥理學機制與唑吡坦相似,半衰期僅為1h,老年人使用安全,易耐受,無藥物撤退反應;佐匹克隆是環吡咯酮類藥物,作用於GABA,經過肝臟代謝,此藥物還有抗驚厥、肌松和抗焦慮的作用。佐匹克隆對日間行為影響較小,對認知記憶的影響非常小。茚地普隆是吡唑啉吖啶藥物,為GABA-A受體協調劑。
(2)抗抑鬱藥
有鎮靜作用的抗抑鬱藥可以用於合併抑鬱症的失眠症患者治療。這類藥物包括曲唑酮、阿米替林、多塞平和米氮平。
(3)處方藥
抗精神病藥物常用於老年難治性失眠症、行為障礙和抑鬱症。抗精神病藥物所致體重增加會增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風險,降低睡眠質量,因此對於失眠症患者來說,需謹慎使用。
(4)非處方藥和中藥
非處方藥和中藥對失眠症也有一定效果。酒精可促進睡眠,降低睡眠潛伏期和快動眼睡眠時間,但長期使用或濫用可造成睡眠紊亂。
2、心理治療
對於由心理或行為因素導致的失眠症,心理干預或能達到滿意效果。美國醫師協會(ACP)推薦所有成年患者應將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作為慢性失眠症的首選治療方法。通過深入溝通交流,找出患者失眠的維持因素,然後通過個體或團輔的方式,引導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認知和習慣,樹立正確的睡眠信念。
3、物理治療
經顱磁刺激(TMS)是一種神經刺激和神經調節電生理技術,通過磁場調節大腦皮層興奮度,失眠症患者大腦皮層屬於高興奮狀態,低頻刺激可有效改善睡眠質量,其機制可能與TMS刺激大腦產生抑制性神經遞質和促進松果體褪黑素的合成分泌有關。重複TMS可改善睡眠質量,並且不改變正常睡眠結構,無明顯不良反應的發生。
其他研究用於失眠症治療的尚有針灸、高位靜電療法、腦電反饋療法、紫外線光量子透氧療法和低能量He-Ne雷射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