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反映了記錄了那端美好的瞬間,現在再回首,頗覺歷史感,隨著這些文化老人的漸漸逝去,這些寶貴資料顯得珍貴。
基本介紹
- 書名:翰墨緣:文壇瑣憶
-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 頁數:135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譯文出版社
- 作者:蕭斌如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760757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翰墨緣:文壇瑣憶》由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蕭斌如,祖籍浙江寧波。1934年11月(農曆十月初三)生於上海。
抹鴉和
退休前任上海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中備訂鑽國近現代文史資料研究工作。
抹鴉和
退休前任上海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中備訂鑽國近現代文史資料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戈寶權
朱雯與羅洪
賈植芳
柯靈
雷潔瓊
錢君勻
曾敏之
施蟄存
王仰晨
王元化
吳祖光與新鳳霞
蕭乾
趙家璧
趙清閣
周而復
丁聰為我畫肖像
關山月的“福痣”
懷念胡道靜先生
附文:我的父親蕭文康
朱雯與羅洪
賈植芳
柯靈
雷潔瓊
錢君勻
曾敏之
施蟄存
王仰晨
王元化
吳祖光與新鳳霞
蕭乾
趙家璧
趙清閣
周而復
丁聰為我畫肖像
關山月的“福痣”
懷念胡道靜先生
附文:我的父親蕭文康
序言
1996年上海圖書館新館在淮海中路落成,其時我正面臨退休之年,但因工作需要,繼續留在原來崗位霸蘭上發揮餘熱,達7年之久。直到2003年我年屆古稀,終於可以回家歇歇養老了。但心中還有那么多難忘的人和事,使我耿耿於懷、欲罷不能。於是我抱著一種“退而不休”的精神,與往常一樣地工作著,不同的是我已成為一個自由人,想乾什麼就乾什麼,若有人找我幫忙,我也心甘情願助人。生活上我有一種諸事隨緣的心態,任憑別人說三道擊達漿道四,我總忘不了那一份“緣分”。
有一次,我從《新民晚報》上見漫畫家鄭辛遙一幅漫畫中提到:“成功靠四人:高人指點,貴人相助,旁人找茬,個人奮鬥。”細細回憶我的一生,在平凡的工作中都很幸運地遇到這四種人,令我終身受益。書緣、人緣造就了我平凡生活的豐富多彩。
有人說,一個人的經歷是一筆財富。各人經歷不同,但都要付諸辛勤勞動,所得的財富來之不易,所以我非常珍惜!
2002年上海圖書館建館50年之際,我的一本《與文化名人同行》有幸被館裡列入計畫。我在書中撰寫了夏衍、巴金、冰心、蕭乾、施蟄存、趙家璧、顧廷龍、賈植芳、戈寶權、范泉、錢君□、關山月、黃苗子、丁聰等10餘人,講述與他們交往中的故事。雖是薄薄一本,但由黃苗子題寫書名,丁聰為我畫了肖像,賈植芳和杜宣分別為本書寫了序。賈先生在序文中說:“眼下這部新著應該是她積年累月收集、整理、鑑別與編輯的眾多文獻性和史料性的專著的副產品,也可以說是她近半個世紀以來作為一個圖書館學者的治學的總結或紀念。文集中收錄的文章,它們不僅具有文獻史料價值,作為文史小品,也很值得閱讀欣賞,並耐人尋味……。那就算我為蕭斌如女士三十多年學術與友情交往的一個紀念吧。”
杜宣老說:“生命的價值,不在於職位高低,而在於對社會的貢獻,工作沒有什麼平凡和高貴,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那就是高貴。”他還為我書寫了一副對聯:“一生求理達,半世為書忙。”
