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墩子遺址,江蘇省宿遷市不可移動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墩子遺址
- 類別:古遺址
老墩子遺址,江蘇省宿遷市不可移動文物。
老墩子遺址,江蘇省宿遷市不可移動文物。 文物特徵老墩子遺址北鄰縣工業園區金沙江路,東為寧徐公路,西距寧宿徐高速800米,遺址中心區現較周邊高0.5 米,面積約1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 米左右。墩子頂部已被蓋上民房,南部大...
大墩子遺址,位於位於蘇魯邊境,屬江蘇省邳州市四戶鎮竹園村,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下層為青蓮崗期,中層為劉林期,上層為花廳期。大墩子遺址平面近圓形,直徑約250米,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發掘出6000餘件器物和554座墓葬。大墩子遺址與山東大汶口文化為同一種族類型,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大汶口文化各時期特點以...
元謀大墩子遺址,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雲南元謀縣城東。面積約5000平方米。1972—1973年發掘。發現房址15座、窖穴4個、墓葬37座和石器、骨器、蚌器、陶器等遺物1000餘件。墓葬葬式多樣,有仰身斷肢、仰身直肢、仰身屈肢、側身屈肢、俯身屈肢和母子合葬等多種。仰身斷肢葬是一種較獨特...
射陽碼頭老墩遺址位於射陽縣特庸鄉碼頭村,特庸是有著600年歷史的古鎮,原名北洋鎮,民國初期改為北洋,是淮鹽的集散地,解放後改為抗日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射陽碼頭老墩遺址 射陽碼頭老墩遺址原面積13000平方米,1968年燒磚取土,持續十多年,使其面積減少到1400平方米,墩高1.5米左右。墩子南側有一棵千年古銀杏...
肥西大墩子遺址 大墩子遺址,商周時期村落台地遺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小廟鎮戴大郢南衝下,緊靠苦驢河邊。墩近方形,標高3米,面積約0.63萬平方米,保存完好。標本採集有陶鼎足、鬲足、殘陶球、器物陶片等。
程橋大墩子古文化遺址位於南京市六合區程橋鎮羊山村。文物信息 大墩子高約15米,面積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6米以上。1949年為廟庵地,1984年發現、出土大量泥質灰陶、黑陶、夾砂紅陶鬲、罐、豆等器物,紋飾有幾何紋、網紋、回紋方格紋。1989年由南京市博物館試掘,出土漁網墜、斧、錛、刀等石器及骨針、鏃等...
墩子岸遺址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舊街街的西周古遺址,是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進入武漢市新洲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遺址簡介 墩子岸遺址位於武漢市新洲區新洲火車站發展區熊畈村西側土河邊。1989年12月文物補查發現。遺址高出地面5米,面積約900平方米,文化遺存堆積層厚約2.7米。採集陶片...
石門李村墩子山遺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陸郎社區石門李村。 文物信息 該遺址頂部較平整,表面呈“L”形,南低北高,東西長約30米,南北長約40米,文化層堆積約1.5米。遺址頂部種滿莊稼,距墩子西南約300米遠有一條小河。 距該遺址東南約450米有驢山遺址。墩子表面發現大量紅燒土及夾砂紅陶、泥質...
遺址分布在土墩上,墩上面為約1米厚土層,土層下為山石,故當地老百姓稱之為“石墩”,因此得名。墩中心呈龜背狀隆起,直徑約150米,面積約100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地面可採集到影青瓷、白瓷和硬陶殘片,可辨器形有瓜棱壺、碗、罐、粉盒等。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左右,生產隊大集體時候,村里在墩子頂部開始...
