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一帶一路”》是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一部政治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12月。
該書收入習近平同志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這段時間內關於“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文稿42篇,深刻地闡釋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原則、豐富內涵、目標路徑。 2019年4月2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一書英、法文版首發式在京舉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習近平談“一帶一路”
- 作者:習近平
- 類別:政治理論
- 字數:128000
- 首版時間:2018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收入習近平同志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這段時間內關於“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文稿42篇。該書詳實地記錄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豐富和發展的過程,以及習近平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原則、豐富內涵、目標路徑等進行的深刻闡述,從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共同發展繁榮、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不同角度,深刻闡述了“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
作品目錄
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
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
在亞歐大陸架起一座友誼和合作之橋 |
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 |
以“一帶一路”為雙翼,同南亞國家一道實現騰飛 |
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
聯通引領發展,夥伴聚焦合作 |
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 |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
中國經濟發展給世界各國及各國企業提供新的合作契機 |
做大共同利益蛋糕,走向共同繁榮 |
“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 |
重塑絲綢之路,促進共同發展 |
“一帶一路”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
“一帶一路”建設是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 |
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上的致辭 |
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發展壯大自己 |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拓展改革發展新空間 |
“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共同的事業 |
共同推進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建設 |
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
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 |
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
提高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 |
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 |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 |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宴會上的祝酒辭 |
開闢合作新起點,謀求發展新動力 |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閉幕辭 |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展 |
“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 |
加強戰略和行動對接,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
創作背景
該著作收錄了習近平同志關於“一帶一路”相關演講。2013年9月習近平同志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首次倡議“一帶一路”,2014年6月,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同志在這樣一個場合,首次正式使用“一帶一路”的提法,並首次對絲綢之路精神和“一帶一路”建設應該堅持的原則作出系統闡述。2014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強調,要集中力量辦好這件大事,做好“一帶一路”總體布局,儘早確定時間表、路線圖。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15年,針對一些國家對“一帶一路”建設產生的疑慮,習近平同志在博鰲亞洲論壇、在訪問美國和英國期間的演講中,反覆闡述“一帶一路”的開放包容性,加深了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解。這一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新發展理念,習近平同志結合全會精神從開放發展的角度闡述“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統一全黨思想,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2016年,在習近平同志推動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宣告成立。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中國舉行,一百多個國家的各界嘉賓齊聚北京,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為了深化“一帶一路”理論體系建設,2018年,在全黨全國上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近平談“一帶一路”》將歷次相關講話集結出版。
作品思想
一、創造性開啟一帶一路建設,為世界貢獻充滿東方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的方案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偉大的創舉。《習近平談“一帶一路”》生動詳實記錄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豐富和發展的過程,反映了習近平同志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付出的心血和作出的原創性貢獻。
首倡“一帶一路”。該書的開卷篇,是2013年9月習近平同志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的一部分。從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開闢絲綢之路講起,用“山間迴蕩的聲聲駝鈴”“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喚起共同的歷史記憶,在總結歷史經驗、講述中外交往故事的過程中,一項充滿東方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的方案呈現在世人眼前:“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概念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這篇講話中,習近平同志關於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論述,讓人感到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一項深思熟慮的大戰略。此後不到一個月,習近平同志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中第一次提出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同時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向世人進一步傳遞出明確信號,中國正實實在在推進新的開放戰略。同年11月,“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作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014年6月,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阿拉伯國家身處共建“一帶一路”交匯地帶,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夥伴。習近平同志在這樣一個場合,首次正式使用“一帶一路”的提法,並首次對絲綢之路精神和“一帶一路”建設應該堅持的原則作出系統闡述。從此,“一帶一路”建設,一個新的倡議,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一項共同繁榮發展的方案,開始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廣泛凝聚共識。“一帶一路”建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要付諸實施,必須獲得各方認同,達成廣泛共識。“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習近平同志利用各種場合和機會,同有關各方坦誠深入地對話溝通,增進戰略互信,減少相互猜疑,廣泛凝聚共識。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在世界經濟論壇、博鰲亞洲論壇、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在中國專門召開的“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東道主夥伴對話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在訪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訪問美國、英國等已開發國家,訪問非洲一些開發中國家時,習近平同志發表演講和文章,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介紹和共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談“一帶一路”》收入的文稿,很多是從這些場合的重要講話中節選出來的。有的從歷史出發,從古絲綢之路講起;有的從全球化角度切入,就國際形勢、世界經濟面臨的問題展開;有的通過講故事講道理,解疑釋惑;有的則直面時代之問,回應世人關切,這些文稿真實記錄了習近平同志為廣泛凝聚共識付出的艱辛努力。
