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小膜蓋蕨

美小膜蓋蕨

美小膜蓋蕨產四川 (石棉、木里、九龍、天全) 、雲南 (大理、麗江、德欽、鶴慶、劍川、中甸、大姚、南嬌、景洪) 、西藏 (波密、林芝、米林、工布江達、隆子、達旺) 。生山地林下溝邊岩石上或樹幹上,海拔2300-3500米。葉於旱季枯死, 雨季生新葉。也分布於尼泊爾、印度及中南半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小膜蓋蕨
  • 拉丁學名:Araiostegia pulchra (Don) Cop.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亞門:真蕨亞門
  • :薄囊蕨綱
  • :水龍骨目
  • :小膜蓋蕨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相關的種,

形態特徵

植株高35-58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健,粗約5毫米,連同葉柄基部被鱗片;鱗片闊卵形,長4-5毫米,圓鈍頭,全緣,中央紅棕色,邊緣淺棕色,盾狀著生,稀疏而緊貼,有褶皺。葉遠生,相距1.5-4厘米;葉柄長10-25厘米,粗2.5-3毫米,棕禾稈色,光滑,上面有縱溝;葉片長卵形,長25-40厘米,寬12-20厘米,先端漸尖,四至五回羽狀細裂;羽片約12對,互生,斜向上,密接,柄長2-3毫米,基部一對幾與上方一對同形,卵狀披針形,長8-12厘米,寬4-5厘米,各回小羽片上先出;一回小羽片10-12對,近互生,密接,斜展,柄長約1毫米,三角狀長卵形,長1.5-3厘米,寬1-1.8厘米,尖頭,基部不對稱,上側截形,下側楔形,深羽裂達具狹翅的小羽軸;二回小羽片6-8對,互生,密接,無柄,斜展,斜卵形至橢圓形,基部上側一片較大,長5-10毫米,寬2.5-5毫米,鈍頭,基部斜楔形,深羽裂;三回小羽片3-5對,互生,無柄,斜向上,楔形至倒卵形,長2-4毫米,寬1.5-3毫米,下部1-2對羽裂,向上的分叉,裂片鐮刀狀線形,寬約0.5毫米,極斜向上,尖頭,全緣,單一或分叉;向上的羽片逐漸縮小,先端漸尖,基部斜楔形。葉脈不明顯,分叉,每裂片有小脈1條,幾達葉邊。葉薄草質,乾後暗綠色或棕綠色,無毛。孢子囊群小,多數,位於裂片缺裂處以下,著生於上側短小脈的頂端;囊群蓋半圓形,中部褐棕色,邊緣色較淺,膜質,全緣,基部著生。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北部(德欽、麗江、賓川)。
國外分布:喜馬拉雅、尼泊爾、錫蘭、越南、寮國及泰國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藥 名】:美小膜蓋蕨
【拼 音】:MEIXIAOMOGAIJUE
【來 源】:為骨碎補科植物美小膜蓋蕨的根。
【功 效】:解毒殺蟲。
【主 治】:用於蛔蟲病。
【性味歸經】:苦,平。入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6-9克,水煎服。或研粉吞服1-3克。
【別 名】:蜈蚣草(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主要產於四川、雲南、西藏。

相關的種

與“美小膜蓋蕨 Araiostegia pulchra (D. Don) Copel.”相關的種有:
假美小膜蓋蕨Araiostegia beddomei (C. Hope) Ching
小膜蓋蕨Araiostegia delavayi (Bedd. ex C. B. Clarke & Baker) Ching
細裂小膜蓋蕨Araiostegia faberiana (C. Chr.) Ching
宿枝小膜蓋蕨Araiostegia hookeri (T. Moore ex Bedd.) Ching
綠葉小膜蓋蕨Araiostegia imbricata Ching
鱗軸小膜蓋蕨Araiostegia perdurans (H. Christ) Copel.
長片小膜蓋蕨Araiostegia pseudocystopteris (Kunze) Copel.
雲南小膜蓋蕨Araiostegia yunnanensis (H. Christ) Cope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