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形於色

義形於色

義形於色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ì xíng yú sè,意思是義憤的情緒反映在臉上,出自《公羊傳·桓公二年》。

基本介紹

解釋,出處,成語辨析,成語故事,

解釋

義憤的情緒反映在臉上。

出處

《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於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於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陸凱傳》:”定大恨凱,思中傷之,凱終不以為意,乃心公家,義形於色,表疏皆指事不飾,忠懇內發。“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嚴致和又拿出五十兩銀子來交與,二位義形於色去了。
文明小史》第二十五回:”大家諾諾連聲,義形於色,又痛罵一回雲南官府,方才各散。“
茅盾子夜》五:吳蓀甫“義形於色”地舉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邊上猛擊一下。

成語辨析

【年代】古代
【近義詞】義無反顧、義正詞嚴、義憤填膺
【押韻詞】明明赫赫、一狐之掖、變化不測、問寒問熱、終日終夜、窮凶極惡、心驚膽懾、遼東鶴、纏綿悱惻、挽弩自射

成語故事

魏文帝稱帝,陳群面帶愁容,文帝問他:“朕順應天命即位,你為什麼不高興?”陳群回答說:“臣和華歆銘記先朝,現在雖然欣逢盛世,但是懷念故主恩義的心情,還是不免要流露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