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心存故居位於城區翁家巷門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翁心存故居
- 保護級別:市級
翁心存故居位於城區翁家巷門內。
翁心存故居位於城區翁家巷門內。原為明弘治、正德間桑姓住宅,後數易其主。道光十三年(1833年)翁同龢之父、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購下,作孝養母親之所,稱“彩衣堂”。後經修擴,建成具有江南建築風格的官紳宅第。建築分東、中、西三...
它位於常熟古城區翁家巷門的“彩衣堂”(翁氏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翁同龢在此度過了青少年時期,現闢為翁同龢紀念館。據史料記載,此處建築始建於明代成化、弘治年間,曾幾易其主。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由翁同龢之父翁心存購得。它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建築風格的官紳宅第,其中主廳“彩衣堂”,...
翁同龢(1830年5月19日—1904年7月4日),字聲甫,一字均齋,號叔平,又號瓶生,晚號松禪老人,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收藏家。翁同龢是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之子。鹹豐六年(1856年)狀元及第。此後歷仕鹹豐、同治、光緒三朝,歷任翰林院修撰、陝西學政、文淵閣校理、翰林院贊善、...
彩衣堂,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翁家巷門2號,為狀元翁同龢故居。彩衣堂古宅,宅為四合院式布局,軸線3路,房屋90餘間,分內外兩院,西北為園。占地約4620平方米。明代弘治、正德年間,彩衣堂所在的住宅為本邑大族桑氏所有,堂初名為“森桂”,後易“叢桂”。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翁父翁心存在家鄉買進...
翁氏故居坐落在常熟古城區的翁家巷內。此宅始建於明代弘治、正德年間,由兩朝帝師翁同龢的父親、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於道光十三年(1833)購得,作為奉養母親之所。翁同龢在此度過了青少年時期。此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江南地區保存完好、整體建築較為完整的明清官紳邸宅。翁氏名人 翁郡,漢代學者。翁承贊...
童華為翁同龢之父翁心存門生,故常去拜見翁心存,因執意行跪拜之禮,翁心存又堅推不得,有次回禮時竟不慎蹉跌,傷及手指,並因此傳為佳話。童華與曾國藩二人既為同年,又同任職於翰林院為同僚,兩人曾互相品評詩文,在寧波天一閣所藏的《童薇研先生館賦》就有曾國藩的批註,曾國藩批註者為第二篇《蘇子瞻換羊賦...
鹹豐帝王東槐、師匡源、杜受田、翁心存 同治帝劉崐、李鴻章、翁同龢 光緒帝李鴻章、翁同龢、孫家鼐、夏同善 宣統帝陸潤癢、陳寶琛、伊克坦、徐坊、朱益藩、梁鼎芬 名人故居 皇城相府:國家AAAAA級景區,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孩子,地位變了,生活和過去不能相比了,你吃的東西太多了,這叫做飢了甜如蜜,飽了蜜不甜。”據宋普先生介紹,匡源所在的郭家莊現在已經改名為膠州市中雲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的郭家莊社區。“匡源故居舊址”處的浮雕就是政府出資修建的。“浮雕旁邊有一棵松樹,那就是我祖父親手種植的。”宋普先生說。
有翁同龢之父翁心存題詞。宣統三年,彭汝球稟奏籌辦常熟梅里自治公所。辛亥革命時期,梅李市董事彭邦俊、彭汝球兄弟呈報辦團自衛,亦曾先後創辦虞東公學、梅里商業學堂。[1] 民國五年至十一年,彭汝球為常熟縣縣議會議員。家族 始遷祖:鄒禮,虞山鄒氏世譜,明太祖洪武年間人,清康熙《常熟縣誌》卷五《橋樑》記載,...
人物故居 位於懸橋巷27號的故居桂蔭堂(“桂”字即取祖籍徽州歙縣桂林村之意),為洪鈞出仕後所建。整座第宅坐北朝南,占地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後門臨河,原有廊橋,過橋即菉葭巷,可惜河道已於1958年填沒。整個第宅可分三路:西路是主軸線,共有七進,前有照壁,依次為門廳、轎廳、花廳、大廳、堂樓、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