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於此設定耀德鄉。
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為羊角鎮。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轄13保。
1951年3月,以第一、二保續置羊角鎮。
1958年6月,撤重雲鄉併入羊角鎮,並改鎮為鄉。
1992年12月,撤區並鄉,建立羊角鎮,原艷山紅鄉梨花村、院子村、茶嶺村、艷山村、羅家村;長坡鄉大樹村、廟嶺村、蒼壩村、田灣村、石床村併入羊角鎮。
1996年,轄15行政村1居民委員會,75農業社,4居民小組。
2003年11月,撤碑埡鄉,所轄雙堰村、碑埡村、農豐村、永安村、農光村、峨嶺村、朱家村並人羊角鎮;同年6月,村級建制調整,全鎮22行政村合併為10行政村,72村民小組,1社區居民委員會、4居民小組。
2020年,武隆區人民政府同意撤銷羊角鎮,設立羊角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原羊角鎮轄羊角1個居民委員會,朝陽、青春、碑埡、水隆、鵝嶺、石床、田灣、廟嶺、茶嶺、艷山紅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個居民小組、7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羊角街道轄4個社區、1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萬家寶社區烈女西路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羊角街道地處白馬山與仙女山結合部的群山河谷之中,烏江從中穿流而過,南北兩岸呈“V”字形走向,以峽谷為主,山勢呈梯形起伏很大。平均海拔1000米,境內最高峰茶盆崖主峰位於茶嶺村,海拔1900米;最低點位於田灣村灘眼腳烏江水面,海拔170米。
氣候
羊角街道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8.5℃,1月平均氣溫10.0℃,極端最低氣溫2.0℃(1987年3月24日);7月平均氣溫32.0℃,極端最高氣溫41.5℃(2007年8月17日)。平均氣溫年較差22.0℃。生長期年平均330天,無霜期年平均320天,最長340天,最短3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900小時,年總輻射12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05天(一般為2月15日~12月17日)。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1200毫米(2001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600毫米(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水文
羊角街道境內河道屬於烏江流域。烏江自東向西穿流而過,境內長12千米,流域面積30.5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馬溪河、貓兒溝、糯米溪溝。
自然資源
羊角街道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有鐵、石灰石,鐵礦儲藏量為500萬噸,石灰石儲藏量為2500萬噸。林地5.4萬畝,森林覆蓋率42%,木材蓄積量41萬立方米。
自然災害
羊角街道主要自然災害為澇災、旱災、地質災害、滑坡、土石流和礦山瓦斯等。境內有52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其中A類災害點6個。澇災、旱災、土石流災害年年有程度不同的發生,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6月末~9月中旬,80多天旱災,致使6個村21個村民小組6000多畝玉米、水稻減產,造成58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1985年7月26日羊角硫鐵礦發生瓦斯爆炸,7人死亡,4人受傷。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原羊角鎮轄18462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末,原羊角鎮轄區有工業企業15家,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20家。
農業
羊角街道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原羊角鎮生產糧食1.1萬噸,人均560千克,其中水稻2997噸,玉米3275噸,小麥38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棗、梨等。羊角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家禽為主。2011年,原羊角鎮生豬飼養量4.4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山羊飼養量8356隻,年末存欄3702隻;家禽飼養量6.6萬羽,上市家禽4.1萬羽。2011年,原羊角鎮生產肉類2900噸;畜牧業總產值58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8%。
工業
2011年末,原羊角鎮實現工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銷售產值3.4億元,工業增加值1.36億元。2011年,原羊角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23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8%。
商業
2011年末,原羊角鎮有商業網點34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196萬元,比上年增長1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1.4%。
交通運輸
羊角街道地處渝湘高速土坎互通與319國道交匯處,烏江、國道319線、渝懷鐵路和渝湘高速公路從東向西穿境而過。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羊角鎮有幼稚園3個,在園幼兒430人,專任教師9人;國小4所,在校生1058人,專任教師97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5%;中學1所,在校生620人,專任教師58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羊角中心國小、碑埡完小、長坡完小、艷山紅完小和羊角中學。2011年,原羊角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4萬元,比上年增長5%。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原羊角鎮有各類科技人才70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13人,經營管理人才102人,技能人才180人,農村實用人才308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原羊角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12個,各類圖書室15個,藏書5.3萬冊;8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村級基層服務點;居民業餘文藝表演的烏江號子隊1個、龍獅隊2個,從業人員30餘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羊角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個,其中鎮中心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6個,個體醫療機構9個;床位20張。專業衛生人員28人。2011年,醫療機構(含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8萬人次。重點醫院有羊角衛生院。
社會保障
2011年,原羊角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6戶,人數294人,支出58.5萬元,比上年增長2%,月人均166元,比上年增長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2戶,人數744人,支出65.7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73.6元,比上年增長1.5%;醫療救助2030人次,共支出1.5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20人次,共支出8.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1萬元,比上年增長2%。敬老院1家,床位50張,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0人。參加新型養老保險6323人,參保率98%。
基礎設施
2011年末,原羊角鎮有鎮區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3台,總容量0.7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5條,總長度250千米。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3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8%,供電可靠率98.0%。
2011年末,原羊角鎮有鎮區園林綠地面積1.5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公頃,綠化覆蓋率10%,人均綠地0.7平方米。
歷史文化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西里五甲西岸場李家灣山崩,大量巨石泥沙推至烏江成磧壩,形似羊角,出現五里險灘,因而得名羊角磧。
風景名勝
羊角街道境內主要風景點有雲子山、烈女岩、鹽井峽溫泉、觀音洞、城門洞、靈官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