我知道這是兩位前輩對我的鼓勵和鞭策。尤其是許多人看了這本小書,都紛紛讚揚我的努力,半個世紀身在圖書館沒有浪費時間,用自己一生勤奮努力,來實現自身的價值。
後來,我能專心致志地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就是退休這幾年。我的家從市區遷入郊區,這裡環境幽靜,房屋寬敞,我感到最稱心如意的是有了獨立的書房,使我能將歷年來所藏的書,一一列在書櫃裡,其中不乏眾多名家的簽名本。更欣喜的是著名畫家關山月為我的書房題名為“書緣齋”,而老作家杜宣則題名為“醉書齋”。回顧我與書相伴的一生,由書緣結下了人和人之間的深厚情誼。正如兩位前輩題寫的齋名,如同人生坐標,一橫一縱,涵蓋了我一生的追求。“書緣”濃縮了人和書的緣分,以及由書為緣發生的人和人之間的故事,書與緣是我生命中最為自豪的。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學歷不高,卻並不輕視自己。我知道自己並不笨,無論在念國小、中學時,老師都誇我聰明,但不夠努力,直到工作後,才後悔奠及。生活教育了我,工作有苦樂,只有嘗過苦的滋味,才能知道樂的甜味。
我的書房中掛著一幅老館長顧廷龍先生以道膠院篆體題寫的“勤能補拙”條幅。他對我說:“勤是指主觀上不懈努力,凡事盡力多做或不斷地去做,只有勤奮朵獄墊紋努力才能彌補不足之處。”顧老這件墨寶是我一生的“座右銘”。
其實,人們有所不知,在我事業最肯習應艱難的時刻,是顧老拯救了我。上世紀70年代,我負責編輯《中國近代現代叢書目錄》一書。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編輯大型綜合性叢書目錄,況且這類叢書的目錄,過去無人涉及,我又缺乏經驗,也頗感棘手。剛起步,就遇到種種壓力,甚至來自上級領導的嚴厲指責。這氣勢有望你立即下馬,讓“熟悉”業務的得力幹將來乾。當時我面對這種洶洶來勢,不僅沒被嚇倒,相反鼓起勇氣,大膽地列舉一些叢書,並一一道出其中叢書子目難以歸類等問題,而他們聽後也無言回答。這天,顧老一直靜靜地坐著,沒說一句話,也使在座的人們感到納悶。這次會議也就不了了之。事後,顧老鼓勵我說:“圖書館就是要編制書目,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哪怕最終是一本賬冊也好,至少可以為讀者、研究者提供檢索方便。同時通過編目,對你在業務上肯定大有收益,希望你努力,有困難我會幫助解決的。”顧老的諄諄教誨,使我熱淚盈眶。我瞬間感悟到那天他為什麼沒有在會上發言,這就是表明他的態度。 當《中國近代現代叢書目錄》編成後,顧老又親自致函上級領導,並為出版奔走呼籲,還鼓勵我多作媒體宣傳,一再囑咐介紹文章要寫得簡要些,語氣要謙虛些,以擴大影響。後來我在《文匯報》等報刊上發表介紹文章,都是經顧老審閱修改過的。從此,在顧老指導下,我陸續撰寫了一些介紹叢書的文章,如《毛澤東與》、《惲代英與》、《王任叔與》,以及《是怎樣編成的》、《及其叢書》等,在報刊上發表後,頗有影響。尤其出乎意料的是,上面提到的“上級領導”,就是當時市文化局副局長方行同志,這次在整理書信中,偶然發現方行同志1989年給我的一封信:“大作已拜讀(指《及其叢書》一文),深感寫得好,順便提幾點意見,供你參考。”他在信中列舉了有關蘇區、邊區,以及各抗日民主根據地、解放區等出版的叢書等。他在信件最後說:“此均偶然所及恕難具體,如有不當,作為姑妄言之可耳。”見此信,十幾年前的一幕幕情景又重現眼前,這位局長如此關心我,我倒真的要感謝他。在這裡我要感謝恩師顧廷龍先生,在我幾乎要倒下去時,是他這棵大樹背後默默地支撐著我,他的循循誘導,使我拋棄一切雜念,專心致至,勤奮工作。可以說,是顧老這位恩師改變了我的命運。雖一路走下來很艱辛,但他始終一如既往地呵護著我,他是我一生的福星,永生難忘!
