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的基礎:中國綠色財富報告

美麗中國的基礎:中國綠色財富報告

《美麗中國的基礎:中國綠色財富報告》是201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本書從綠色財富的研究視角對實現美麗中國的基礎和夢想進行了深入探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麗中國的基礎:中國綠色財富報告
  • 作者: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 
  • ISBN:9787509767795 
  • 頁數:248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2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本書從綠色財富的研究視角對實現美麗中國的基礎和夢想進行了深入探討。書中借鑑國際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與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發展經驗,對中國發展綠色財富的含義進行了界定,重點研究了中國綠色財富的發展態勢、中國綠色產業投資狀況,並據此對中國綠色產業發展路徑提出了建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超越傳統的財富觀:綠色財富/1
第一節 財富觀的含義及發展演變/2
第二節 綠色財富的出現/12
第三節 中國的綠色財富/20
第二章 人類不可完全占有的綠色財富:自然生態系統/29
第一節 自然資產在綠色財富中的地位/29
第二節 中國自然資產規模及其格局/34
第三節 中國自然資產變化特徵/45
第四節 自然資產占有量及其時空變化/51
第五節 自然資產質量變化/62
第三章 被低估的綠色財富:農業及其附屬產品/67
第一節 綠色財富視角下的農業/68
第二節 農業的經濟價值/71
第三節 農業中被低估的資產/80
第四節 農業資產的維護/87
第四章 最具前景的財富:綠色動力資源/104
第一節 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轉型/105
第二節 中國綠色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111
第三節 綠色動力資源開發利用的國際比較124
第四節 中國開發利用綠色動力資源存在的問題//142
第五章 中國綠色財富的價值/150
第一節 綠色財富價值化方法/153
第二節 不同生態系統的生態服務價值/165
第三節 我國生態系統不同服務價值/171
第四節 發展生態服務產業/172
第六章 綠色投資的效益與回報/183
第一節 綠色投資的比較與評估/184
第二節 綠色投資主體與投資方式/190
第三節 主要綠色投資方向/195
第四節 綠色投資的國際經驗與啟示/201
第七章 綠色財富:美麗中國的基石/208
第一節 綠色財富與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關係/209
第二節 綠色財富的流失與增長/211
第三節 被憧憬的綠色財富充裕的美麗中國/216
第四節 美麗中國的實現路徑/221
第八章 結論與判斷/226
後 記/236

