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M3布雷德利騎兵戰鬥車(原名:M3騎兵戰車)是由食品機械化學公司研製的戰車,1983年裝備美軍裝騎團、重型師屬裝騎營、坦克營和機步營偵察排的戰鬥車,主要擔負偵察、警戒和掩護任務。
美M3布雷德利騎兵戰鬥車採用傳統的發動機前置式結構,車內由前至後分別為駕駛室—動力傳動室,炮塔—戰鬥室和載員室。戰車主要武器是一門M242式“蝮蛇”鏈式機關炮,輔助武器為一挺式並列機槍,位於主炮右側。
美M3布雷德利騎兵戰鬥車曾先後參加過1991年和2003年爆發的兩次海灣戰爭。
基本介紹
研製背景,發展沿革,技術特點,武器系統,服役事件,總體評價,
研製背景
在M2/M3“布雷德利”戰車服役之前,美國陸軍大量裝備的是食品機械化學公司M113履帶式裝甲輸送車。M113自誕生以來大量投入使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戰爭中,這種輕便的裝甲車具有與M60主戰坦克相當或者更強的機動能力,被美國大兵親切地稱為“戰場計程車”。然而,其薄弱的裝甲防護卻飽受批評:越南軍隊機槍子彈有時可以從側面貫穿M113,車體底部防護也難以抵抗各種地雷,以至於大多數時候搭載的士兵都坐在車頂上而不願坐在車艙內。
美國陸軍迅速吸取了越南戰爭初期的慘重教訓,於1963年提出了研製機械化步兵戰車的要求。
發展沿革
1976年8月,美國陸軍成立了機械化步兵戰車特別工作小組,對整個XM723計畫進行全面評價,並建議發展一種步兵和偵察兵通用的裝甲戰車。根據建議,食品機械化學公司迅速對XM723進行改進,安裝了帶“陶”式反坦克飛彈和“蝮蛇”鏈式機關炮的TBAT-11雙人炮塔。
1977年5月,美國陸軍將XM723重新命名為戰鬥車輛系統(FVS),由XM2步兵戰車和XM3騎兵戰車組成。
1978年12月,食品機械化學公司向美軍交付首批2輛XM2樣車,其餘6輛於1979年3月完成。
1979年12月,XM3被正式命名為M3騎兵戰車。
1980年1月,M3正式投入生產。
1981年5月,首批生產型車輛交付使用。
1983年3月,正式裝備駐歐美軍。
1981年10月,為了紀念美國已故陸軍五星上將奧馬爾·納爾遜·布雷德利,M3被命名為M3“布雷德利”騎兵戰車。
技術特點
M3“布雷德利”戰車採用傳統的發動機前置式結構,車內由前至後分別為駕駛室—動力傳動室,炮塔—戰鬥室和載員室。
車體左前部為駕駛室,駕駛室頂部有一個向後開啟的大型艙門,駕駛員在開艙行駛時,頭部和胸部可以完全露出,視野良好。艙門上有4具潛望鏡,3具在前方,1具在左側。前方中間1具可換成AN/VVS-2(V)3潛望式微光駕駛儀。
在駕駛室的右側為動力傳動室,其內安裝有整體式動力傳動裝置。打開車體首上甲板的大型艙蓋,可以在30分鐘內利用快速接頭,對動力傳動裝置進行無損冷卻和液壓管路的快速拆裝,方便了保養維修。雙人炮塔位於車輛中央偏右位置,能360°旋轉。炮塔正面安裝有一門機關炮,火炮右側安裝一挺並列機槍。炮塔左側裝有一具可升降的M27雙管“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架,行軍時撤收在炮塔側部。在炮塔正面左右兩側各裝有一組4具電擊發煙幕彈發射器,備用煙幕彈儲存在煙幕彈發射器上方的裝甲盒子裡。炮手位於炮塔左側,車長居右,兩人各有1個向後開啟的單扇艙門,艙門周圍分別布置有2具和7具供炮手和車長使用的M17和M27型觀察潛望鏡,可分別提供180°和360°的觀察能力。炮塔頂部左側裝有一具供炮手使用的帶裝甲保護罩的晝夜合一瞄準鏡。炮塔尾後部環繞安裝有儲物籃,用以儲存機關炮炮彈,並可外掛6箱並列機槍彈藥,還可為炮塔尾部提供對破甲彈的額外防護能力。
載員室位於車體後部,M3戰車可分別搭載6名車載步兵和2名偵察兵。載員室尾部有一扇液壓操縱的跳板式大尾門供載員快速進出,當尾門發生故障無法打開時,其左側有一應急小門。車體左側甲板外後部有一個儲存欄,在M3上可存放3箱槍彈。在車尾門兩側各有一個外部儲物箱,可以放置和槍彈以及通信電纜。M3隻在尾門上設定有2個球形射擊孔和配套潛望鏡。車輛載員室頂部有一個供裝填反坦克飛彈使用的艙門,裝填飛彈時艙門裝甲護板可保護人員。
M3“布雷德利”戰車的行動部分每側有6個直徑的雙輪緣負重輪,2個單托帶輪和1個雙托帶輪,第1和第3是單托帶輪僅僅用於支撐履帶內側,主動輪前置,誘導輪後置。由6個小塊構成的側裙板覆蓋了負重輪的大部和全部托帶輪。履帶為鍛鋼單銷式,銷耳掛膠,寬,左側履帶板84塊、右側履帶板82塊,有可更換的橡膠襯墊。
為了與外界保持暢通的聯繫,M3騎兵戰車則安裝了AN/VRC-12和AN/PRC-77無線電台。車輛的電氣系統採用24伏直流電,由主發動機驅動的發電機額定輸出電壓28伏、輸出電流220安,有4塊串並聯使用的12伏/100安時6TN蓄電池。