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一帶一路”從一個倡議,到一個重大戰略,到凝聚高度共識的行動方案和實際舉措,每一步都凝結著習近平同志的智慧和心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不久,2014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強調,要集中力量辦好這件大事,做好“一帶一路”總體布局,儘早確定時間表、路線圖。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這一年,習近平同志在“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東道主夥伴對話會上提出以亞洲國家為重點方向、以經濟走廊為依託、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以建設融資平台為抓手、以人文交流為紐帶的合作建議,指明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方向和路徑,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進入務實合作階段。
2015年,針對一些國家對“一帶一路”建設產生的疑慮,習近平同志在博鰲亞洲論壇、在訪問美國和英國期間的演講中,反覆闡述“一帶一路”的開放包容性,加深了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解。這一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新發展理念,習近平同志結合全會精神從開放發展的角度闡述“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統一全黨思想,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
2016年,在習近平同志推動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宣告成立。習近平同志出席開業儀式,並在致辭中闡述了亞投行成立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的重大意義。在這一年召開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對推進思想統一、規劃落實、統籌協調、關鍵項目落地、金融創新、民心相通、輿論宣傳、安全保障等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問題和重點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中國舉行,一百多個國家的各界嘉賓齊聚北京,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這既是對“一帶一路”建設成果的檢視,也是進一步凝聚共識的再出發。該書收入的會議期間習近平同志的四篇文稿,全面總結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成果,並對未來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提出新的建議。
黨的十九大把“一帶一路”建設寫入大會報告。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要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大會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就是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十九大後,著眼於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等場合,對於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最廣泛國際合作平台作了大量論述。
二、深入闡述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賦予古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同志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把中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談“一帶一路”》從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共同發展繁榮、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不同角度,深刻闡述了“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對今天的中國來說,問題已不是要不要對外開放,而是如何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隨著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樹立全球視野,更加自覺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對外貿易布局、投資布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以擴大開放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主動謀劃的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的一項大戰略。
習近平同志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國開放空間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對接,有利於帶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符合中國經濟發展內生性要求,也有助於帶動中國邊疆民族地區發展;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能夠使順周期下形成的巨大產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辦好“一帶一路”建設這件大事,讓周邊國家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有利於近睦遠交,使沿線國家認同、更親近、更支持,營造有利的外部發展環境。
“一帶一路”開創新型合作模式,是一條互利共贏之路。古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曾經是“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卻成了衝突動盪和危機挑戰的代名詞。加快發展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願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規模和資源稟賦優勢明顯,互補性強,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一帶一路”建設就是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把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夢想串聯起來、並聯起來,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習近平同志指出:大雁之所以能夠穿越風雨、行穩致遠,關鍵在於其結伴成行,相互借力。“一帶一路”建設以沿線各國發展規劃對接為基礎,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紐帶,以互聯互通、產能合作、人文交流為支柱,以金融互利合作為重要保障,積極開展雙邊和區域合作,將帶動各國經濟更加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各國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創造新的經濟和就業增長點,增強各國經濟內生動力和抗風險能力,是一種新型合作模式,是一條互利共贏之路。
“一帶一路”建設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隨著時代發展,現行全球治理體系不適應的地方越來越多,國際社會對變革全球治理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習近平談“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向國際社會闡釋關於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理念,堅持要合作而不要對抗,要雙贏、多贏、共贏而不要單贏,不斷尋求最大公約數、擴大合作面,引導各方形成共識,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習近平同志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的講話等重要文稿中,全面闡釋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觀,提出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平等為基礎、以開放為導向、以合作為動力、以共享為目標,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習近平同志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對文明交流的渴望,承載著對和平安寧的期盼,承載著對共同發展的追求,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義,有助於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面對此起彼伏的全球性挑戰,僅憑單個國家的力量難以獨善其身,也無法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只有對接各國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範圍內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才能形成合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共同發展。為此,習近平同志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一帶一路”倡議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幾乎是同時提出來的。“一帶一路”建設把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繫在一起,致力於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讓各國人民更好共享發展成果,這也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目標。“一帶一路”建設作為開放包容的合作平台、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習近平同志指出: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這是提出這一倡議的初衷,也是希望通過這一倡議實現的最高目標。
三、以互聯互通為著力點,完善合作框架,勾畫發展藍圖
“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五年來,圍繞這一核心內容,習近平同志作了大量闡述,不斷豐富“一帶一路”建設的內涵,為“一帶一路”建設搭建框架,描繪藍圖。《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論述最多的,就是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
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不斷深化政策溝通。發展是第一要務,適用於各國。通過開展“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形成政策協調、規劃對接的合力,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實現共同發展,是各國普遍願望。習近平同志指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要促進各國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本著求同存異原則,協商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
