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翻石鷸雄鳥夏季頭頸白色,頭頂與枕具細的黑色縱紋;前額白色,有一黑色橫帶橫跨於兩眼之間,並經兩眼垂直向下,與黑色
顎 紋相交。眼先、耳
覆羽 和喉白色,胸和前頸黑色,兩端分別向頸側延伸,形成兩條帶斑;前端與黑色顎紋相聯,使喉僅中部為白色。其餘下體純白色。背、肩橙紅色,具黑、白色斑;下背和尾上
覆羽 白色,腰具一黑色橫帶;尾黑色,外側5對尾羽具窄的白色尖端;
初級飛羽 黑褐色,羽軸白色,內側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大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外側
次級飛羽 基部也為白色,端部黑色;內側次級飛羽白色,具黑色端斑;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帶。三級飛羽橙栗色,具黑色斑紋;小翼羽及初級覆羽黑色;中覆羽赤褐色;內側翅覆羽和三級飛羽基部白色,在翅基部形成三角形白斑。
雌鳥和雄鳥基本相似,但上體較暗,多為暗赤褐色,頭部黑色縱紋較多。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體橙栗色大多消失,變為暗褐色。背部和胸部黑色變為黑褐色。黑白斑駁也不甚明顯。幼鳥似成鳥冬羽,但上體體色更暗,多為褐色,具皮黃白色羽緣。
幼鳥似成鳥冬羽,但上體體色更暗,多為褐色具皮黃白色羽緣。
虹膜 暗褐色,嘴短,黑色,嘴基部較淡。腳短,橙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82-135克,♀83-110克;體長♂180-233毫米,♀208-240毫米;嘴峰♂20-23毫米,♀20-24毫米;翅♂142-155毫米,♀138-155毫米;尾♂53-64毫米,♀57-63毫米;
跗跖 ♂24-27毫米,♀25-27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身環境 翻石鷸棲息於岩石海岸、海濱沙灘、泥地和潮澗地帶,也出現於海邊沼澤及河口沙洲。遷徙期間偶爾也出現於內陸湖泊、河流、沼澤以及附近之荒原和沙石地上。
生活習性 在中國為
旅鳥 和冬候鳥。春季於4-5月,秋季於9-10月遷徙。
遷徙 時常集成鬆散的大群。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也常集成大群。行走時步態有點蹣跚,但奔跑很好,飛行有力而直,通常不高飛。
主要啄食甲殼類、軟體動物、蜘蛛、蚯蚓、昆蟲和昆蟲幼蟲。也吃部分禾本科植物種子和漿果。常單獨或分散成小群覓食。覓食時主要通過嘴翻轉水邊地上或淺水處的海草和小卵石,啄食隱藏在下面的甲殼類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也吃死的動物屍體。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亞美尼亞、阿魯巴、澳大利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貝多、比利時、貝里斯、貝寧、百慕達、玻利維亞、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波札那、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汶萊達魯薩蘭國、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維德角、高棉、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群島、查德、智利、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葛摩、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克羅地亞、古巴、庫拉索、賽普勒斯、捷克的、丹麥、吉布地、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法羅群島、斐濟、芬蘭、法國、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陵蘭、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匈牙利、冰島、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吉里巴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立陶宛、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里、馬爾他、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古、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諾魯、尼泊爾、荷蘭、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尼日、奈及利亞、紐埃、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勒斯坦,國家、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團圓、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聖巴泰勒米、聖赫倫那,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 聖馬丁(荷屬)、斯洛伐克、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斯瓦爾巴和揚馬延、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美國本土外小島嶼、烏拉圭、烏茲別克斯坦、萬那杜、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維京群島、撒哈拉沙漠西部、葉門、尚比亞和辛巴威。
遊蕩:白俄羅斯、伊斯瓦蒂尼王國、賴索托、列支敦斯登、盧森堡、巴拉圭、盧安達和斯洛維尼亞。
翻石鷸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6-8月。繁殖於北極海岸。多置巢於淺灘或島嶼、沙地及海岸灌叢與岩石下,通常隱蔽得很好。巢多利用地面凹坑,內墊以草莖、草葉和苔蘚。每窩通常產卵4枚,偶爾有少至3枚和多至5枚的。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淡灰色、灰褐色或橄欖綠色。具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6-44.5×26-31.3毫米,平均40.5×29.3毫米。雌雄輪流孵卵,但以雌鳥為主。
亞種分化 翻石鷸(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Arenaria interpres interpres
Linnaeus, 1758
2 翻石鷸北美亞種
Arenaria interpres morinella
Linnaeus, 1766
種群現狀 翻石鷸全球數量估計為平均460,000-730,000史(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5)。全部數量估計數包括:中國1-10,000,000隻旅鳥和50.1,000隻越冬;中國台灣平均1,000-10,000隻旅鳥和50-50,000隻越冬;韓國平均50-10,000隻旅鳥;日本平均1,000-10,000隻旅鳥和50.1,000隻越冬,並且有10,000-100,000對繁殖對;俄羅斯平均有1,000-10,000旅鳥(2009年)。歐洲數量估計為35,900-77,100對,相當於71,800-154,000成熟個體(2015年)。
總體物種數量趨勢正在下降,儘管一些族群的趨勢未知(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5)。在北美,這一趨勢正在增加(基於BBS / CBC數據:Butcher和Niven 2007),而在歐洲,物種規模估計在21年、9年(三代)中下降不到25%(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