2009年我又出版了一本《中國文化名人與上海》。該書與前一本《與文化名人同行》相比有較大篇幅增加,共收入郭沫若、茅盾、曹禺、姚雪垠、趙朴初、華君武、愛潑斯坦等50餘位與上海結下的濃重文化情緣的文化名人,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道出一個個鮮為人知的逸事。
香港著名作家曾敏之在序文中大為讚賞,他稱我為“文史專家”,我受之有愧,我僅僅是一名圖書館工作者,做了自己份內的事而已。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我開始從南到北走訪文化老人,那時我一無頭銜,又無名片,可老人們從不問我的職務,卻都會問我是什麼大學畢業的?何時進上海圖書館的?我都坦誠相告,自己沒有上過大學。1952年我還是一個高中生,偶然機遇考進了上海圖書館。他們聽了都笑道:“原來你是‘圖書館大學’的元老,你太幸福了。”而周而復更親切地說:“我讀書、寫作利用圖書館,行路、考察參觀圖書館,圖書館是一所沒有教授的龐大得無所不包的高等學府,我們都是高等學府里的一名學生,你卻一輩子在高等學府讀書,真為你驕傲。”北京大學金克木教授說道:“三十年代我來北京求學,而所謂上學就是蹲在北京大學圖書館,那時的書庫是可以隨便翻閱的。入書庫讀書是人生一大樂事矣!我很羨慕你一生就讀於圖書館這座大學,這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座金礦啊!多少名人、學者,幾乎都是以圖書館作為依託而取得成績的。當然,我也不能例外。祝你事業有成。”後來我才知道,這位學術泰斗,只是國小畢業,他的一切一切都是他自學的,令我肅然起敬。從他們對圖書館難以割捨的情結,我深深感悟到自己一輩子不就是在這座“圖書館大學”讀書么。我情不自禁地說:“那么,我就是‘圖書館大學,培養出來的‘第一代大學生’。”過去怎么沒有想到這是我的福分,也是我一生最值得欣慰的。
去年是上海圖書館建館60周年紀念,在這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我有很多感慨。當年的小丫頭,如今已是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太”了。確實在一個甲子的漫長歲月間,它給我帶來了無數智慧,無數良師,無數回憶。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施人慎勿念,受施慎毋忘。我從心底里感恩這座“圖書館大學”豐富了我的人生,留給我的知識財富,使我終身受益無窮。
今年正逢我80虛歲,老來才真正知道光陰如箭,日月如梭,更加珍惜今天的時間。要用有限的時光,堅持把一些沒有做完的事,繼續做下去,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催著我。幾十年來我一直珍藏著百餘件大家的信函,其中最多者有30餘封,每當我一件件翻閱,他們的音容笑貌,以及字裡行間滲透著親人般的溫馨都歷歷在目,瞬間我的眼淚會流下來。這種印象很鮮明地儲存在記憶中,永遠也抹不去了。
過去曾想出一本書信集,但最後決定將這批書信遴選一遍,每一個人選一二件,並敘述人和書信的友誼,書名為《翰墨緣——文壇瑣憶》。我想這是第一本,以後還會繼續寫下去。故先人選18人,如今健在的有96歲高齡的曾敏之、百歲女作家羅洪。已作古的有雷潔瓊、柯靈、王元化、施蟄存、趙家璧、吳祖光、王仰晨等。從這些書信切人,一一道出書信背後的點滴故事。
有人說:“老人的財富是回憶。把過去的事如實道出來,這也算是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吧!”我有同感,說實在,人老了還圖什麼呢?只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把一切事物看清看淡,知足才會健康快樂。錢君勻先生贈我一副對聯:“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精闢之句、涵義深刻,這對我們人生不就是最好的啟示嗎?
在此,我要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黃政一同志,如果沒有他的熱忱相助,本書也難以出版。感謝陳燮君老師在百忙之中,特為老友80歲作油畫一幅題名為《大山的風骨》,並贈“壽比南山”墨寶一副。還有60年友誼的恩澤兄,如今他已87歲高壽,他是我們同行中的楷模,能文能武,擅長書法,特贈墨寶:“樂在書中”一幅賀壽。在此我也由衷地向他們致謝!
最後,我還想說幾句,這篇“序”文,拉拉雜雜說了這么多,也許人老了對往事常常耿耿於懷,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這大概是老人的通病吧!務請各位諒解。
2013年春於書緣齋
有一次,我從《新民晚報》上見漫畫家鄭辛遙一幅漫畫中提到:“成功靠四人:高人指點,貴人相助,旁人找茬,個人奮鬥。”細細回憶我的一生,在平凡的工作中都很幸運地遇到這四種人,令我終身受益。書緣、人緣造就了我平凡生活的豐富多彩。
有人說,一個人的經歷是一筆財富。各人經歷不同,但都要付諸辛勤勞動,所得的財富來之不易,所以我非常珍惜!
