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分別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出: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又提出:中國願同東協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協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自此之後,“一帶一路”便成為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長遠、重大國家戰略。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2015年3月28日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上,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共同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出“秉持親誠惠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完善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全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我國同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溝通不斷深入,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習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基於“絲綢之路”薪火相傳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全新的合作理念和合作模式,在國際上產生了愈來愈廣泛的影響,不但沿線國家普遍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而且更多其他地區的國家包括已開發國家和國際組織也在回響“一帶一路”倡議,支持“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