朱墩子遺址 朱墩子遺址位於句容市天王鎮方溪姚頭村西北約400米,面積約4534平方米。文物特徵 高約7米。俗稱朱墩子。地處低丘平地,墩面有紅燒土。該遺址表面長滿雜草,頂部有幾個盜洞,有1盜洞近7米深,總體保存一般。遺址北250米是方溪村,頂部有幾個盜洞,東南400米是姚頭村。
小墩子遺址 小墩子遺址,江蘇省宿遷市不可移動文物。 文物特徵 遺址為平原地貌,原有墩高2 米左右,現因農田改造,已被夷平。遺址南北長約110 米,寬90 米,面積約1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0 米,地表散布有泥質灰陶鍅、壺、碗、杯、盆、繩紋夾砂灰陶板瓦等殘片。
這個天然的放鷹台名叫畈墩子,其地理位置就在肖日漖東邊的中部。肖日漖和楊春湖一樣,原先都是東湖的湖汊,後來各自形成了湖。肖日漖呈凹形,畈墩子幾乎被肖日漖“夾”著。畈墩子東邊不遠處有個非常古老的小水塘,相傳,這個小水塘就是獵人給鷹放生的地方。獵人只要把鷹往這個小水塘中間的上方一丟,鷹就知道...
明神宗實錄》。]這一規劃清楚地說明了開泇河的必要性,充分地論證了它的效益,因此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但由於有人認為工期太長及影響黃河的治理,未實施。同屬泇河流域,與蒼山縣毗鄰的江蘇邳州市四湖鎮大墩子遺址,據專家考證該遺址屬中國新石器時代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的遺址,生髮時間距今約有6500年左右。減水閘 ...
早在元代,這裡因居住著莊、陳、竇、佴四姓大戶,而得名“四戶”。1953年,屬江蘇省邳縣。1987年,建鎮。白馬寺遺址、大墩子遺址等分布於境內,其中大墩子遺址是省級文化保護單位。四南路、林四路、岔四路、鄒四路等道路與外聯繫。四戶鎮民間技藝主要有農民畫,被譽為“農民畫之鄉”。2019年,四戶鎮一般公共...
元謀大墩子遺址 元謀大墩子遺址位於龍川江支流——張二村河北岸一河旁台地之上,西距縣城4.5公里,分布面積約5000平方米。分別於1972年、1973年、1999年進行過四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總計1021平方米。共清理房屋基址46座、灰坑21個、墓葬61座、祭祀坑2個,並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牙器、穀物和動物...
邳州市歷史悠久,境內大墩子文化遺址距今6000年,是江蘇文明最早的起源之一。境內有邳州市艾山風景名勝區、邳州銀杏時光隧道、沙溝湖水杉公園、桃花島公園、土山古鎮、國家級銀杏博覽園、淮海戰役碾莊圩戰鬥紀念館、禹王山抗日阻擊戰紀念館、小蘿蔔頭紀念館等旅遊景點。邳州市的城市精神是“昂揚向上、堅韌挺拔、心無旁騖...
一、獐牙勾形器 獐牙勾形器主要見於大汶口文化的大墩子類型。目前發現的:在邳縣劉林遺址的墓葬中發現29件,居住遺址中有一件;大墩子遺址的墓葬中發現。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死者手旁往往發現有獐牙的隨葬。獐牙有時置於死者的右手,有時置於死者的左手,有的兩側都有。這種手持獐牙的習俗從大汶口文化的早期,一直延續...
楚漢文化是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為中心的區域性文化,它以6000 年前的青蓮崗文化、大墩子遺址乃至更早的下草灣新人文化為淵源。楚漢文化融合先秦黃河、長江兩大文化體系,是兩漢文化的先聲,它凝聚著中華民族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鬥爭精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顯性特徵是剛強雄渾。漢代“三絕”之漢墓、漢...
俗稱白墩子,距安瓜州縣城西北 43 公里,是漢、魏、晉、隋唐以來通往西域的重要驛站,現存遺址主要有烽燧、驛站、白虎廟遺址,還有傳說中的薛仁貴墓等遺蹟。 《薛仁貴征西》記載:這裡是唐初名將薛仁貴大戰蕃將楊凡的地方。 東千佛洞 東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位於甘肅省瓜州縣城東南84公里的長山子古河道兩岸,與鎖陽城相距...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墓中,已出現專供隨葬的模型,如江蘇邳州大墩子遺址墓中出土方形尖頂陶屋、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墓中出土彩繪陶靴等。商周時期明器日益普遍,河南安陽商墓中曾發現錫鉛鑄造的禮器和武器,以及仿青銅禮器製作的陶明器。戰國時期,仿青銅禮器和樂器的陶明器更加普遍,象徵車馬的小型車馬飾和陶、木質俑開始...