2002年上海圖書館建館50年之際,我的一本《與文化名人同行》有幸被館裡列入計畫。我在書中撰寫了夏衍、巴金、冰心、蕭乾、施蟄存、趙家璧、顧廷龍、賈植芳、戈寶權、范泉、錢君□、關山月、黃苗子、丁聰等10餘人,講述與他們交往中的故事。雖是薄薄一本,但由黃苗子題寫書名,丁聰為我畫了肖像,賈植芳和杜宣分別為本書寫了序。賈先生在序文中說:“眼下這部新著應該是她積年累月收集、整理、鑑別與編輯的眾多文獻性和史料性的專著的副產品,也可以說是她近半個世紀以來作為一個圖書館學者的治學的總結或紀念。文集中收錄的文章,它們不僅具有文獻史料價值,作為文史小品,也很值得閱讀欣賞,並耐人尋味……。那就算我為蕭斌如女士三十多年學術與友情交往的一個紀念吧。”
杜宣老說:“生命的價值,不在於職位高低,而在於對社會的貢獻,工作沒有什麼平凡和高貴,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那就是高貴。”他還為我書寫了一副對聯:“一生求理達,半世為書忙。”
我知道這是兩位前輩對我的鼓勵和鞭策。尤其是許多人看了這本小書,都紛紛讚揚我的努力,半個世紀身在圖書館沒有浪費時間,用自己一生勤奮努力,來實現自身的價值。
後來,我能專心致志地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就是退休這幾年。我的家從市區遷入郊區,這裡環境幽靜,房屋寬敞,我感到最稱心如意的是有了獨立的書房,使我能將歷年來所藏的書,一一列在書櫃裡,其中不乏眾多名家的簽名本。更欣喜的是著名畫家關山月為我的書房題名為“書緣齋”,而老作家杜宣則題名為“醉書齋”。回顧我與書相伴的一生,由書緣結下了人和人之間的深厚情誼。正如兩位前輩題寫的齋名,如同人生坐標,一橫一縱,涵蓋了我一生的追求。“書緣”濃縮了人和書的緣分,以及由書為緣發生的人和人之間的故事,書與緣是我生命中最為自豪的。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學歷不高,卻並不輕視自己。我知道自己並不笨,無論在念國小、中學時,老師都誇我聰明,但不夠努力,直到工作後,才後悔奠及。生活教育了我,工作有苦樂,只有嘗過苦的滋味,才能知道樂的甜味。
我的書房中掛著一幅老館長顧廷龍先生以道膠院篆體題寫的“勤能補拙”條幅。他對我說:“勤是指主觀上不懈努力,凡事盡力多做或不斷地去做,只有勤奮朵獄墊紋努力才能彌補不足之處。”顧老這件墨寶是我一生的“座右銘”。
其實,人們有所不知,在我事業最肯習應艱難的時刻,是顧老拯救了我。上世紀70年代,我負責編輯《中國近代現代叢書目錄》一書。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編輯大型綜合性叢書目錄,況且這類叢書的目錄,過去無人涉及,我又缺乏經驗,也頗感棘手。剛起步,就遇到種種壓力,甚至來自上級領導的嚴厲指責。這氣勢有望你立即下馬,讓“熟悉”業務的得力幹將來乾。當時我面對這種洶洶來勢,不僅沒被嚇倒,相反鼓起勇氣,大膽地列舉一些叢書,並一一道出其中叢書子目難以歸類等問題,而他們聽後也無言回答。這天,顧老一直靜靜地坐著,沒說一句話,也使在座的人們感到納悶。這次會議也就不了了之。事後,顧老鼓勵我說:“圖書館就是要編制書目,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哪怕最終是一本賬冊也好,至少可以為讀者、研究者提供檢索方便。同時通過編目,對你在業務上肯定大有收益,希望你努力,有困難我會幫助解決的。”顧老的諄諄教誨,使我熱淚盈眶。我瞬間感悟到那天他為什麼沒有在會上發言,這就是表明他的態度。 當《中國近代現代叢書目錄》編成後,顧老又親自致函上級領導,並為出版奔走呼籲,還鼓勵我多作媒體宣傳,一再囑咐介紹文章要寫得簡要些,語氣要謙虛些,以擴大影響。後來我在《文匯報》等報刊上發表介紹文章,都是經顧老審閱修改過的。從此,在顧老指導下,我陸續撰寫了一些介紹叢書的文章,如《毛澤東與》、《惲代英與》、《王任叔與》,以及《是怎樣編成的》、《及其叢書》等,在報刊上發表後,頗有影響。尤其出乎意料的是,上面提到的“上級領導”,就是當時市文化局副局長方行同志,這次在整理書信中,偶然發現方行同志1989年給我的一封信:“大作已拜讀(指《及其叢書》一文),深感寫得好,順便提幾點意見,供你參考。”他在信中列舉了有關蘇區、邊區,以及各抗日民主根據地、解放區等出版的叢書等。他在信件最後說:“此均偶然所及恕難具體,如有不當,作為姑妄言之可耳。”見此信,十幾年前的一幕幕情景又重現眼前,這位局長如此關心我,我倒真的要感謝他。在這裡我要感謝恩師顧廷龍先生,在我幾乎要倒下去時,是他這棵大樹背後默默地支撐著我,他的循循誘導,使我拋棄一切雜念,專心致至,勤奮工作。可以說,是顧老這位恩師改變了我的命運。雖一路走下來很艱辛,但他始終一如既往地呵護著我,他是我一生的福星,永生難忘!