“布雷德利”戰車的主要武器是一門M242式“蝮蛇”鏈式機關炮。該炮是一種依靠外置動力(功率為0.73千瓦的電動機)帶動傳動鏈機構實施自動發射的武器,炮長,炮管長,炮全重,可靠性比普通機關炮高,平均故障間隔達25000發。M242機關炮是美軍的制式裝備,除了M2/M3以外,美國海軍陸戰隊的LAV-25輪式步兵戰車也採用了這種武器。該炮採用雙向單路供彈,可單發射擊,也可以100發/分或者200發/分的射速進行連發射擊,射擊後彈殼向前拋出車外。火炮具有較大的射擊範圍,高低射角-9°~+59°,方向射界360°,最大方向和高低瞄準速度60°/秒,除了對付地面裝甲目標和有生力量外,還可對低空飛行目標射擊。
M242機關炮配用M791鎢合金彈芯曳光脫殼穿甲彈、M919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M792曳光燃燒榴彈、M793曳光教練彈和M910曳光教練彈,初速分別為1345米/秒、1385米/秒、1100米/秒、1100米/秒、1525米/秒,前3種彈有效射程分別為2000米、2500米和2000米。其穿甲彈可在1000米處擊穿66毫米厚的垂直鋼裝甲,可有效對付現代戰場上的大多數輕型裝甲目標以及有防護的有生力量。另外,該炮也可以發射瑞士厄利空公司的KBA式25毫米炮彈,包括SLB050式曳光燃燒榴彈、SSB051式燃燒榴彈、PSB式燃燒穿甲彈、PLB式曳光燃燒穿甲榴彈、PKHT式脫殼穿甲彈以及TLB044-2式曳光脫殼穿甲彈。炮手可以根據目標性質用電鈕改變射速和選取彈種。在M2步兵戰車上,M242式機關炮的彈藥基數為900發,其中包括炮塔內的300發待發彈(穿甲彈75發,榴彈225發),其餘600發炮彈分別放置在載員艙底部甲板下、載員艙內壁兩側和右側座椅下並有裝甲保護。在M3騎兵戰車上,M242式機關炮的彈藥基數達到1500發,待發彈和M2步兵戰車一樣為300發。
M2/M3戰車的另外一項主要武器是裝在炮塔左側的BGM-71“陶”式反坦克飛彈。M27發射架採用雙管箱式結構,內裝待發彈2枚,發射架俯仰範圍為-19°~+29°,最大跟蹤速度為15°/秒,飛彈發射時車輛必須處於停車狀態。除了待發彈外,M2/M3車內分別備有5發和10發“陶”式反坦克飛彈,在M2上“陶”式反坦克飛彈以水平3發和垂直2發的形式儲存在載員室左側,而在M3上10發都是以水平狀態分層儲存在載員室右側的彈架上。BGM-71“陶”式反坦克飛彈屬第二代紅外有線半自動制導重型反坦克飛彈,於1970年開始裝備部隊,可在距離上擊穿厚的垂直裝甲。是1981年開始交付部隊的增強威力改進型,其戰鬥部前端有一個長可伸縮的壓電引信探桿,飛彈炸高為,配合裝LX-14炸藥和雙錐藥型罩的戰鬥部,可在距離上擊穿厚的垂直裝甲。正是由於採用了“陶”式反坦克飛彈,M2/M3具有遠距離和敵方主戰坦克獨立抗衡的能力,在兩次海灣戰爭中擊毀了不少伊拉克主戰坦克。
輔助武器為一挺式並列機槍,位於主炮右側,彈藥基數分別為2200發和4400發,待發彈均為800發。在M2步兵戰車內裝備有6支供車載步兵利用車內射擊孔射擊的M231式步槍,備彈4200發。M231由M16式自動步槍改進而成,該槍沒有瞄準裝置,射手通過觀察曳光彈的彈著點進行瞄準。另有9支下車作戰用的M16式自動步槍(備彈2520發)和1挺下車作戰用的M60式通用機槍(備彈2200發)。在M3騎兵戰車上則只有5支M16式自動步槍(備彈1680發)和l挺M60式通用機槍(備彈3200發)。另外,兩種車內均配有3具反坦克火箭筒。
精確的火控系統“布雷德利”戰車擁有精確而完善的火控系統。炮手使用一具雷聲公司生產的外殼有裝甲保護的晝夜合一瞄準鏡,其放大倍率為4×和12×,其中4×的倍率用於車輛靜止或行進間主炮和並列機槍的高速跟蹤和瞄準,12×倍率用於車輛靜止狀態下“陶”式反坦克飛彈的低速跟蹤和瞄準。該瞄準鏡在夜間和不良氣候下採用紅外熱成像夜視儀觀察和瞄準,和M1主戰坦克的綠色顯示不同,“布雷德利”戰車的紅外熱成像夜視儀顯示的圖像是紅色的。車長有光纖中繼顯示系統,可以看到與炮手瞄準鏡里相同的圖像,並可超越炮手控制火炮跟蹤、瞄準和射擊。由於採用通用電氣公司的全電式炮塔驅動和雙向穩定系統,因而火炮可以在行進中對目標精確射擊。此外,車長艙門前方安裝有一個對空瞄準具,炮塔上另外還有一個5×的備份晝間瞄準鏡,一旦晝夜合—主瞄準鏡戰損或者因故障失靈,可供炮手或車長應急瞄準使用。
服役事件
M3“布雷德利”戰車先後參加過1991年和2003年爆發的兩次海灣戰爭。
總體評價
裝有1門M242型25毫米鏈式機關炮,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具雙管“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架。性能基本上與M2步兵戰鬥車相同,不同點是,M3騎兵戰鬥車只載2名士兵,射孔相應減少,但彈藥和偵察器材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