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的多維視角:1691年以來的《中庸》英譯研究

翻譯研究的多維視角:1691年以來的《中庸》英譯研究

《翻譯研究的多維視角:1691年以來的《中庸》英譯研究》是2019年9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文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翻譯研究的多維視角:1691年以來的《中庸》英譯研究
  • 作者:楊文地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9月
  • 定價:98 元
  • ISBN:978730253895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庸》為“四書”之一,哲學性最強,是儒家思想的集中體現和升華。《中庸》英譯始於1691年,至今已有三百餘年,其傳播與社會歷史文化密切相關,其箇中曲折體現出翻譯行為的複雜性。本書是對《中庸》英譯的全面整理,從描寫翻譯學、社會翻譯學和文化翻譯學等多維理論視角揭示了典籍翻譯的屬性和特徵,從深度和廣度上拓寬了《中庸》的翻譯研究,凸顯了翻譯研究的歷史維度,其研究和發現有助於推動中國典籍的海外傳播與接受。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中國典籍英譯研究7
1.1.1 國內中國典籍英譯研究7
1.1.2 國外中國典籍英譯研究12
1.1.3 中國典籍英譯研究簡評14
1.2 《中庸》英譯研究16
1.2.1 研究視角16
1.2.2 譯本研究18
1.2.3 核心概念英譯研究26
1.2.4 通論性研究28
1.2.5 《中庸》英譯研究簡評29
1.3 多維視角的理論參照30
1.3.1 描寫翻譯學31
1.3.2 社會翻譯學33
1.3.3 文化翻譯學37
第2章 一衣帶水:《中庸》的英譯與出版43
2.1 《中庸》英譯譯本出版社概況44
2.2 《中庸》英譯本出版社的歷史書寫47
2.2.1 出版地在英國的出版社48
2.2.2 出版地在美國的出版社54
2.2.3 出版地在中國的出版社61
2.2.4 出版地在新加坡的出版社67
2.3 《中庸》英譯者的身份、翻譯目的與出版社的出版宗旨67
第3章 提綱挈領:《中庸》結構分析及標題和首句英譯
3.1 《中庸》原文及譯文結構分析82
3.1.1 鄭玄、孔穎達與朱熹對《中庸》結構分析的對比82
3.1.2 杜維明對《中庸》結構的分析與闡釋86
3.1.3 《中庸》各個譯本對結構的說明92
3.2 《中庸》標題英譯研究110
3.2.1 《中庸》題解110
3.2.2 《中庸》各英譯本的標題翻譯112
3.3 《中庸》首句英譯研究139
3.3.1 《中庸》首句關鍵概念探析139
3.3.2 《中庸》首句英譯評析143
第4章 譯寫有別:《中庸》英譯的定量分析
4.1 Coh-Metrix3.0簡介160
4.2 《中庸》各英譯本的閱讀難易指數相關數據163
4.3 數據分析171
4.3.1 FKGL閱讀水平分析171
4.3.2 敘事性分析178
4.3.3 句法簡易性分析180
4.3.4 辭彙具象性分析183
4.3.5 指示銜接分析185
4.3.6 深層銜接分析188
4.4 綜合分析191
第5章 文化傳播:首部《中庸》英譯本的編譯轉述
5.1 《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道德》英文版的成書探源196
5.2 《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道德》的總體評價200
5.3 編譯本對《中庸》的翻譯處理204
5.3.1 標題翻譯204
5.3.2 以君子道德表現和行為為主的內容選擇205
5.3.3 以銜接和連貫體現的語言邏輯207
5.3.4 以改寫為主的翻譯手段209
5.3.5 譯者顯身211
5.3.6 專有名詞處理212
第6章 哲學闡釋:安樂哲與郝大維《中庸》英譯的中國
哲學話語建構
6.1 譯者身份探析216
6.2 比較哲學視域下安樂哲與郝大維的翻譯觀218
6.3 焦點和場域語言視域下《中庸》新解222
6.4 《中庸》譯本成因及結構安排224
6.5 安樂哲與郝大維《中庸》英譯例析225
6.6 安樂哲與郝大維《中庸》英譯的接受與批評229
第7章 詩學再現:浦安迪《中庸》英譯的敘事研究
7.1 譯者身份及其翻譯觀238
7.2 浦安迪《中庸》闡釋與翻譯的敘事學特徵241
7.3 浦安迪對《中庸》敘事解讀244
7.4 浦安迪《中庸》翻譯的原則249
第8章 史學追求:賈德納《中庸》英譯的源語閱讀模式移植
8.1 譯者身份折射的翻譯觀256
8.2 教育行為翻譯:《四書:近代儒家傳統基本教義》的選譯259
8.2.1 以教育為核心,多模態還原歷史場景260
8.2.2 譯者顯身:為我所用、服務教學的選譯原則263
8.3 引經據典,客觀呈現:賈德納《中庸》標題翻譯267
8.4 多聲部還原歷史:賈德納對中國傳統註疏的關注270
8.5 閱讀經典,註疏相伴:賈德納翻譯評析277
結語281
參考文獻283
附錄
A 《中庸》的總體思想概述303
B A Summary of the oughts in Zhongyong 305
C 《中庸》英譯譯本概況308
D 《大中華文庫》已出書目312
E 鄭玄、孔穎達與朱熹對《中庸》結構的劃分314
F 《中庸》首譯本的內容選擇325
G 安樂哲與郝大維英譯《中庸》中關鍵概念的焦點
和場域體現333
H 賈德納《中庸》英譯刪除文本340
後記343
表1.1 典籍英譯研究對象9
表1.2 典籍英譯研究視角10
