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表征的混合模型

群體表征的混亂模型和範疇模型、樣例模型以及情景模型理論由王沛和林崇德在對社會認知進行研究綜述後提出,屬於社會認知的理論模型。而社會認知一般涉及對社會信息的辨別、歸類、採擇、判斷、推理等心理成分,社會認知理論認為社會心理是以一定的結構存貯在人的頭腦中的,結構及其部分之間具有相互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群體表征的混亂模型
  • 提出者:王沛、林崇德
定義,性質,實驗證據,相似理論,

定義

群體表征的混合模型包括抽象知識表征和具體的樣例表征,因而可以消除單一的範疇模型和單一樣例模型的不足,但如果社會認知過程中存在兩種表征,該模型沒有說明是什麼決定了相對是樣例加工還是相對抽象加工。

性質

Rothbart首先從認知資源有效的角度討論了樣例加工和抽象加工的問題,認為與樣例加工相比,抽象加工需要的認知資源更少,在認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知覺者更依賴於抽象信息。

實驗證據

Smith和Zarate在實驗中,讓一部分被試在學習樣例之前先學習原型信息,讓另一些被試只學習群體樣例而未給予原型信息,學習結束後,要求被試對學習過的靶子詞連同新靶子一起歸類,結果發現當被試沒有接受原型信息時,會通過與預先學習的樣例相比較來進行歸類,而學習過原型信息的被試則基於原型來歸類。這說明知覺者了解範疇的抽象信息與樣例信息的順序可以影響對範疇成員的後繼加工。

相似理論

1. 情景模型理論:認為存在兩種知識結構,即情境模型和概化表征,其中情境模型代表人們對具體事件和事態的理解,這種理解是在傳遞社會信息的過程中自動完成的,而情境模型的建立又為理解新信息和相關的人和事提供相應的基礎。
2. 樣例模型:假定個體存儲的樣例表征,並把新刺激與這些已知例子作比較,從而做出判斷。
3. 範疇模型:其實是一種分類模式,認為人們一旦獲得有關某個群體的信息,便會發展出該群體的一種概括化概念,即範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