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重要演講

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重要演講

2014年7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題為《共創中韓合作美好未來,同襄亞洲振興繁榮偉業》的重要演講,話中韓友好,講中國未來,談兩國合作,強調中國將始終做維護和平的國家、促進合作的國家、虛心學習的國家,願同韓國成為實現共同發展的夥伴、致力地區和平的夥伴、攜手振興亞洲的夥伴、促進世界繁榮的夥伴。習近平寄語兩國青年共當中韓友誼的忠實繼承者,爭做亞洲振興的積極參與者。

演講背景,演講內容,現實意義,

演講背景

當地時間上午10時許,習近平在吳然天校長陪同下步入會場。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發表演講。

演講內容

習近平表示,中韓毗鄰而居。百金買屋,千金買鄰,好鄰居金不換。回顧歷史,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濟的傳統源遠流長,中韓友好佳話俯拾即是。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兩國秉天時、得地利、應人和,堅持互尊互信、聚同化異的大原則,把握合作共贏、共創未來的大方向,兩國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最大海外投資對象國、最大留學生來源國、最大海外旅行目的地國。韓國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合作夥伴之一。中韓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戰略合作夥伴,雙邊關係邁入最好發展時期。當前,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韓國人民也在致力於開創“國民幸福時代”、創造“第二漢江奇蹟”的韓國夢。這種發展的交匯為中韓兩國加強合作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習近平指出,作為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國家,面向未來,中國將做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我想從3個方面談點看法。第一,中國將始終做一個維護和平的國家。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這不是權宜之計。第二,中國將始終做一個促進合作的國家。中國堅持按照親、誠、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第三,中國將始終做一個虛心學習的國家。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中國人民為自己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但不會驕傲自滿、止步不前,而是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以開放包容心態虛心傾聽世界的聲音。中國將繼續向世界學習,向各國人民學習,學習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習近平強調,一個維護和平的中國、促進合作的中國、虛心學習的中國,將為中韓關係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面對雙邊關係及國際和地區形勢的新發展新變化,我們的眼界應該更加廣闊,我們的目標也應該更加宏遠,以東方智慧把兩國美好夢想融入更為宏偉的亞洲夢,讓亞洲寬廣的大陸、遼闊的海洋成為中韓合作的大平台,同亞洲各國人民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之路。習近平建議雙方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構建開放融合發展格局,共同打造利益共同體。我們應該推動亞洲各國提高開放水平,使亞洲在開放中融合、在融合中發展,並肩應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調整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分享亞洲經濟發展的機遇和成果。中韓應該爭取在年底前完成自由貿易區談判,聯手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為亞洲經貿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第二,倡導合作發展理念,在國際關係中踐行正確義利觀。在國際合作中,我們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義,堅持平等相待,經濟上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
第三,妥善解決矛盾分歧,塑造和平穩定發展環境。我們要以對話協商方式凝聚共識,以互諒互讓的精神處理分歧,以合作共贏的態度促進共同發展,以面向未來的眼光解決現實問題。我們要創新安全理念,共同維護亞洲和平與發展。中國希望朝鮮半島南北雙方改善關係,支持半島最終實現自主和平統一。中國人民永遠是半島人民可信賴的朋友。
第四,加強人文交流,不斷增進人民感情。中韓人緣相親,文緣相通,中國太極文化由來已久,韓國國旗是太極旗,我們最能領會陰陽相生、剛柔並濟的古老哲理。兩國開展人文交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兩國政府部門應該大力推動和引導,兩國各界人士和廣大民眾要積極為此貢獻力量。我們兩國人民要共同努力,更多分享喜悅,更多分擔困難,更好書寫友誼地久天長的新詩篇。
習近平最後指出,青年是中韓兩國的未來,也是亞洲的未來。只有精彩的青春才能留下人生精彩的回憶。希望兩國青年互學互鑒,增進友誼。中方邀請首爾大學100名大學生2015年赴華參加“漢語橋”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只要我們升起友好合作的風帆,堅持互利共贏的航向,中韓友好合作的巨輪必將乘風破浪,不斷駛向和平與繁榮的光明彼岸。

現實意義

現場氣氛友好,習近平的演講多次被熱烈的掌聲打斷。
吳然天校長致答辭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體現了中國優秀傳統價值觀和對亞洲、對世界的責任和擔當,表達了對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韓中兩國青年都在追求各自美好夢想,希望他們加強交流,增進了解,加深友誼,把韓中友好事業傳承下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