表2.1 《中庸》英譯者身份一覽表68
表2.2 《中庸》英譯本各譯者的翻譯目的與出版社宗旨對比72
表3.1 朱熹對《中庸》結構的劃分及章節要義84
表3.2 杜維明對《中庸》內在邏輯的分析88
表3.3 《禮記·中庸》與《四書·中庸》章節劃分簡要對照110
表3.4 《中庸》英譯本標題翻譯一覽表112
表3.5 《中庸》英譯本首句翻譯144
表3.6 《中庸》首句“天”字翻譯統計146
表3.7 《中庸》首句“命”字的翻譯148
表3.8 《中庸》本首句中“率性之謂道”的翻譯150
表3.9 《中庸》首句中“修道之謂教”的翻譯153
表4.1 FKRE對應的文本閱讀難易度163
表4.2 《中庸》各英譯本FKGL數值164
表4.3 《中庸》各英譯本前1000詞FKRE和FKGL數值164
表4.4 《中庸》各英譯本譯者寫作前1000詞FKRE和FKGL數
值166
表4.5 《中庸》各英譯本思想概述FKRE和FKGL數值167
表4.6 《中庸》各英譯本譯文、寫作、思想概述FKRE和FKGL
數值168
表4.7 FKGL數值F–檢驗雙樣本方差分析173
表4.8 譯文、譯者寫作平均詞長和句長對比175
表4.9 譯文、譯者寫作平均詞長和平均句長F-檢驗雙樣本方
差分析176
表4.10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敘事性對比178
表4.11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敘事性F–檢驗雙樣本方差
分析179
表4.12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句法簡易性對比180
表4.13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句法簡易性F–檢驗雙樣本
方差分析182
表4.14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辭彙具象性對比183
表4.15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辭彙具象F–檢驗雙樣本方
差分析185
表4.16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指示銜接對比186
表4.17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指示銜接F–檢驗雙樣本方
差分析187
表4.18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深層銜接對比188
表4.19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深層銜接F–檢驗雙樣本方
差分析190
表4.20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數據綜合對比191
表5.1 《中庸》首部英譯本的內容選擇205
表8.1 賈德納《中庸》翻譯選擇一覽表264
圖1.1 典籍翻譯/英譯歷年文獻變化圖8
圖1.2 各部分結構邏輯關係圖42
圖2.1 《中庸》英譯出版地變化曲線圖46
圖2.2 龐德“石經”版《中庸》英譯56
圖2.3 龐德英譯《中庸》出版始末56
圖2.4 文匯報館海外業務憑證62
圖2.5 鄭麐在上海世界書局的出版作品64
圖3.1 林語堂對《中庸》結構的劃分98
圖3.2 鄭麐對《中庸》結構的劃分103
圖3.3 何百華對《中庸》的定性105
圖3.4 法語版《中庸》標題解釋114
圖3.5 拉丁語版《中庸》標題解釋115
圖3.6 拉丁語版《中庸》標題翻譯128
圖4.1 FKGL閱讀水平總體走向172
圖4.2 FKGL閱讀水平總體走向(不含整體譯文)172
圖4.3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敘事性曲線圖179
圖4.4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句法簡易性曲線圖181
圖4.5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辭彙具象性曲線圖184
圖4.6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的指示銜接曲線圖187
圖4.7 譯文、譯者寫作、思想概述深層銜接曲線圖189
圖5.1 拉丁版《中國哲學家孔子》196
圖5.2 《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道德》197
圖5.3 《關於中國哲學家孔子道德的信札》197
圖5.4 法語版《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道德》可能的編譯者198
圖5.5 印刷許可證簽發官員J. Fraser 199
圖5.6 《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道德》英譯本首版和再版的封面200
圖6.1 《中庸》中“天”的概念焦點和場域227
圖7.1 浦安迪《中庸》翻譯體例樣析252
圖8.1 著作引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264
圖8.2 賈德納《四書:近代儒家傳統基本教義》譯文和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註疏樣例265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