在《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一書中,習近平同志對中國同有關國家協調政策,包括同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東協提出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間走廊”、蒙古國提出的“發展之路”、越南提出的“兩廊一圈”、英國提出的“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波蘭提出的“琥珀之路”等多個發展戰略規劃的對接,對同寮國、高棉、緬甸、匈牙利等國的規劃對接,以及統籌陸海兩大方向,在同各方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構建陸上經濟合作走廊和海上經濟合作走廊的規劃,都有論述。
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加強設施聯通。設施聯通是合作發展的基礎。絲綢之路首先得要有路,有路才能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習近平同志指出:要著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聚焦關鍵通道、關鍵城市、關鍵項目,聯結陸上公路、鐵路道路網路和海上港口網路。要扎紮實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六大經濟走廊框架,要抓住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建設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要完善跨區域物流網建設。
在習近平同志推動下,中國和相關國家一道共同加速推進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亞吉鐵路、匈塞鐵路等項目,建設瓜達爾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規劃實施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託,一個複合型的基礎設施網路正在形成。
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推動貿易暢通。貿易是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各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合作潛力巨大。習近平同志指出:各方應該就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問題進行探討並作出適當安排,消除貿易壁壘,降低貿易和投資成本,提高區域經濟循環速度和質量,實現互利共贏。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旗幟鮮明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倡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指出:保護主義政策如飲鴆止渴,要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中國將同各國一道,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大力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不斷改善營商環境。
以建設融資平台為抓手,擴大資金融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是開發中國家,普遍缺乏建設資金。融資瓶頸是實現互聯互通的突出挑戰。習近平同志以創新思維倡議設立亞投行和絲路基金。設立亞投行是要為“一帶一路”有關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經濟合作。設立絲路基金是要利用中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在習近平同志推動下,五年來中國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一帶一路”建設資金融通不斷擴大。亞投行、絲路基金、中國同中東歐“16+1”金融控股公司等新型金融機制同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金融機構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層次清晰、初具規模的“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路。
以人文交流為紐帶,促進民心相通。“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真正要建成“一帶一路”,必須在沿線國家民眾中形成一個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習近平同志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要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注重在人文領域精耕細作。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對於尊重各國人民文化歷史、風俗習慣,支持不同文明和宗教對話,鼓勵加強各國文化交流和民間往來,支持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鼓勵更多亞洲國家地方省區市建立合作關係,發展絲綢之路特色旅遊,互派留學生、專家學者到各國學習交流等,都作了深入探討和論述。
四、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絲路精神,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建設“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事,需要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一起努力,合作好、發展好、分享好。中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動者,推進這項造福中國人民、造福沿線各國人民、造福世界的大事業,必須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在吸取和借鑑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以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思維,扎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必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2014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中,首次集中闡述“一帶一路”建設應該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此後,針對國際社會關切和存在的疑慮,習近平同志多次在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深入闡述這一原則。
習近平同志指出:共商,就是集思廣益,好事大家商量著辦,使“一帶一路”建設兼顧雙方利益和關切,體現雙方智慧和創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雙方優勢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聚沙成塔,積水成淵,持之以恆加以推進。共享,就是讓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打造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圍繞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他強調: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必須堅持以絲綢之路精神為指引。“一帶一路”是歷史潮流的沿續。兩千多年前,先輩們懷著友好交往的樸素願望,開闢了古絲綢之路,開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時代。古絲綢之路凝聚了先輩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促進了亞歐大陸各國互聯互通,推動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古絲綢之路綿亘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等多篇文獻中,習近平同志用很大篇幅講述了古絲綢之路的開闢和此後兩千多年來東西方交往的故事,闡明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道理。在中阿合作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場合,習近平同志多次提煉、概括、闡髮絲綢之路精神,強調:“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要弘揚絲綢之路精神,促進文明互鑒,尊重道路選擇,堅持合作共贏,倡導對話和平,把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繫在一起,讓古老的絲綢之路重新煥發勃勃生機,讓各國人民更好共享發展成果。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必須堅持統籌協調,正確處理好各種關係。路是走出來的,事業是乾出來的。美好的藍圖變成現實,需要扎紮實實的行動。“一帶一路”建設要取得實效,同樣需要真抓實幹、切實推進。怎樣才能更好推進這項流傳久遠、澤被後代的偉業呢?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2016年4月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2016年8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等場合,集中闡述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工作要求。
習近平同志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要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正確處理和統籌好各種關係。要統籌處理好登高望遠與腳踏實地的關係,既做好頂層設計,規劃好方向和目標,又要有序推進,爭取早期收穫。要統籌處理好中國利益和沿線國家利益的關係,要在發展自身利益的同時,更多考慮和照顧其他國家利益,要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為先、義利並舉,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為。要統籌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的關係,既要發揮政府把握方向、統籌協調作用,又要發揮市場作用,努力形成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的合作模式。
對於統籌處理好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關係、務實推進和輿論引導的關係、對外開放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關係、國家總體目標和地方具體目標的關係、金融保障與風險防範的關係等,習近平同志也都作了深刻闡述。
作品影響
2019年4月,該書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列入“2019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名單。
作品評價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編審陳理:該書選收了習近平總書記42篇著作,集中反映了“一帶一路”建設從提出到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也充分反映了他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所付出的心血、所作出的原創性的重要貢獻。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 | 2018年12月1日 | 中央文獻出版社 | 9787507346985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法文版) | 2019年4月 | 中國外文局、外文出版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