2009年我又出版了一本《中國文化名人與上海》。該書與前一本《與文化名人同行》相比有較大篇幅增加,共收入郭沫若、茅盾、曹禺、姚雪垠、趙朴初、華君武、愛潑斯坦等50餘位與上海結下的濃重文化情緣的文化名人,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道出一個個鮮為人知的逸事。
香港著名作家曾敏之在序文中大為讚賞,他稱我為“文史專家”,我受之有愧,我僅僅是一名圖書館工作者,做了自己份內的事而已。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我開始從南到北走訪文化老人,那時我一無頭銜,又無名片,可老人們從不問我的職務,卻都會問我是什麼大學畢業的?何時進上海圖書館的?我都坦誠相告,自己沒有上過大學。1952年我還是一個高中生,偶然機遇考進了上海圖書館。他們聽了都笑道:“原來你是‘圖書館大學’的元老,你太幸福了。”而周而復更親切地說:“我讀書、寫作利用圖書館,行路、考察參觀圖書館,圖書館是一所沒有教授的龐大得無所不包的高等學府,我們都是高等學府里的一名學生,你卻一輩子在高等學府讀書,真為你驕傲。”北京大學金克木教授說道:“三十年代我來北京求學,而所謂上學就是蹲在北京大學圖書館,那時的書庫是可以隨便翻閱的。入書庫讀書是人生一大樂事矣!我很羨慕你一生就讀於圖書館這座大學,這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座金礦啊!多少名人、學者,幾乎都是以圖書館作為依託而取得成績的。當然,我也不能例外。祝你事業有成。”後來我才知道,這位學術泰斗,只是國小畢業,他的一切一切都是他自學的,令我肅然起敬。從他們對圖書館難以割捨的情結,我深深感悟到自己一輩子不就是在這座“圖書館大學”讀書么。我情不自禁地說:“那么,我就是‘圖書館大學,培養出來的‘第一代大學生’。”過去怎么沒有想到這是我的福分,也是我一生最值得欣慰的。
去年是上海圖書館建館60周年紀念,在這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我有很多感慨。當年的小丫頭,如今已是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太”了。確實在一個甲子的漫長歲月間,它給我帶來了無數智慧,無數良師,無數回憶。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施人慎勿念,受施慎毋忘。我從心底里感恩這座“圖書館大學”豐富了我的人生,留給我的知識財富,使我終身受益無窮。
今年正逢我80虛歲,老來才真正知道光陰如箭,日月如梭,更加珍惜今天的時間。要用有限的時光,堅持把一些沒有做完的事,繼續做下去,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催著我。幾十年來我一直珍藏著百餘件大家的信函,其中最多者有30餘封,每當我一件件翻閱,他們的音容笑貌,以及字裡行間滲透著親人般的溫馨都歷歷在目,瞬間我的眼淚會流下來。這種印象很鮮明地儲存在記憶中,永遠也抹不去了。
過去曾想出一本書信集,但最後決定將這批書信遴選一遍,每一個人選一二件,並敘述人和書信的友誼,書名為《翰墨緣——文壇瑣憶》。我想這是第一本,以後還會繼續寫下去。故先人選18人,如今健在的有96歲高齡的曾敏之、百歲女作家羅洪。已作古的有雷潔瓊、柯靈、王元化、施蟄存、趙家璧、吳祖光、王仰晨等。從這些書信切人,一一道出書信背後的點滴故事。
有人說:“老人的財富是回憶。把過去的事如實道出來,這也算是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吧!”我有同感,說實在,人老了還圖什麼呢?只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把一切事物看清看淡,知足才會健康快樂。錢君勻先生贈我一副對聯:“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精闢之句、涵義深刻,這對我們人生不就是最好的啟示嗎?
在此,我要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黃政一同志,如果沒有他的熱忱相助,本書也難以出版。感謝陳燮君老師在百忙之中,特為老友80歲作油畫一幅題名為《大山的風骨》,並贈“壽比南山”墨寶一副。還有60年友誼的恩澤兄,如今他已87歲高壽,他是我們同行中的楷模,能文能武,擅長書法,特贈墨寶:“樂在書中”一幅賀壽。在此我也由衷地向他們致謝!
最後,我還想說幾句,這篇“序”文,拉拉雜雜說了這么多,也許人老了對往事常常耿耿於懷,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這大概是老人的通病吧!務請各位諒解。
2013年春於書緣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