主要遺址有山東滕州北辛、兗州王因、泰安大汶口、江蘇邳州大墩子、連雲港市二澗村和淮安青蓮崗等。碳14 測定這種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 5400年至前 4400 年之間,其後發展為大汶口文化。歷史起源 北辛文化得名於北辛遺址,北辛遺址得名於官橋鎮北辛村,北辛村地處於薛河故道南岸。薛河是古薛一帶的母親河,因此也...
大墩子 大汶口 西夏侯 呈子 東海峪 三里河 資料來源於《中國考古通論》 [4]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於中國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區的一種原始文化。1959年在山東泰安、寧陽兩縣(今為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與寧陽縣)交界的大汶口、堡頭遺址,發掘了成百座墓葬,出土了大批獨具風格的文物。以後同一類型文化的遺址和墓葬在山東和...
除仰韶文化外,在長江下遊河姆渡文化和江蘇邳縣大墩子遺址的大汶口文化中,均發現過陶塤。但從目前資料來看,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陶塤主要流行在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中。起源 陶響球和響器也是這一時期最流行的原始樂器。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過兩件仰韶文化早期的陶響器,一件橄欖形,另一件饅頭形,內有泥丸,搖之作響...
這個天然的放鷹台名叫畈墩子,其地理位置就在肖日漖東邊的中部。肖日漖和楊春湖一樣,原先都是東湖的湖汊,後來各自形成了湖。肖日漖呈凹形,畈墩子幾乎被肖日漖“夾”著。畈墩子東邊不遠處有個非常古老的小水塘,相傳,這個小水塘就是獵人給鷹放生的地方。獵人只要把鷹往這個小水塘中間的上方一丟,鷹就知道...
邳州柳編,徐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歷史淵源 從邳州大墩子遺址的陶器底部的條編編織紋為邳州柳編歷史提供了依據。戰國、漢代的武士們的柳編頭盔、馬頭防護柳編罩,說明當時柳編技藝已普及,不僅進入平常百姓家,而且運用到軍事防禦上了。邳州因地窪宜於杞柳的繁殖生長而推動了柳編...
斑竹園鎮有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32師成立舊址、紅軍革命烈士陵園、文昌宮遺址、紅軍被服廠、洪家寨古城牆、墩子嶺古文化遺址等古蹟。重大事件 民國十八年(1929年),原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32師在現斑竹園鎮誕生。著名人物 斑竹園鎮著名人物有《八月桂花遍地開》的作者羅銀卿、革命詩人詹谷堂,以及徐立清、漆遠渥、肖...
縣境內現已初步查出的大型墓葬群就有3處,其中該縣鎖陽城鎮數公里外的戈壁灘上分布有一處範圍達90平方公里的古墓群,名叫踏實墓群,俗稱四個墩子,這是迄今發現的河西走廊乃至甘肅省內規模較大的古墓群之一。據安西文物館館長李宏偉介紹,初步估計該墓群有大小墓葬400餘座,其中有塋圈的墓座,從現存封土堆來看,...
桐樹銅鐵器窯藏屬於新石器(黃帝)時代遺址中出土的文物 新石器(黃帝)時代遺址名單 仰韶村遺址、半坡遺址、城子崖遺址、大汶口遺址、河姆渡遺址、將軍崖岩畫、磁山遺址、大地灣遺址、馬家窯遺址、馬廠塬遺址、陶寺遺址、平糧台古城遺址、屈家嶺遺址、牛河梁遺址、昂昂溪遺址、西陰村遺址、興隆窪遺址、查海遺址、良渚遺址...
牡羊村新石器遺址 位於賓川縣城北1千米牡羊村西500米處的桑園河東岸,屬金沙江流域,當地人稱“大墩子”。遺址現存面積約3000平方米。 1973~1974年,雲南省文物工作隊對遺址進行科學考察,發現房屋建築遺址、窖穴、墓葬等,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牙器和碳化谷等遺物。經科學測定,牡羊村遺址年代為3770±50年。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