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羅特(羅特(心理學家))

朱利安·羅特(心理學家)

羅特(心理學家)一般指本詞條

朱利安·羅特(Julian Bernard Rotter 1916- 2014)美國心理學家,對心理學中的兩大傳統――強化理論和場理論作了整合,發展了社會學習理論。1950年他完成了語句填補測驗,把投射技術予以數量化,用於診斷個體適應不良的程度。198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利安·羅特
  • 外文名:(Julian Bernard Rotter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916年10月22日 
  • 逝世日期:2014年1月6日 
  • 職業:心理學家
  • 主要成就:社會學習理論控制點理論
羅特的行為預測論與控制點理論,行為預測理論,控制點理論,適應不良與行為改變,主要著作,

羅特的行為預測論與控制點理論

朱利安﹒羅特在臨床心理、學習理論和實驗研究方面均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很高的造詣,他提出行為預測理論和控制點理論。

行為預測理論

羅特關注一個有著自己的行為經驗的人在面臨一種特殊的社會情境時,將會如何進行行為選擇,即如何決定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
羅特認為,一種行為被選擇的可能性,取決於行為者認為它所能夠帶來的回報(強化)的多少,以及他認為他實施該行為能帶來該回報的可能性(即有多大的成功率)。他用下面的行為預測公式來表達這個觀點:
BPx,s1,Ra = f(Ex,Ra.s1 & Rva,s1)
其中BPx,s1,Ra、Ex,Ra.s1、Rva,s1分別表示行為x在情境s1、可能帶來強化a的條件下出現的潛勢(即可能性、機率)、行為x在情境s1能帶來該強化a的可能性、以及在情境s1的條件下能帶來的強化a的大小。f表示函式關係。
上面的公式處理的是與單一強化相聯繫的特殊行為的預測。在一些複雜的情境中,我們常常會面臨與某種需要相聯繫的多種相關行為的預測。羅特認為:可以相應地由這些行為所導致的若干強化的共同效價和對這些行為的總預期來決定。
(一)行為潛勢(BP,behavior potential)
羅特用行為潛勢一詞來表示對於某一個體而言,某種行為在一個特定的社會情境下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對於一個特定情境下的特定目標而言,多種可行的行為中的每一個都有發生的可能性,都具有行為潛勢,只不過有些行為的潛勢相對較高,而另一些則相對較低。很明顯,在某一特定的情形下潛勢高的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則更小。同一種行為,在不同的情境下,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目標而言,其潛勢是不一樣的。
(二)預期(E,expectancy)
羅特用預期這個概念表示一個人認為在某種特定情境下如果選擇了某種行為,它就能夠帶來某種相應的強化的可能性,也即是他對自己在該情境下做出該行為會得到該結果有多大信心,多少把握。可見預期指是一個人在主觀上認為自己會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真實的成功可能性。
特殊的預期是指個體對於自己在某一特殊的情境中做出某種行為的成功率的預期,它是基於個體以往在這種特殊情境中的諸多經驗而形成的。類化的預期是指個體對於自己在一般性的、相關或相似的多種情境下做出某種行為的成功率的預期,它是個體在若干相關情境中的經驗累積而成。個體對自己在某種情境下做出某種行為的預期是由特殊的預期和類化的預期共同決定的。當然,特殊的預期和類化的預期在一次特定的行為預期中所占的比重並不總是相同的。
(三)強化的效價 (RV, reinforcement value)
強化的效價指行為者認為某種行為所帶來的強化結果或強化物的相對價值的大小。強化的效價表示的是某一物品或結果對於某個特定的個體所具有的心理價值,而不是它的實際的價值。相應的,同一樣物品對於不同的人而言,其強化的效價可能很不一樣。另外,一種物品的強化效價總是在同等情境條件下相對於其它物品而言的,沒有什麼東西具有絕對的效價。物品或活動的強化的效價可能由對它所能夠帶來的其它強化效價的預期來決定。
(四)心理情境
羅特特彆強調對某一行為的發生率的預測一定是要與特定的心理情境密切相聯繫的。事實上,沒有哪一種行為在任何情境下都可能帶來同等的強化效價;也沒有哪一種行為的成功預期會不隨著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要比較準確地預測一個人的行為的話,僅僅知道行為在一般情況下相對穩定的表現方式是不夠的,還必須詳細在考察當事人所處的具體的心理情境中的各個因素。

控制點理論

羅特認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基於人們各自面臨許多問題情境時的獨特的經驗,個體會發展出如何對情境作出最佳的建構的類化的預期或態度,叫做問題解決的類化的預期。羅特把內——外控制的類化預期叫做控制點,內外控是一種對強化的本質進行解釋時形成的一種類化的預期。內控的人對將強化的本質解釋為內在的個人可以控制的因素,而外控的人則解釋為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適應不良與行為改變

羅特與許多臨床心理學家一樣,相信一些基本的心理需要的滿足與否對人格的健康發展和適應性行為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他認為兒童很小就形成了對愛、關注、保護和認可的心理需求。還認為人類有六種廣泛的心理需求:認可——地位、支配、獨立、保護、愛與情感、身體舒適。
羅特認為行為適應不良可能有一些典型的原因或類型。它們是: 1、低預期——高效價。2、衝突。3、缺乏能力。4、不適當的最低目標水平。5、無法區辨等。

主要著作

《社會學習和臨床心理學》1954
《人格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套用》1972
《人格》1975
《社會學習理論的發展和套用》198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