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量子力學教學探索》是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春旺、魏慧玲、曹俊傑、趙興東、付召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量子力學教學探索
- 作者:馬春旺、魏慧玲、曹俊傑、趙興東、付召明
- 出版時間:2020年7月1日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132334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量子力學教學探索》根據當前課程建設理念,以“學生中心”為宗旨,將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套用於量子力學的課程教學中,並討論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應該做的轉變和方法實踐建議,同時探討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問題式”教學方法,並以量子力學現有教材為基礎,給出課前引導式問題。《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量子力學教學探索》可供量子力學課程相關師生參考,也可供高校課程改革相關者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學生中心”教學模式的轉變
1.1 “學生中心”模式下教師的轉變
1.2 “學生中心”模式下學生的轉變
1.3 “學生中心”模式下教學資料的轉變
1.4 “學生中心”模式下教學流程管理的轉變
1.5 “學生中心”模式下課程考核方式的轉變
第2章 “學生中心”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能力要求的轉變
2.1 教師教學模式轉變的能力要求
2.2 學生學習模式的轉變
第3章 “翻轉課堂+同伴學習”的實施策略
3.1 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初探
3.2 小組學習模式
第4章 發現探究問題和課堂交流能力培養方法初探
4.1 學生髮現問題能力培養方法初探
4.2 學生參加課堂討論的方法和技巧
第5章 翻轉課堂模式的量子力學課前引導問題
5.1 緒論部分
5.1.1 經典物理學的困難(量子前夜)
5.1.2 光的波粒二象性(論“顆”數的光-一光的“雙面”本質)
5.1.3 原子結構的玻爾理論(小電子、大迷局)
5.1.4 微粒的波粒二象性(電子原來走“迷蹤步”)
5.1.5 本章總結與反思(波粒二象性是微觀粒子的本質)
5.2 波函式和薛丁格方程
5.2.1 波函式的統計解釋(量子態函式描述的是機率分布)
5.2.2 態疊加原理(用機率方法解釋量子態的疊加)
5.2.3 薛丁格方程(與經典力學F=ma地位相當的量子力學基本假設)
5.2.4 粒子流密度和粒子數守恆定律(機率流規律)
5.2.5 定態薛丁格方程(解答即提供定態系統的信息)
5.2.6 一維無限深方勢阱(簡單又直觀的量子問題)
5.2.7 線性諧振子(量子重要模型)
5.2.8 勢壘貫穿(量子穿牆術的物理秘密)
5.2.9 例題解釋
5.2.10 章節總結與反思
5.3 量子力學中的力學量
5.3.1 表示量子力學量的算符(算符的基本性質)
5.3.2 動量算符和角動量算符(兩個重要的力學量算符)
5.3.3 電子在庫侖場中的運動(氫原子的理想模型)
5.3.4 氫原子(真實氫原子問題的解決)
5.3.5 厄米算符本徵函式的正交性(量子力學算符假設之正交性)
5.3.6 算符與力學量的關係(量子力學算符假設之完全性)
5.3.7 算符的對易性兩力學量同時具有確定值的條件不確定關係(量子核心)
5.3.8 力學量期望值隨時間的變化守恆定律(守恆律在力學量對易上的體現)
5.3.9 章節總結與反思
5.4 態和力學量的表象
5.4.1 態的表象(態是矩陣,表象是力學量本徵矢量構成的空間)
5.4.2 算符的矩陣表示(海森堡的傑出作品)
5.4.3 量子力學公式的矩陣表示(公式運算也是矩陣運算)
5.4.4 么正變換(量子力學的空間變換性質)
5.4.5 狄拉克符號(量子力學的無表象表示方式)
5.4.6 線性諧振子與占有數表象(粒子數既可產生又可湮滅)
5.4.7 章節總結與反思
5.5 微擾理論
5.5.1 非簡併態微擾理論(巧妙的近似求解)
5.5.2 簡併情況下的微擾理論(打開能級簡併)
5.5.3 氫原子的一級斯塔克效應(簡併態微擾方法牛刀小試)
5.5.4 變分法(基態近似求解利器)
5.5.5 (選講)變分法求解氨原子基態問題
5.5.6 (選講)含時微擾理論
5.5.7 (選講)躍遷機率
5.5.8 (選講)光的發射與吸收
5.5.9 (選講)選擇定則
5.5.10 章節總結與反思
5.6 自旋與全同粒子
5.6.1 電子自旋(SG實驗揭開自旋自由度)
5.6.2 電子的自旋算符和自旋函式(自旋是動量算符)
5.6.3 簡單塞曼效應(簡單塞曼效應真簡單)
5.6.4 兩個角動量的耦合(耦合角動量是為了尋找合適的表象)
5.6.5 光譜的精細結構(耦合表象助力求解)
5.6.6 全同粒子的特性(兩類重要全同粒子與兩個重要統計規律)
5.6.7 全同粒子體系的波函式泡利原理(全同粒子交換性質)
5.6.8 兩個電子的自旋函式(兩全同電子體系問題的解決)
5.6.9 章節總結與反思
5.7 結束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