前言

序 言
財富是人的基本需要滿足之後的剩餘,是對未來生存保障的一種承諾,也是人類社會得以穩定建構和持續進步的可靠基礎。物質財富對人的這種承諾引導人類對其的不斷追求和占有,這樣,人和財富之間就構成了一種循環,形成了一個相互不能缺失的整體。財富變成了人性的一種表現形式,人的某些秉性也深深地鑲嵌在物質財富之中;成為財富的物質已經涵蓋了人所能發現的全部領域,此類物質也極具排他性地被人所明確占有。這是迄今為止人所能夠認知的財富觀念,它促進了人類種族的繁衍壯大以及社會的持續發展,但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潛在風險。從物質占用角度來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創造、占有和消費物質財富的歷史。伴隨著生產力的進步與生產關係的變革,人類理解、對待、處理財富的觀念也不斷演化發展,不同時代、不同社會和不同人群形成了表現形式不同的財富觀念,不同形式的財富觀念又塑造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形式不同的相互關係,繼而表現出反映種族、民族和國家的不同類型的文明形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人類經歷了兩次清晰可見的財富觀念大變革。第一次是農業文明的興起,人類的生活方式由以漁獵與採集為主轉為以耕作與畜養為主,財富觀念也相應地表現為“五穀豐登、牲畜成群”之自然物的占有,這可稱為“黃色財富”觀;第二次是工業文明的誕生,通過機械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生產,人類對於財富的追求不再僅僅滿足於衣食之需,工礦、企業以及現代化的交通、通信、居所等成為人類對於財富追求的主流,這可稱為“黑色財富”觀。
工業革命在為人類帶來巨額財富的同時,也使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受了空前的破壞,物種消失、土地退化、能源枯竭、水體污染、空氣污染、全球變暖等正在侵蝕著人類生存的根基,使人類的未來充斥著各種嚴峻挑戰和不確定性。以20世紀60年代雷切爾·卡遜出版的《寂靜的春天》為標誌,國際社會開始對傳統工業發展方式進行反思。從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到里約聯合國環發大會,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開始成為全球共識,也促使人類財富觀念產生新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然界的秀美山川、碧水藍天對於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而且在工業化大生產背景下,它們不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類必須珍視並積極保護這些彌足珍貴的財富——不可獨占、不具明確排他性的綠色財富。可以認為,目前人類社會正處於第三次財富觀念大變革,即從“黑色財富”到“綠色財富”的變革進程之中。作為一種新的財富觀念,綠色財富是對傳統財富觀念的揚棄,是包容“黃色財富”“黑色財富”合理核心的財富觀。也就是說,綠色財富並不否定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而是強調不能以犧牲資源、環境等綠色財富為代價來換取黃色或黑色財富。綠色財富的保護、創造和不斷豐富,在外在形式上就表現為天空由灰變藍、大地由黃變綠、河流由濁變清。綠色財富充裕、人民富足康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應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美麗家園。
可以認為歐美等少數已開發國家實現了繁榮富強與山川秀美共在,基本完成了“美麗家園”建設。在這些已開發國家建設“美麗家園”的過程中,占世界人口總量80%的國家尚未全面開啟工業化進程,或處於工業化早期階段,全球資源開發利用尚未達到閾限。這些已開發國家通過對內制定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和實施生態補償措施,對外大規模轉移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產業等方式不斷減輕本國資源環境壓力,同時充分利用其發達的科技和金融實力持續獲取“在外生產”的經濟利益。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一種以損害全球人民福祉為代價換取自身“美麗”的模式,是一種不可能、客觀上也不允許其他國家複製的模式。
近年來,低碳、綠色經濟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的潮流,2012年的聯合國“里約+20”峰會更將綠色經濟界定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國內,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以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核心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包括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在內的一攬子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戰略舉措。這些新的理念和戰略舉措為我們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契機。然而,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新的發展理念在實踐中的套用仍需要一個過程,對於擁有13多億人口、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而言,經濟的綠色轉型將是一個極其複雜、對全球影響深遠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行持續不斷的摸索和創新。
基於這一背景,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在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畫項目“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關鍵技術研究”(2013BAC03B05)的框架內,組織課題組成員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對綠色財富的含義、中國綠色財富的態勢、綠色投資狀況等進行了深入分析,據此對中國創造綠色財富、建設美麗中國的路徑進行了初步探索。歷經近一年的辛勤努力,形成了本報告。本報告共歸納提煉出如下幾個判斷。第一,綠色財富是可持續提供具有生態功能、為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需且具有公共屬性的、在利用過程中不對社會產生負外部性的自然財富總和。第二,中國自然綠色財富總量相對穩定,人均占有量持續減少,稀缺性加劇,未來中國自然綠色財富持續供給面臨巨大風險,尤其是水資源供給短缺將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約束因素。第三,農業具有多功能性,珍視和維護中國農業所提供的家園、生態系統保育、文化傳承等功能,是中國可持續農業的核心,也是增加綠色財富的重要方向。第四,在全球能源系統綠色轉型背景下,中國以更快的步伐加速轉型,有可能實現從綠色動力資源開發利用大國到強國的轉變,但仍需進一步推進技術、設施、市場、制度等建設。第五,中國人均生態資產稀缺,其中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區域形勢尤為嚴峻,正面臨著因綠色財富極度稀缺而導致整個區域生存環境質量大幅下降的風險。第六,中國的綠色投資增速較快,但問題也較突出,主要體現為民營資本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很多企業的環保投資活動缺乏主動性和市場激勵。第七,“美麗中國”建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有來自生存和發展的迫切需求,需要發展觀念、機制體制的轉變,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積極努力,同時要主動營造一個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國際環境。
相信本書會對從事可持續發展相關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有關部門的決策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限於我們的知識水平,本書定有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於我們進一步地開展相關工作。
郭日生
2014年4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