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同盟與東北亞安全

美日同盟與東北亞安全是一篇博士論文,論文作者為杜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日同盟與東北亞安全
  • 參與國家:美國,日本等
  • 冷戰結束時間:1991
  •  論文主體:共六部分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杜峰著
導師
宮力指導
學科專業
國際政治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日美關係 對外政策 東北亞
館藏號
D871.2
館藏目錄
2010\D871.2\6

內容簡介

美日同盟是當今國際政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對雙邊同盟。美日兩國的同盟始於冷戰之初,主要是當時美國出於遏制蘇聯在東亞擴展的戰略需要。冷戰結束後,雖然美日同盟賴以存在戰略基礎不復存在,但美日同盟不僅沒有漸漸消亡,反而不斷強化,其一舉一動牽動著整個東北亞地區乃至全球的戰略態勢。 中國是東北亞舉足輕重的大國。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與中國息息相關。研究美日同盟對東北亞安全環境的衝擊有助於我們制定有效的周邊戰略,確保在東北亞地區形成一個有利於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和平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論文主體由六個部分組成。第一章主要是對冷戰時期美日同盟形成的歷史背景及其冷戰期間的修訂與發展進行梳理和分析。首先,在對分析美日同盟建立的歷史背景基礎上,闡述了美日安全同盟建立的原因;其次,結合日本在冷戰期間經濟實力的增強,回顧了美日同盟在冷戰期間的修訂與發展。 第二章主要對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的美日同盟強化的過程及其原因進行了闡述和分析。20世紀90年代初期,冷戰的結束使美日同盟建立的基礎不復存在,同盟進入短暫的“漂流”期。隨後,美日兩國政府都意識到了同盟“漂流”的危害及強化同盟的迫切性,為此雙方調整了各自的外交政策和國家戰略,先後通過了1996年的《日美安全保障聯合宣言》、1997年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及1999年的相關法案對美日同盟進行了重新定義和調整。經過此次調整,美日同盟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美日同盟的“漂流”狀態,強化了美日同盟,改變了美日同盟的性質,並使日本在同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得到提高。“9·11”事件後,美日兩國在“反恐”的旗號下,進一步強化了兩國間的同盟關係,美日同盟開始從地區性同盟邁向全球性東協,美日同盟產生了質的飛躍。 第三章主要從美日兩國各自大戰略的角度來剖析美日兩國強化同盟關係的深層次原因。冷戰後,美國首要戰略目的是建立其全球霸權,為此,必須防止出現一個全球性力量挑戰美國的霸權。在美國看來,能夠在未來對其霸權提出挑戰的國家基本上集中在東北亞,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因此,美國通過強化與日本的同盟可以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防範中國、牽制日本。就日本而言,它想通過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為其實現“政治大國”掃平道路。同時,它亦希望利用美國防範中國的心理,達到牽制中國崛起的目的。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以地區熱點和大國關係為切入點,揭示美日同盟的強化對東北亞地區安全所造成的衝擊。第四章分別從朝鮮半島問題、台灣問題和TMD三個不同的角度來客觀考察美日同盟對東北亞安全的影響。雖然美日同盟一直把消除地區潛在衝突作為同盟的一項重要使命,但實際上因為正是美日同盟關係的存在才導致了上述潛在的地區衝突,並越演越烈。 第五章主要考察了美日同盟對東北亞大國關係的衝擊。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地區大國間形成良性互動。而美日同盟的不斷強化及其排他性使得該地區大國良性互動出現了不穩定的因素,大國間關係增強了相互防範和牽制的因素,從長遠來看,不利於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第六章闡述了中國在面對美日同盟對東北亞地區安全造成的消極影響的情況下所應該採取的戰略。在經濟上,應該推動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在政治上,應該充分利用美日矛盾和中美、中日利益的重合;在安全上,應該積極推動建立東北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通過上述努力,中國完全可以把美日同盟的消極影響降到最小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